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記者張春茂)7月28日、29日,洪洞縣作協與堯都區作協聯合開展霍山采風活動,30余名老、中、青作家參加,通過文學交流,促進兩地文學創作。
作家們一行沿途參觀了女媧廟、柏樹泉、石壺峽等。《太平寰宇記》記載:女媧墓,在趙簡子城東南五里,高二丈。《大清一統志·霍州直隸州》記載:媧皇陵,在趙城縣東南一里。歷史資料中記載的正是趙城鎮侯村的女媧廟,作家們在此參觀后感觸頗深。雖然現在的女媧廟已遠不及記載中的規模,但滄桑的古柏、高大的碑刻訴說著久遠的歷史。
在28日晚文學座談會上,洪洞作家衛建平介紹了霍山的歷史文化及眾多傳說故事。霍山位于霍州市、洪洞縣和古縣三市縣交界處,地處太岳山脈的南端。霍山最早被稱作“霍泰山”。《禹貢》中記載:“既修太原,至于岳陽。”此外,在《山海經·中山經》《史記》等眾多資料中也有關于霍山的記載。上世紀30年代初時,霍山保留下來的各種人文名勝和自然景觀頗具規模,其中歷史人文景觀如中鎮廟、興唐寺、慈云寺、紅崖寺、廣勝寺、透亮碑”、子孫圣母廟、興隆叢林”牌坊、康熙御書“靈鷲華臺”匾額、霍泉分水亭、玄武廟和宣侯廟等,其中以廣勝寺飛虹塔與玄武廟的銅牌坊最為有名。霍山的自然景觀,如伏虎巖、桃花谷、洗心泉、仙人石、摩天峰、探月峰、靈龜巖等似鬼斧神工,天然而成,讓人流連忘返。
在當天的座談會上,作家們暢所欲言,互相交流,談心得、談體會,分享創作經驗。應邀參加此次活動的我市著名作家、市作協主席張行健,分析了我市文學創作情況,并對我市文學創作較為突出的李瑞華、楊遆峰、梅鈺等作家及作品進行了分析和點評,談了自己的創作體會。
“作家的思考要大于創作,創作的作品要有深度、高度與廣度;要注重選材,作家要有文學擔當;要面對真實的生活境況,充分理解藝術的殘缺之美。”張行健在座談會上交流創作體會時表示,希望作家們多深入生活,多思考問題,多創作文學精品,為我市文化事業的繁榮貢獻力量。”
責任編輯: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