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在全國經濟下行壓力下,侯馬市經濟逆勢上揚,綜合實力增強,更多財力投向了民生事業。3年來,該市改善民生財政支出累計達到32億元,城鄉建設、教育、衛生等社會事業長足進步,發展成果更多惠及普通百姓。
“十二五”時期,侯馬市實施了振興工業、商貿、城鎮3大經濟,實現富裕、秀美、文明3大目標的“三三”戰略,經濟社會在困境中逆勢崛起。
2015年,財政收入增速躍升至全省第7位,在全省非資源縣市縣域經濟發展綜合考評中名列第一。3年來,用于民生改善的財政支出累計達到32億元,新增的財政支出超過10億元,其中重點基礎設施項目投入3億多元,償還往年基礎建設到期國債和銀行欠款3億多元。
3年來,侯馬城鄉建設東西南北中“五路并進、全面開花”。北邊,完成了3萬畝的汾河南岸堤防護林帶綠化、農田林網改造和汾河堤壩建設;南邊,實施了紫金山滅荒工程和澮河濕地公園建設;西邊,大西高鐵站前廣場竣工投用;東邊,東城森林公園、中心公園、文體中心等一系列重點工程正在推進;形成了東、中、西3大中心城區和南北兩大綠色屏障。
2014年,侯馬成功創建了國家衛生城市。
3年來,共實施節能照明改造8000余盞,增加綠化面積60余萬平方米,新建排水管網20余公里、供熱管網17.1公里,硬化路面300余萬平方米,清運垃圾8萬余噸,28個農村用上了天然氣,供氣普及率達到92%,完成雨污分流改造10公里,城鎮化率增長3.3%。
教育衛生文化事業長足發展。該市加大投入力度,改善辦學條件,實施均衡教育,提高教育質量。中、高考成績繼續多年名列臨汾市前茅,學前兒童毛入園率達到83%,高中升學率突破90%,2015年高考二本達線率達49%;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有序推進,藥品零差價銷售全面落實,財政投入550萬元確保了新農合人均籌資標準由390元提高到470元;侯馬市人民醫院異地擴建工程進入內部裝修階段;通盛集團醫養融合式養老服務項目完成前期準備;文化事業蓬勃發展,古都文化、節慶文化和全民健身等活動豐富多彩,東城新區文體活動中心項目開工在即;2015年向群眾承諾的“八件實事”全部實現。
社會保障體系日益完善。3年來,侯馬財政支出個人部分新增3.5億,在財政支出壓力居高不下的情況下,做到了干部職工工資、補貼、增資全部兌現到位;城鄉困難家庭低保補助、大病醫療救助等發放到位。
(秦明忠)
責任編輯:席沛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