培植好支部 培育好書記 培養好黨員
臨汾新聞網訊(記者 王長波)今年以來,古縣建立“三抓三培”機制,著力提高農村黨員干部帶頭致富和帶領群眾共同致富的本領,使黨員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主力軍”,有力促進了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
抓理念,培植“發展型”黨支部。該縣在農村黨支部實施“壯大集體經濟,增強服務能力”行動,鼓勵各支部圍繞“一村一品”,創辦集體企業或專業合作社,引導村集體經濟走規范化、規模化、產業化的路子。一方面,利用資源優勢,提升“造血”功能。北部資源型村依托工礦區,發展集體運輸業、加工業和第三產業;中部城中村采取出租土地、投資房產、興辦農產品交易市場等形式,大力發展城區經濟;南部純農業村通過“支部+合作社+農戶”的方式,引領群眾發展多元化種養業,全縣共成立各類企業和專業合作社452個,連接農戶2400余戶。另一方面,打造對接平臺,拓寬“輸血”渠道。開展干部下鄉住村精準幫扶活動,111個縣直機關黨組織與農村黨支部“一對一”幫扶,開展“城鄉共創”活動,在組織提升、產業發展、惠民服務等方面聯動互促,形成了人往基層走、錢往基層投、政策往基層傾斜的良好導向。
抓頭雁,培育“產業型”支部書記。該縣在注重政治素質的前提下,大膽啟用經濟思路清晰、開拓意識強烈、致力于發展經濟的優秀黨員擔任支部書記,去年農村“兩委”換屆,136名致富能手充實到村“兩委”班子,42%的農村黨支部書記擔任企業負責人或合作社理事長。同時,該縣注重對黨支部書記抓發展和能力的培訓,創新“集中培訓+外出取經+座談交流”的“領頭雁”培訓方式,幫助“兩委”主干更好地掌握產業開發的知識和創業致富技能。
抓示范,培養“創業型”黨員隊伍。以提升“雙帶”為切入點,建立農村人才、入黨積極分子、農村干部三庫銜接機制,主動吸收致富能手和產業經營帶頭人加入黨組織,從源頭上為農村黨員發揮“雙帶”作用奠定基礎。同時,突出抓好大學生“村官”創業富民行動,鼓勵和扶持有一定經濟能力的大學生“村官”帶頭投資創業,對發展前景好、帶富輻射面廣的示范項目,通過領導聯系、政策優惠、項目引導、資金扶持等方式,實現培育一個、帶動一片、影響一方的效應。
責任編輯: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