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的4月26日,出生于侯馬市垤上村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黨和國家重要領導人彭真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永遠地離開了我們。如今,侯馬人還記得,彭老在1986年5月31日回到家鄉時,曾語重心長地囑托家鄉干部群眾:我相信侯馬的工作也好,臨汾的工作也好,山西的工作也好,會搞好的。他濡墨揮筆,寫下12個蒼勁有力的大字:“團結奮斗,把侯馬建設得更好!”
侯馬市歷屆市委、市政府班子,牢記委員長的囑托,在中央、山西省委、臨汾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團結和帶領全市人民,創新實干,擔當作為,不懈奮斗。經過三十年來的努力,侯馬的經濟社會各項事業都取得了輝煌成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16年,侯馬市第十一次黨代會提出了“承前啟后、接續加力,深入實施‘五大興市’戰略”的發展思路,吹響了為建設綠色宜居開放文明“四個侯馬”建設而努力的進軍號角,全市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邁入一個新階段,為落實和實踐彭委員長的囑托再添濃墨重彩的一筆。
創新驅動,新型工業集聚發展
彭真委員長時刻牽掛著家鄉的發展。1985年9月,當臨汾地委領導赴京參加會議期間拜訪他時,委員長滿懷深情地問及家鄉的變化。彭委員長指示說:“咱們家鄉應當把鄉鎮企業搞起來,搞煤炭加工、煉焦等等,把加工業搞好,就能富起來。”“還要搞好化工,要就地取材,化工上去了,就有了肥料,有了炸藥,還能出好多東西。要引進資金、技術,要認準了再引進,不要盲目。“1986年11月29日,時任侯馬市委書記的李木達同志、市長程滿倉同志,再次赴北京看望他老人家,向委員長匯報了侯馬市的工農業生產等工作情況。當聽到家鄉鄉鎮企業有了較大發展時,彭真同志說:“鄉鎮企業是個重要問題……鄉鎮企業促進了集體經濟的發展,就能夠以工補農、以工建農、工農合一,促進農業生產的發展。”侯馬市擁有一批老軍工企業,有較好的工業基礎。改革開放后又誕生并發展起一批鑄造、建材、煤焦等中小型民營企業。近幾年,受世界金融危機等多重不利因素影響,工業經濟下行壓力增大。我們堅持以產業轉型為主線,圍繞侯北、澮南兩大園區建設,推進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實現了工業經濟的換擋不減速。2016年,侯馬市第十一次黨代會提出了“五大興市戰略”“產業三地”和“四個侯馬”建設目標,明確了“銅產業”“裝備制造業”“清潔能源”“生化醫藥”“新材料”“傳統產業升級改造”等工業集聚發展的主攻方向。引導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企業技術改造創新步伐,金融支持企業發展力度加大,全年新增投放信貸資金16.48億元。湯榮、東鑫等企業市場份額逐漸擴大。海龍鉆具、譽通混凝土實現了“小升規”,晉烽機械被認定為省級技術中心。工業新興產業投資比重達到84.4%。今年,我們要重點抓好湯榮雙金屬復合制動鼓項目二期工程,6月底實現投產,預計新增年產值8億元;東鑫機械技術改造項目新建兩條智能生產線,年內建設完工,投產后可新增產值1.5億元。做好北銅銅業銅精礦綜合回收、紫金山風電等項目的前期準備工作。支持旺龍集團建設集中藥材種植、研發、制菌、制藥于一體的生產基地,促進工業企業穩定向好。
電商領跑,商貿經濟快速集聚
商貿經濟是侯馬的傳統優勢和城市品牌。彭真委員長1961年第一次回故鄉時,對農村的集市貿易興趣很濃。據“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文史資料紀念館”回憶文章《彭真回鄉紀實之一》一文中,詳細描寫了當時彭真同志在家鄉集貿市場調研的情景:“一進農貿市場,他好像著了迷似的,一會兒與農民交談,一會兒詢問小商小販,十分關心他們的生意是否興旺。他不顧警衛人員的阻攔,親自詢問市場交易的情況、成交的狀況,以及農貿市場給農民帶來的好處,當前有些什么問題。看來,他對農貿市場十分滿意。”改革開放后,侯馬市搶抓機遇,建起了第一個集貿市場——占地100畝的新田綜合批發城。之后,新港服裝城等20余個商貿市場如雨后春筍,紛紛拔地而起,市場年成交額逐年攀升,商品輻射到了全國20余個省份100余個縣(市、區)。上世紀九十年代后期以來,由于種種因素影響,大量商戶流失,市場成交量徘徊不前。近幾年,電子商務異軍突起,席卷全國。侯馬商貿經濟再次迎來巨大沖擊。
2016年8月,我們審時度勢,提出了“加快完善大物流平臺體系”“挖掘電子商務的潛在優勢,促進‘互聯網+’模式與物流平臺及其他產業的融合發展”。一方面,搶抓加工貿易產業梯度轉移機遇,新興紡織城等一批商貿經濟項目發展勢頭良好,夢之麗服飾等項目落戶侯馬。山西方略洋貨碼頭完成了7個展館主體工程建設,大運公路樞紐物流園項目部分倉庫主體完工。另一方面,電子商務全省領跑,建成了“村淘”市級服務中心、倉儲配送中心和51個村級服務站。圓通快遞入駐振通電商產業園并投入試運營。“馬上購”等本土電商企業快速擴張。去年“雙十一”期間,我市“村淘”覆蓋率、成交額、銷售量均居全省第一。
找準定位,特色農業集聚發展
彭真委員長時刻關心著家鄉農業發展和父老鄉親的生活改善。他回鄉期間,多次詢問澮河水庫建設,和大家討論澮河水庫可以灌溉20余萬畝農田,提高農業生產的情況。他尊重農業科學,珍惜科技人才。1964年視察晉南第二次回到故鄉侯馬時,特意拜訪了晉南農民科學家吳吉昌。他來到田間地頭,向吳吉昌詳細詢問和學習了棉花栽培“芽苗移栽”新技術,親自移栽了6株棉花幼苗。后來,彭真還特意打電話給《人民日報》社讓派記者詳細采訪報道。吳吉昌的事跡在《人民日報》登載后,反響很大,受到了毛主席、周總理的重視。彭委員長曾經風趣地對家鄉的同志說:“你那個市長叫程滿倉,這個滿倉不是地主的滿倉,他是使家家戶戶滿倉,全市人人滿倉,就是搞共產主義!”
侯馬歷屆市委、市政府都堅持從地域小、耕地面積少的實際出發,突出自身特色,發展精品農業、示范農業。近幾年,我市搭建了市、鄉、村三級土地流轉交易平臺,催生了茂洲牛業、利華千畝山藥等一批現代農業園區、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和家庭農場。精品農業示范,龍頭企業拉動,城市經濟輻射,一二三產融合,侯馬農民收入得到持續穩定提高。2016年,侯馬新認定家庭農場22個,新增農民合作社31個,農業規模化、集約化經營水平不斷提升,農業基礎設施條件進一步改善,發展后勁不斷增強。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32萬元,同比增長5.%。2017年,我們將重點實施好4個農業項目——張少“芳草香”千畝現代農業園區溫室大棚、育苗室、天鵝湖美食街等配套設施建設;擴大大南莊“鴻滿”現代農業示范園區規模,加快建設育苗大棚、觀光采摘大棚;青創田園食用菌園區,9月底前食用菌大棚全部投入使用;普羅旺斯花海農業園,目前已經開園迎客,漫步茵茵綠草,滿目繁花似錦,嬉戲流水沙灘,一派休閑旅游的好風光。
城鄉共建,打造互聯互通城鎮化新格局
彭真同志牽掛著家鄉的發展。1961年12月,彭真乘中央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回到家鄉,廣泛接觸干部群眾,深入基層調查研究。他鼓勵家鄉干部群眾說:“鼓足干勁,小心謹慎,凡事和群眾商量,和群眾在一塊勞動,一塊工作,艱苦奮斗,工作就會前進。我想幾年后,全國面貌會大改變,全國的面貌大改變,侯馬的面貌也會大改變,那時有機會再回來看一看。”
新中國成立后,彭委員長先后三次回家鄉,希望全市干部群眾“團結起來,把侯馬建設得更好。”他親筆為侯馬火車站、侯馬垤上學校題寫站名、校名,鄭重地署上只有在家鄉才用的“傅彭真”的名字。一筆一畫,都寄托著他老人家對家鄉建設的殷切希望。
新世紀以來,侯馬從晉南交通樞紐和商貿物流中心的定位出發,加強城市道路和基礎設施建設,城市框架不斷拉大。先后完成了汾河南岸堤防護林帶綠化、大西高鐵站前廣場建設等一系列重點工程,成功創建了全國衛生城市。“十三五”期間,我們全面啟動了“同城新區”“東城新區”等“四區”聯動大開發。今年,我們將進一步暢通城市路網循環,7條城市道路要全部建成通車。侯馬的城市功能將進一步提升。
“美麗鄉村”建設,是按照中央和省委總體部署,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民生工程。三年來,新修改造農村公路、鋪設供熱管網、天然氣管網、道路清掃保潔、清運垃圾等各項工程前期頭并進。全市有28個村通上了天然氣、33個村鋪設了排水管網、49個村用上了城市自來水。今年,我們抓住全國第三批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的契機,啟動了垃圾集中處理、生活污水綜合利用、集中供熱等農村“六個全覆蓋”工程。要通過三年的努力攻堅,打造三晉大地“美麗鄉村”建設的新品牌。
斗轉星移,三十年彈指一揮間。回首往事,彭委員長的題詞“團結起來,把侯馬建設得更好”依然熠熠生輝。30萬新田兒女,用侯馬市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向彭委員長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面向未來,我們還將面臨許多的困難和挑戰。在彭委員長精神的激勵下,在中央、省委和臨汾市委的正確領導下,我們有信心、有能力,繼續團結和帶領全市人民,以昂揚的精神狀態和扎實的工作作風,為把侯馬建成綠色、宜居、開放、文明的現代化城市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侯馬市委 市政府)
責任編輯:席沛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