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2月17日(農歷正月十三),山西洪洞威風鑼鼓研究協會近百名會員,齊聚辛村鄉白石村,在程北成會長親自帶領下,備戰參加洪洞縣正月十五元宵節社火匯演,將給人們帶來一場文化盛宴。
洪洞威風鑼鼓研究協會,2013年由傅慶華老師協助組建,是經當地民政部門批準、農民自發組織成立的民間藝術團體,協會會長由程北成擔任。目前會員100余名,他們都是清一色的農民組成,會員們均來自白石村周邊34個自然村,平均年齡60多歲,他們曾多次代表臨汾市參加全國大型鑼鼓比賽和重大活動,屢屢獲獎,為臨汾爭得了諸多榮譽,在當地很有名氣,他們視鑼鼓為生命,更為威風鑼鼓的傳承做出了突出貢獻,被人們譽為“鑄就鼓魂的老人們!”
威風鑼鼓,是當地非遺傳統文化藝術,也是一種最古老、最原生態的打法。據傳,始于堯、舜時期,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它蘊含著強烈的古老地藝術魅力和感染力,催人奮進,給人以震撼,素有“天下第一鼓”的美譽。
洪洞威風鑼鼓,它由鑼、鼓、鈸、镲四種打擊樂器組成,由于鼓聲如雷、鈸聲清脆、鑼聲鏜鏜,擊打多姿、威武雄壯,俗稱“威風鑼鼓”,每逢過年、廟會、喜慶豐收及大型慶典,便會出現在民間。會員們頭戴白毛巾,腰扎黑腰帶,腳登黑布鞋,樸實憨厚,但打起鑼鼓個個如下山猛虎,剎是威風,場面頗為壯觀。
會員們訓練休息空間,互相交流技藝。
協會每年都要在四鄉八鄰村子里招收酷愛鑼鼓藝術的會員。上圖為程北成會長,歡迎新加入的10名會員,并舉行了入會儀式。
愿這支由農民兄弟組成的老年威風鑼鼓隊伍不斷發展壯大,把“洪洞威風鑼鼓”這一古老的民間傳統文化藝術世世代代傳承下去,打出國門,走向世界。
攝影:姚丙俊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