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陽春三月,春風吹拂在霍州市辛置鎮北益昌村連片的光伏發電板上,放眼望去,一片片亮晶晶的光伏發電板如同一個個積蓄能量的“儲錢罐”,裝滿了貧困群眾對小康生活的向往和期盼;在師莊鄉文冠果基地,5000余畝文冠果樹迎風招展,新生的枝芽為貧困戶帶來奔小康的力量和希望;在大張鎮西張村因病臥床不起的村民邢建平家中,撫摸著工作隊送來的護理床,他八十多歲的老母親感激地念叨著“一張床的真情”……
今年,霍州市打響了產業增收戰、基礎設施配套戰、光伏脫貧戰、就業脫貧戰、教育脫貧戰、健康脫貧戰、社保兜底戰、社會幫扶戰“八大戰役”,拿出“敢叫日月換新天”的氣概,鼓起“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勁頭,打出聯合“組合拳”,向貧困發起總攻,在沖鋒的號角聲中奏響脫貧攻堅的激昂樂章。
抓謀劃重落實 走出脫貧攻堅新路徑
脫貧攻堅是一場硬仗。只有找準方位才能把握航向,只有主動作為才能克難前行。
“全市上下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重要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來抓,擼起袖子加油干,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在今年2月2日召開的霍州市委經濟工作會議上,市委書記崔山原一語中的,擲地有聲,向全市人民作出莊嚴承諾。
“我們始終把‘落實’作為第一大事,下足‘繡花’功夫,強化責任落實,補短板、揚優勢、創特色,把‘精準’貫穿全過程。”在今年3月7日召開的霍州市委農村工作暨脫貧攻堅會議上,市委副書記、市長黃曉君審時度勢,謀定后動,為貧困群眾找準脫貧方向。
近年來,霍州市委、市政府把精準扶貧工作列為全市頭號政治工程和民生工程,從遠從深謀劃、從高從嚴要求、從緊從實推進,隨著層層任務分解到戶、層層責任落實到人,一場精準脫貧攻堅行動,在霍州這塊紅色熱土迅速展開。
精心繪制作戰圖。該市成立了由市委書記和市長雙掛帥的工作領導組,制定了脫貧攻堅管理考核暫行辦法、加快推進扶貧攻堅的實施意見、“三聯三包三促進”的具體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實行例會制和“六個一”管理(“每月一部署、一公開、一督巡、一通報、一追責、一匯總”),確保脫貧攻堅有力有序推進。
配齊配強攻堅隊。市級領導帶頭包聯、市直部門包村幫扶、駐村工作隊入戶幫扶,全市105支駐村工作隊、19名“第一書記”進駐170個村莊,真正沉下身子,保證駐村時間,全身心投入到脫貧攻堅工作中,做到人員、政策、收益“三到戶”。
強化督查問責。該市抽調精干力量成立督查巡查組,深入貧困戶家中,詳細詢問駐村干部每月入戶幾次、包村干部有沒有針對性設置扶貧方案等,對鄉鎮、市直部門以及干部職工開展扶貧情況等進行全天候督促檢查,確保摸準真實情況,提前發現問題,抓好整改落實。
抓重點補短板 干出脫貧攻堅加速度
脫貧攻堅,必須精準發力、定向施策。
近年來,霍州市緊緊抓住關鍵所在,始終把“精準”二字貫穿于識貧、扶貧、脫貧全過程,因地制宜制訂脫貧攻堅計劃,實行“一村一業、一戶一策、一人一法”,對癥下藥、精準滴灌、靶向治療,拔點攻堅,確保扶貧措施真正扶到點上、扶到根上、扶到老百姓的心坎上。
突出產業扶貧,“改窮業”。光伏發電初見效益。去年,該市投資294萬元,在三教鄉、白龍鎮、南環街道、退沙街道等鄉(鎮)、街道建成16個共計360KW小型戶用光伏發電站。目前,全市光伏電站總規模達950KW,所有電站均已并網發電產生收益,603戶貧困戶收到了光伏發電收益款。特色產業提質增效。強力推進“8311”產業扶貧項目,栽種油料牡丹900畝、文冠果5700畝,實現干果經濟林提質增效5000畝;完成文冠果系列產品油脂、足浴粉的標準認證,新建文冠果油脂廠、足浴粉廠;通過發展牛、羊、豬、雞等畜牧業養殖,帶動142名貧困戶增收。退耕還林循環發展。通過新一輪退耕還林實施工程,帶動224名貧困戶發展文冠果、核桃、油料牡丹等經濟林378畝,發放補助金18.9萬元。
突出小額信貸,“破窮障”。用活用足扶貧小額信貸,實行“銀行貸款——農戶入股——公司用錢——就業分紅——脫貧致富”滾動發展模式,保證貧困戶每年不低于貸款投資額10%的分紅和優先就業權益。制訂出臺了《霍州市“五位一體”扶貧小額信貸工作實施方案》,確定了山西文冠果科技有限公司、霍州市坤英棉紡織廠、霍州市田牧禾農林產品加工廠等12家企業作為該市“五位一體”金融扶貧實施主體,發放扶貧貸款1295萬元,已向郵政儲蓄銀行、中行、農行等各家銀行存入風險補償金295.625萬元,帶動259戶貧困戶人口脫貧增收。
突出健康扶貧,“防窮返”。堅持惠民政策、項目、資金向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傾斜,降低貧困人口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比例和風險。該市出資為全市3675名貧困人員購買了大病醫療補充險和意外傷害險,減輕貧困戶因患大病、因意外事故產生的經濟負擔,防范因病、因意外致貧返貧風險,促進貧困群眾真正受益。同時,全面落實健康扶貧“雙簽約”,積極推進“三保險三救助”相關工作,制定出臺了《霍州市貧困人口大病專項救助方案》《霍州市健康扶貧“雙簽約”工作實施方案》《霍州市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醫療保障幫扶方案》《霍州市農村貧困住院患者縣域內先診療后付費工作方案》等文件,有效解決“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問題。大力推進市、鄉、村三級醫院和衛生所廣泛參與扶貧工作,開展到戶體檢、到戶問診等義務活動,設立“綠色通道”和專門窗口,方便貧困群眾就醫。
突出智力扶貧,“斬窮根”。近年來,該市通過“雨露計劃”共補助貧困學生106名,累計發放助學補助金24.8萬元。今年4月對58名貧困學生每人發放2000元補助金,做到應助盡助,確保不讓一個孩子因貧困失學。
突出就業扶貧,“摘窮帽”。進一步擴大政府購買社會服務范圍,積極引導貧困戶從事生態建設、環境衛生、護林防火、河道管護等方面工作,為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2017年以來,共對210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員進行家政、母嬰護理等免費技能培訓,累計安置70名貧困戶就業,有效促進了貧困人口的長期、長效脫貧。
突出政策兜底,“脫窮境”。全市3880名貧困人口中享受五保、低保社會保障政策的有1469人,占全市貧困人口的37%。推進農村低保標準和扶貧標準“兩線合一”,將符合標準的貧困戶納入到社會保障政策范圍之內,按標準及時足額進行補助發放,保障了貧困家庭的基本生活。
突出社會保障,“保安全”。在農村危房改造和住房保障方面,該市去年完成建檔立卡貧困戶危房改造29戶;在農村安全飲水方面,對存在飲水問題的劉家莊、義城、南程村、蔡家溝、陶村、梨灣6個村實施了新建蓄水池、機井、維修管道、鋪設水網等工程,解決了129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的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在服務殘疾貧困戶方面,對全市328名殘疾貧困戶進行上門服務,2017年累計發放器具53件。
抓攻堅聚合力 構筑脫貧攻堅大格局
脫貧攻堅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共同參與,才能真正實現困難群眾如期脫貧的目標。為此,霍州市全黨動員、全民參與、全力以赴,形成齊抓共管、協同作戰、合力攻堅的大扶貧格局。
該市市級領導全部參與脫貧攻堅,實施規劃到戶、責任到人機制,幫助貧困戶精準脫貧;市、鄉、村三級逐級簽訂軍令狀,實行嚴格的限期脫貧責任制;組建105個駐村幫扶工作隊,常駐常抓,不脫貧不撤隊;建立“三聯三包三促進”工作機制,實行結對幫扶全覆蓋,舉全市之力促脫貧;壓實脫貧攻堅責任,實行扶貧實績綜合考核,納入績效考核的重要內容;大批優秀干部奔赴精準扶貧主戰場,創先爭優、比學趕超,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攻堅熱潮。
霍州市紀委駐村工作隊開展“生活扶貧”,為解決大張鎮西張村臥床不起的貧困戶邢建平生活護理上的困難,專程為他家贈送醫用護理床,讓他的80多歲老母親感動不已;市環保局開展“藥材扶貧”,全體工作人員集資23520元,購置400余公斤中藥材柴胡種子,播撒在北泉村的土地上;市人民醫院開展 “醫療扶貧”,組織專家免費為群眾診療10余次;團市委、市審計局開展“電商扶貧”,成為貧困戶農副產品的“推銷員”;市殘聯開展“技術扶貧”,舉辦農村貧困殘疾人實用技術培訓班,增強貧困殘疾人的自強自立能力;愛心志愿者協會、愛心企業、三教鄉勞動保障所工作人員聯合開展“愛心扶貧”,為貧困戶送去日常用品……
風雨多經志彌堅,關山初度路猶長。當前,脫貧攻堅已進入系統發力、重點突破、集中攻堅的關鍵階段,霍州市將繼續以貧困不除愧對歷史的使命感、群眾不富寢食難安的責任感、小康不實現誓不罷休的緊迫感,下好“繡花”功夫、做好精準文章,在攻堅拔寨的沖鋒號角聲中,步履鏗鏘、砥礪前行,全力打贏脫貧攻堅戰。(關莉)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