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縣縣委書記龐明明在正泰焦化有限公司調研。
古縣縣委副書記、縣長劉舒華在西山煤電調研。
臨汾新聞網訊 穿行于古縣的大街小巷,沿街店鋪將門前打掃得干干凈凈,社區居民自發宣傳愛護環境,行人順手撿起地上的果皮紙屑;
走進古縣老母礦矸石場,漫山遍野的格桑花競相開放,一株株翠綠的針葉松身姿挺拔,一座現代化綠色礦山躍然眼前;
……
近年來,古縣大力開展生態環境治理攻堅行動、城鄉環境集中整治行動,實現了城鄉面貌的大改觀,宜居生活環境不斷完善,百姓幸福指數節節高升。
扛起攻堅責任 不折不扣抓落實
“環境問題是人民關心、社會關注的大事,關系到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保護好我們的環境,既是民生工作,更是政治任務。”10月10日,古縣召開了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綜合治理攻堅行動安排部署會,古縣縣委書記龐明明表明了態度、亮出了決心,更體現了信心,他說:“打贏打好今年的秋冬防攻堅戰是我們必須要扛起的政治責任,是我們必須攻克的難關。”
審視今年的秋冬防工作,從古縣的大氣指標上看,雖然縣域環境空氣綜合指數改善率排在全市第二,但即便是改善率排全市第一的臭氧濃度,在全市的排名仍然靠后。古縣上下清楚地認識到,在生態環境問題上由于歷史欠賬太多,環保壓力依然很大,環保工作任重道遠,秋冬防工作稍有懈怠,就有可能拖全市的后腿。為此,全縣上下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全市的各項決策部署上來,堅決扛起政治責任,努力克服各種不利因素和不良影響,咬緊牙關、攻堅克難,以堅決的態度、嚴格的責任、過硬的作風、有力的行動,不折不扣地落實各項目標任務。
秋冬防工作系統復雜、覆蓋面廣,縣領導班子率先垂范、以身作則,認真抓好包聯鄉鎮的秋冬防工作,及時安排,親自過問,切實把責任扛起來、把壓力傳下去,堅決履行環境保護主體責任;各鄉鎮主要負責人作為各轄區秋冬防工作的第一責任人,重要工作親自部署、重大問題親自上手、重要環節親自協調;各部門也積極行動起來,嚴格按照“管發展必須管環保,管行業必須管環保,管生產必須管環保”的原則,切實把“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的要求落到實處,全縣上下形成了“千斤重擔人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標”的閉合責任體系。
著力補齊短板 環境優化大提質
古縣縣委副書記、縣長劉舒華曾多次在生態環境工作會議上強調:“我們要讓綠水青山更美麗,金山銀山更富裕,永續發展更文明,古縣人民更幸福。”
今年以來,古縣全力推動生態環境點面化改善,認真落實全市產業結構優化、能源結構優化、運輸結構優化、城鄉環境整治、水體環境提標、土壤安全保障、礦山生態治理、治污能力建設“八大工程”,實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動計劃,全力打好生態環境治理攻堅戰。
強化大氣污染防治。完成焦化行業特別排放限值改造,持續開展“散亂污”企業、燃煤鍋爐整治,加大散煤管控力度。提前謀劃“秋冬防”,實施“煤改電”,推進集中供熱擴容工程,按計劃完成清潔取暖改造任務;落實建筑工地施工揚塵治理“六個100%”要求;開展柴油貨車和散裝物料運輸車污染治理聯合執法;做好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建立健全重點污染源檔案、污染源信息數據庫,為加強監管、防控風險、改善質量提供依據。
強化水污染防治。深化河長制改革,加強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完成了古縣城市污水處理廠一期技改二期擴容工程,日處理能力由5000立方米提升到10000立方米;新建3.86公里的城區污水收集管網,修復管網破損21處、裂縫92處;開展污水處理廠保溫提效,完成管道保溫、池壁保溫、生化池池頂鋼結構頂板保溫和門窗保溫,確保出水水質達地表水V類標準。同時,為了保證斷面考核達標,該縣還對縣城宿圪臺溝和城關村小河1000余戶居民的生活污水進行了收集,全部納入污水處理廠。
強化土壤污染防治。完成農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詳查;加強農業面源污染防控,推進化肥農藥減量增效;繼續推進露天礦山綜合整治、矸石山治理,完成天然林保護1000畝;推動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開展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編制工作;落實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加大宣傳力度,打造企業主動“自律治污”、社會組織“協同作戰”、全民參與“共同行動”的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聚焦重點任務 全力以赴保藍天
2020年是打贏藍天保衛戰3年行動計劃目標的完成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年,做好今年的“秋冬防”工作關乎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成敗,關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成效,站在這個關鍵節點上,古縣強化舉措、狠抓落實,切實增強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
他們在“治”上加快進度,統籌做好長期治理和短期整治工作。一方面,積極淘汰落后產能、關閉污染企業;另一方面,主動尋找戰略合作伙伴,并制訂一條硬性規定,在承接區外產業轉移和引進戰略合作伙伴上,堅決不允許環保不達標的企業落地,讓綠色發展成為古縣發展的底色。
在“管”上強化力度,重點抓好機動車污染和揚塵污染這兩大污染源的管控。在機動車污染治理方面,重點管好境內的309和341兩條國道,這兩條路是古縣出入境的主通道,也是過境柴油車、散裝物料運輸車管控的重點路段,古縣相關部門持續開展柴油貨車和散裝物料運輸車污染治理聯合執法專項行動,嚴格落實重型柴油貨車限行管控措施,嚴肅查處車輛超標排放和車體密閉不嚴、沿路拋灑等行為,對其實行常態化整治,持續保持管控的高壓態勢,有效解決道路環境污染問題;在揚塵污染治理方面,重點緊盯建筑工地揚塵和道路揚塵,采取針對性的管控措施,由住建部門牽頭,環保部門配合,督促所有建筑施工工地嚴格落實“六個100%”的要求,大氣辦統籌協調,企業主動作為,持續加大道路機掃、濕掃和灑水降塵力度,最大程度減少路面揚塵。
在“防”上積極應對,積極做好重污染天氣的應對工作。堅持問題導向,完善應急預案體系,確保重污染天氣期間各項應急管控措施落實到位;扎實開展監督檢查,督促相關企業嚴格按照應急響應要求,嚴格落實錯峰生產、停限產、錯峰運輸等措施,確保重污染天氣應對有力、取得實效。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古縣全縣上下切實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凝聚一切積極力量,一微克一微克地降指標,一天一天地爭優良天氣,持續發力、毫不松懈、迎頭趕上,譜寫了一曲生態、文明、綠色發展的新篇章。
記者 盧婷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