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眼下,吉縣28萬畝紅富士蘋果迎來了豐收季。望著壓滿枝頭的累累碩果,果農們喜在眉梢、甜在心頭。
在吉縣車城鄉蘇村葛三毛的果園里,十幾名工人穿梭其中分揀精品、統一包裝、裝箱搬運……大家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談起今年蘋果的收成,果農葛三毛說:“我家種植了5畝多蘋果,今年套了11萬個袋,預計能收入13萬元左右。”
可觀的收入離不開好的銷售渠道,葛三毛說:“今年的蘋果著色好、甜度高、果型正,果面光滑細膩,外地客商爭先恐后地前來收購,這么好的勢頭讓我們對蘋果產業發展更有信心。”
來自陜西渭南的果商王會斌是眾多收購商之一,他講原則、守誠信,與果農們建立起了良好的合作關系。每年吉縣蘋果豐收時他都會來收購,今年已經是第3個年頭了。王會斌說:“這幾年,果農標準化的種植管理模式讓紅富士蘋果品質再上一個臺階。從今年的收購情況來看,果子的著色度飽滿、口感更加脆甜。目前,我已經和廣東多家果品市場建立了銷售網絡。”
正是因為有很多像王會斌一樣的外地果商,果農們的“錢袋子”才越來越鼓,吉縣蘋果的招牌也越來越亮。
吉縣依靠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和氣候條件,在蘋果產業發展壯大的基礎上,培育優良種質苗木、構建技術服務體系、引進技術團隊,積極推動蘋果產業全產業鏈提質升級。吉縣農業技術推廣研究員竇興華介紹,近幾年引進的新品種“蓬先紅”深受果商和消費者的青睞,今年剛掛果的新品種“愛妃”“瑞雪”“瑞陽”雖產量不高,但銷量很好,市場前景廣闊。
產業旺,鄉村興。“多年來,我們因地制宜指導村鎮大力發展蘋果產業,緊緊圍繞‘支部+企業+合作社+人才+村民’的產業發展思路,不斷拓寬延伸產業鏈條,強化服務功能,全縣蘋果產業取得了長足發展。”吉縣果業服務中心負責人黨建明說,現在果農收入逐年增加,鄉村振興有了廣闊“錢”景。
一棵蘋果樹,富了一方人。吉縣種植蘋果已經有30多個年頭,目前種植面積達28萬畝,今年總產量突破25萬噸,預計產值15億元,蘋果樹已成為當地名副其實的“搖錢樹”。
記者 祁 欣 見習記者 郭 媛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