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近日,古縣縣委、縣政府主動求新、深入謀轉,利用豐富的文化旅游資源發展全域旅游事業,以牡丹品牌這一無形資產為支撐,創新發展牡丹產品,真正擦亮“天下第一牡丹”這張獨有的名片。
一是講好古縣故事。6000年前仰韶時期,人類就在這里繁衍生息,民俗文化古樸自然;上古時期,曾是大禹治水之地,山水文化得天獨厚;抗戰時期,是晉冀魯豫邊區太岳區黨政軍機關駐扎地,紅色文化代代相傳。在這塊神奇的土地上,到處都蘊含著厚重的歷史底蘊,閃爍著獨特的文化光芒,有著多彩民俗和傳承價值。
二是做強牡丹品牌。舉辦好每年的牡丹文化旅游節,適應“可融合、可經營、可互動”的市場需求,精心策劃、包裝推介一批“賞千年牡丹、講相如故事、揚太岳文化”的“產品包”“景點群”和“線路套餐”。發掘、提煉、展現牡丹特色文化,開發牡丹餅、牡丹茶、牡丹油、牡丹書畫等以牡丹為標志的系列產品,打造更優的產業鏈條;發揮牡丹花可食用、籽可制油、根可做藥、葉可為顏料的綜合優勢,提升更高的種植效益;培育牡丹、芍藥鮮花產業,拓展更大的市場空間。鼓勵企業開發、申報、運營牡丹系列產品,不斷提升“天下第一牡丹”的品牌影響力。
三是做活旅游產業。在文化審美、歷史追憶、自然欣賞、美食享受、民俗體驗、休閑養身等方面找準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的最佳契合點,積極引導社會資本參與文化旅游發展,形成多元投入格局,真正把古縣的山水、民俗、紅色資源優勢轉化為旅游產業優勢。開展二十四節氣文旅活動,支持祖師頂申報、建設國家級森林康養基地,完成賈寨太岳區第一軍分區舊址維修保護這一象征著全縣各紅色遺址保護性修復陸續啟動的標志性工程,把一年四季古縣最美的風景、最好的特產呈現出來,發展起來。通過擦亮千年牡丹這張名片,讓資本、資產、資源相結合,吸引更多的投資、更好的項目在古縣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王培亮 徐光)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