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近年來,吉縣婦聯借助“雙創”之東風,以培訓提升婦女素質、大力開辟婦女就業渠道為抓手,帶領巾幗婦女助力主導產業發展,整合各方資源培訓,搭建創業就業資源平臺,在婦女創業就業實現脫貧致富方面取得顯著成效。
依托蘋果產業致富。30多年來,該縣縣委、縣政府狠抓蘋果主導產業,一任接著一任干,一張藍圖繪到底。縣婦聯緊緊圍繞發展蘋果主導產業為中心,在宣傳、發動、組織等方面發力,促使廣大婦女在蘋果生產、包裝、銷售等各個環節大顯身手,依靠勤勞脫貧致富,依靠產業優勢奔小康。
創建基地促就業。多年來,該縣每年利用省、市婦聯的培訓經費,搞培訓傾斜、建基地支持,吉縣蘋果每年都參加農博會進行展銷,創建了“全國巾幗農業科技示范基地”和兩個“山西省巾幗農業科技示范基地”,13個“市、縣級農業巾幗科技示范基地”,16個示范基地覆蓋蘋果面積1萬畝,帶動婦女就業2000人。
依托旅游資源增收。該縣婦聯充分發揮資源優勢,號召該縣“女能人”積極參加市婦聯開展的巧娘、繡娘、廚娘“三娘子”培訓活動。據統計,3100余名婦女在發展餐飲、旅館、手工和服務業方面掌握了一技之長,年均收入都在5萬元以上。壺口劉村婦女張東風每年經營農家樂年收入15余萬元。壺口中市婦女葛婷鳳一個人靠手工制作“布老虎”,在壺口景區向游人銷售,年收入5萬元。在壺口、人祖山景區以及全域旅游示范點的桑峨、太度、上東村、社堤等村,縣政府出資統一設置了“農家樂”、農副土特產銷售、兒童娛樂等攤位面向當地婦女出租,解決婦女就業。屯里鎮太度村婦聯主席張豐玲,組織本村31名婦女在本村發展“農家樂”助推全域旅游,人均年增收一萬元以上。
截至目前,吉縣蘋果已發展到28萬畝,全縣婦女圍繞蘋果主導產業,掙蘋果錢、吃蘋果飯、發蘋果財。全縣15000余名(其中12000余名婦女自己擁有果園)從事蘋果生產疏花、疏果、套袋、卸袋、采摘和分級包裝,人均年收入2萬元以上;從事蘋果營銷中介女能人1000余名,年人均收入3萬元以上。(劉京健)
責任編輯: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