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午夜av,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婷婷香蕉 ,欧美日韩免费高清一区色橹橹,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动医院

臨汾:百姓得實惠 醫院獲發展 保障可持續

2017-08-14 08:55:32 來源:臨汾新聞網

百姓得實惠 醫院獲發展 保障可持續

——我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紀實

市委書記岳普煜在市人民醫院調研

  臨汾新聞網訊 醫改是民生工程,事關群眾健康、千家萬戶幸福。

  對此,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經過長期醞釀,廣泛征求社會各界意見,于2009年3月發布《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其核心舉措是減輕群眾負擔,突出公益性質;擴大保障范圍,推進城鄉均等;提高服務質量,完善醫療體制。《意見》為涉及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新醫改指明了前進方向,為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目標搭建了制度框架。

市委副書記、市長劉予強在市中心醫院(市第四人民醫院)調研

  自《意見》實施以來,市委、市政府領導高度重視醫改工作。市委書記岳普煜多次就全市醫改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市委副書記、市長劉予強主持召開市政府常務會議,專題研究醫改工作;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喬建軍多次詢問醫改工作進程;市政協主席陳小洪關心醫改工作,親自帶隊赴古縣等地實地調研;分管副市長陳忠輝多次召開醫改專題會議和醫改周調度例會,研究部署,并到各縣(市、區)調研,提出具體指導意見;副市長胡小濛參加了多次醫改會議及醫改周調度例會,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調研并指導醫改工作;其他四套班子領導也多次過問醫改情況。

分管副市長陳忠輝、副市長胡小濛召集醫改成員單位、市直公立醫院負責人召開醫改工作周調度例會

  為充分發揮醫改領導小組的統籌協調作用,我市在原有基礎上調整和充實了醫改領導組。調整后的醫改領導組由市長任組長,常務副市長及分管副市長為副組長,市委宣傳部、市編辦、市政府辦公廳等18個市直部門的主要負責人組成。醫改領導組要求各級、各部門進一步強化大局意識,按職責分工積極參與和支持醫改,共同落實政府辦醫職責,并將醫改納入了各級政府和各部門的工作目標和考核目標。

  改革,既要做好頂層設計,又要“摸著石頭過河”;既要著力解決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又要正確處理各種利益關系。對此,我市科學決策、精心設計、多方發力,以打造“健康臨汾”為目標,以深化醫改為主線,以群眾受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圍繞醫療、醫保、醫藥三大主攻方向,下定決心拆除藩籬,大刀闊斧推進改革,取得了“百姓得實惠、醫院獲發展、保障可持續”的成效。

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班子成員研究城市公立醫院改革和縣鄉一體化推進工作

  全市扎實推進醫改各項工作,取得了重大進展和明顯成效: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如期完成,受到省醫改領導組的充分肯定;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全面推開,2017年7月1日,城市公立醫院全部取消藥品加成且運行平穩;縣鄉醫療衛生機構一體化綜合改革試點進展順利并在所有縣(市、區)推開;全民醫保制度基本建立,藥品供應保障機制不斷健全;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不斷完善,分級診療有序實施;公共衛生服務水平明顯提升,基本醫療衛生制度框架初步形成。全市以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縣鄉醫療衛生機構一體化等醫改工作為抓手,在分級診療制度、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全民醫保制度、藥品供應保障制度和綜合監管制度五項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建設上取得突破,人民群眾得到了實惠。

  以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為重點全面提升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水平

  我市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工作從2012年開始分三批進行,到2015年底全市17個縣(市、區)全部如期完成各項目標任務,受到了省醫改領導組的充分肯定。2012年在我市召開了全省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現場會,古縣先進經驗在全省得到推廣。

  制定相關文件,完善配套政策。各縣(市、區)按照《山西省全面推開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實施方案》要求,結合本縣實際,在制定“1+5”文件上抓細節、保銜接,完善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的實施方案及配套文件,指導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工作。

  實現醫藥分開,完善運行機制。一是17個縣(市、區)推進醫藥分開改革,取消了藥品加成,降低虛高藥價,實現了基本藥品零差率銷售。二是針對醫院取消藥品加成減少的合理收入,各縣(市、區)按照要求出臺了政府補償標準,并列入政府預算。三是進一步理順醫療服務價格,按照總量控制、結構調整的原則,對診查費、治療費、護理費、手術費、床位費、大型醫療設備檢查費和檢驗費進行了價格調整,并納入醫保支付。四是落實政府投入責任,加大了政府對縣級公立醫院醫改的投入力度。

  堅持“三醫聯動”,改革醫保支付方式。縣級公立醫院醫療服務價格調整后,市級統籌的城鎮醫保和縣級統籌的新農合按規定納入支付范圍,逐步實行按病種付費為主,按人頭、按床日付費等復合型付費方式。醫保部門與縣級公立醫院建立了談判機制,全市縣級公立醫院均開展了臨床路徑管理,強化了醫保基金收支預算管理,發揮了醫保對醫療服務行為和費用的調控引導和制約作用,實行即時結算制度,減輕了患者負擔。

  根據行業特點,深化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各縣(市、區)編辦、人社等部門根據省市指導意見出臺了相關的改革方案,從崗位設置、收入分配、職稱評定、管理使用等方面統籌考慮,科學核定人員編制和崗位總數,實行全員聘任上崗制度,推行以績效工資為核心的分配制度改革。特別是在編制方面,市縣兩級編辦積極落實相關政策,在現有編制總量內合理核定公立醫院編制總量,推行了以績效工資為核心的分配制度改革,實行了聘用制、崗位管理制,人員逐漸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轉變。改革以來,縣級公立醫院通過招聘新進了醫務人員,崗位編制得到了省、市編辦的大力支持,如曲沃縣增加140名、霍州市增加105名、翼城縣增加96名、鄉寧縣增加72名,基本解決了縣(市)公立醫療衛生機構編制不足的問題。

  發揮引領作用,開展示范工作。根據省醫改辦要求,我市確定蒲縣為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示范縣,全面貫徹落實國家、省關于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的一系列政策要求,在已有改革基礎上,瞄準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統籌推進“三醫聯動”改革,通過健全完善縣級公立醫院管理運行、藥品采購、人員編制、收入分配、醫保支付、分級診療等體制機制,加強醫院投入、人才、技術、監管等配套制度建設,實現縣級公立醫院功能定位準確、人員配置合理、服務能力完善、運行機制科學、監督管理規范,為我市鞏固完善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提供學習借鑒。全市以縣級公立醫院改革為基礎,全面提升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水平,實現了群眾看病“小病不出鄉、大病不出縣”的目標。

  以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為突破口全力破解群眾“看病難、看病貴”難題

市人民醫院專家面對面接診患者

  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是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更是一項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我市今年啟動了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切入點就是城市公立醫院全部取消藥品加成,價格調整、財政補助、醫保支付等相關政策同步跟進,真正體現“騰空間、調結構、保銜接”。目前,包括市區域內政府舉辦的公立醫院9所,事業單位及國有企業等舉辦的公立醫療機構23所,共32家公立醫院,按照屬地管理原則,納入改革范圍整體推進,均已于2017年7月1日零時全面取消藥品加成(中藥飲片除外)。全市實現了城市公立醫院取消藥品加成全覆蓋和平穩運行,群眾進一步增加了獲得感,醫改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

  抓住關鍵,突出重點,全面破除以藥補醫機制。根據國家、省相關文件要求,市政府于2017年3月22日出臺了《臨汾市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實施方案》,并出臺了財政補助、編制動態管理、價格調整、醫保支付制度改革等相關配套文件,要求2017年6月底前全面取消藥品加成(中藥飲片除外),醫院因此減少的合理收入,原則上由醫療服務價格調整補償80%,財政補償15%,醫院加強核算、節約運行成本負擔5%。同時要加強醫保支付與醫療服務價格的相互銜接,力爭公立醫院藥占比(不含中藥飲片)總體降到30%左右,百元醫療收入(不含藥品收入)中消耗的衛生材料降到20元以下。

  從4月26日開始,市衛計委組織市直9家醫療機構的價格測算專家進行醫療服務價格的調整測算。診察費、護理費、手術費、治療費(含中醫)等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和勞務價值特點的分別調高了15~50%,乙類大型醫用設備檢查治療項目和檢驗類(免疫學檢查)項目下調10%,這叫“人升物降”。同時,放開特需服務及部分醫療服務項目價格,涉及特殊人群的放射治療、腹膜透析、血液透析等項目價格不做調整。從調整測算的情況來看,以2016年各醫院數據為基數,市直9所醫療機構取消藥品加成減少收入7723萬元,政府補助15%,為1158萬元;通過調整醫療技術服務價格80%,為6098萬元。根據測算結果,市發改委分別于5月18日和6月6日兩次發布醫藥價格聽證公告,于6月23日召開聽證會,聽取社會各界意見。聽證會后,由市發改委、市衛計委、市人社局、市財政局聯合下發了《臨汾市城市公立醫院醫藥價格綜合改革實施意見(試行)》。

  密切配合,協同作戰,確保同步跟進無縫對接。市編辦制訂了《臨汾市公立醫院機構編制動態管理實施方案(試行)》,以改進公立醫院編制動態管理制度為方向,對改革的指導思想、目標、適用范圍和具體辦法等進行了明確。

  市發改委出臺的《臨汾市城市公立醫院醫藥價格改革實施方案(試行)》,按照“總量控制、結構調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要求,合理調整醫療服務價格,理順醫療服務的比價關系,逐步形成合理的醫療服務價格體系和科學的補償機制。

  市財政局出臺了《臨汾市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財政補助實施方案(試行)》,由市政府舉辦的9所公立醫院取消藥品加成后,政府補助的15%經費已經列入預算并將按時足額撥付。

  市人社局出臺了《臨汾市基本醫療保險付費方式改革方案(試行)》。實行單病種、總額控制等多種形式的付費方式改革。對于單病種付費,將在現有48種單病種付費的基礎上,逐步實現不少于100個的目標,并將多種形式的醫保支付方式覆蓋所有的醫保定點醫療機構。對于總額控制付費,積極與市級醫保定點醫院進行協商,簽訂總額預付協議。各縣(市、區)也分別選擇了一所公立醫院實行了總額控制付費。

  積極探索,勇于實踐,逐步建立公立醫院管理新體制。成立了臨汾市公立醫院管理委員會,加強宏觀管理,履行政府在公立醫院規劃布局、功能定位、目標任務、選配班子等方面的領導責任;在公立醫院編制、財政投入、價格、薪酬以及運行機制等方面的保障責任;在公立醫院人、財、物等重大決策、制度章程、落實公益性等方面的管理責任;在促進醫院和醫務人員合法合規執業、公立醫院經濟運行、財務管理、成本費用控制、保障質量安全等方面的監督責任。制訂公立醫院舉辦、運營、監管三方責任清單,推動政府落實辦醫責任。完善公立醫院法人治理結構,提高公立醫院精細化管理水平,強化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和效果評價,繼續組織開展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效果評價工作;落實公立醫院醫療費用監測公示制度,平均增長幅度控制在10%以下。

  順利對接,運行平穩,患者普遍享受到醫改的紅利。各城市公立醫院深刻領會醫改精神,宣傳醫改內容,加強醫院內涵建設,提升綜合服務能力,嚴格控費指標,降低患者診療負擔,強化醫療聯合建設。取消藥品加成后,如廣州白云山藥廠出的復方丹參片,由11.3元降低到9.83元;江蘇萬邦生產的非布司他片,由443.15元降至385.35元。市二院從2017年7月1日零時起執行藥品零差價,對6月1日——6月24日與7月1日——7月24日的運行情況進行統計,住院收入減少14.08萬元,同期對比減少了4.18%;門診收入減少11.6萬元,同期對比減少了12.4%;住院病人每床日平均費用降低了43.88元/人,同期對比下降了5.59%;藥占比由原來的41%下降到36%,同期對比下降14.21%。市骨科醫院同一個病種醫改前某患者甲住院費用總額7081.48元,醫改后某患者乙住院費用總額6519.81元,患者少花561.67元。市第三人民醫院三組病人醫改前后對比少花費幾元到幾百元不等。市婦幼保健院醫改后,無論是正常分娩還是刨宮產,總費用、藥占比及耗材占比都有所下降。榮軍康復醫院自實施藥品零差價后,月住院收入由100206.8元增加至111543.14元,同比上升11.31%;月藥品收入由43019.64元降至24913.14元,同比下降42.09%。這顯示該院取消藥品加成后總體收入比取消藥品加成前有所增加,藥品收入所占比例下降。

  市人民醫院全院藥品占醫療收入比例(不含中藥飲片)控制在30%,百元醫療收入(不含藥品收入)消耗的衛生材料費用降到30元,門診次均費用277元,出院患者平均住院費12599元,平均住院天數10.1天,達到了國家對三級綜合醫院的要求標準。該院通過科學合理地規范用藥,降低藥品成本,同時提高技術含量較高的服務項目的工作量,收入增長229萬元,通過取消藥品加成減少收入197萬元。三費占比也由2016年的83.45%下降至2017年的77.53%,下降了5.92%。

  市中心醫院(市第四人民醫院)于2017年7月1日以來,取消藥品加成減少收入183.7萬元,降低大型設備檢查和免疫檢驗費后減少收入43.8萬元,提高醫療服務價格收入后增加190.8萬元,總量基本平衡;改革后醫院醫保報銷已與醫保中心對接,患者報銷順利;患者負擔減輕,改革運行基本平穩。

  改進服務,確保安全,著力提升醫患滿意度。我市4所三級醫院已經與124家縣級醫院、基層醫療機構、社會辦醫機構建立了醫聯體,其中縣級醫院54家、鄉鎮衛生院、社區服務中心合作醫院共29家、民營醫院30家、企業醫院11家。并設立了綠色通道,上下聯動,將縣級醫院不能救治的病人上轉至三級醫院,并將病人的后期康復引導回下級醫院進行康復治療,減少了小病大治,暢通了雙向轉診渠道,有力扭轉群眾盲目擠向大醫院的狀況。全市通過遠程醫療服務中心,更好地對下級醫院進行技術支持和遠程會診,從而快速有效地提高下級醫院醫療服務水平。

  市人民醫院與12個廠礦、縣級醫院以及山大二院簽訂了醫聯體協議,與吉縣人民醫院等6家醫院建立了緊密型醫聯體合作機制,定期開展“送技術、促管理、贈設備”幫扶工作。以洪洞縣中醫院為例,2016年市醫院累計開展幫扶活動上百余次,其中專家門診54人次,教學查房45人次,開展學術活動9次,介紹醫院新技術新項目座談會20余次,培訓人員達1500余次,專業指導、疑難病癥討論80余次,聯合下鄉大型義診活動5次,積極帶動基層醫療技術水平發展,受到當地醫院和群眾的一致好評。自2016年12月15日該院急救體系成立以來,通過微信平臺、電話,為醫聯體單位提供服務5702人次;為七大中心患者愛心補助511人,補助費用201414元;落實分級診療模式,下轉患者1532人,為群眾提供了更加優先、優惠、安全、便捷的醫療服務。

  市中心醫院(市第四人民醫院)持續加強醫聯體建設工作,截至目前,該院醫聯體隊伍已經擴大到17家,其中縣級醫院10家、民營醫院3家、鄉鎮醫院4家。該院通過分級醫療、急慢分治、雙向轉診、疑難會診、技術支持、人員帶教與培訓等方式,建立有效的分工協作,使醫聯體各方資源得到合理利用,切實提高了基層醫療機構的衛生服務能力。該院嚴格執行新農合政策,積極落實《臨汾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分級診療工作實施方案》,2017年1月至6月,共接收分級診療住院患者315人。

  市婦幼保健院作為婦幼保健聯合體核心單位,先后派專家84人次對8個縣婦幼保健院進行了18次培訓、現場指導工作。該院派出多名參加過省級培訓的專家組成婦產科、兒科、兒保科、功檢科、檢驗科團隊,深入大寧縣、永和縣、古縣進行幫扶,對260余名基層婦幼保健人員進行了相關知識的培訓指導,為當地200余名婦女兒童進行了詳細檢查和診治。通過實地指導、手把手帶教、學術講座、項目培訓等方法,提高了基層人員的技術水平、理論水平和業務能力,提升了全市婦幼保健服務能力。

  市第三人民醫院實施了雙向轉診,使患者就醫更加方便、報銷更加快捷;通過微信平臺加強了醫保農合的政策宣傳,使廣大患者能及時了解醫保農合的各項優惠政策;醫保科延長了工作時間,實行了周六、周日值班制度;積極開展了就醫直補工作,方便了患者就醫,增加了醫院收入。

  按照市委、市政府啟動的市區醫療資源整合方案,市中醫醫院由市人民醫院托管以后,成立了五一路分院,并于2016年8月2日開診運營。自運營以來,市人民醫院對其門診、病房、手術室、檢驗科、功檢室等專業進行了升級改造,并新增了放射科、CT室、胃鏡室、120急救中心,抽調相關科室專家入駐輪轉,進行系統的科室建設和管理。截至2016年10月底,中醫醫院門診收入65.09萬元,比同期的20.99萬元增加了210%;住院收入34.25萬元,比同期的21.74萬元增加了57%。今年7月由該院承辦的全市提高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培訓班邀請了北京及山西省知名專家為學員授課,進一步提高了我市中醫藥從業人員業務素質和服務水平,為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中醫藥醫療服務需求打下堅實基礎。

  以縣鄉醫療衛生機構一體化改革為抓手統籌縣城優質醫療資源向基層下沉

市中心醫院(市第四人民醫院)專家下鄉義診

  2017年2月25日,全省縣鄉醫療衛生機構一體化改革試點啟動會后,市委、市政府以及各部門、各試點縣高度重視,立即行動,迅速部署,快速推進試點工作。5月底,全市3個(永和、曲沃、侯馬)省級試點縣(市),6個(古縣、汾西縣、吉縣、隰縣、鄉寧縣、蒲縣)市級試點縣醫療集團掛牌運行。大寧縣結合成立山大一院大寧分院的契機也掛牌運行。同時,古縣、大寧縣被確定為全省第二批省級試點縣。5月19日,我市召開了全面啟動和推開縣鄉醫療衛生機構一體化改革工作會議,決定其余8個縣(市、區)全面啟動和推開縣鄉醫療衛生機構一體化改革工作。7月14日,全市縣鄉醫療衛生機構一體化改革曲沃現場推進會,初步形成了“試點縣頭雁領飛,非試點縣群雁展翅”的態勢。

  高度重視,精心謀劃抓改革。全省“一體化”改革試點大會結束后,市政府辦公廳出臺了《臨汾市開展縣鄉醫療衛生機構一體化改革試點的指導意見》。在確定永和縣、侯馬市、曲沃縣為省級試點縣的基礎上,把鄉寧、蒲縣、吉縣、隰縣、古縣、汾西縣6個縣作為市級試點縣(市)聯動推進,5月份又上報了古縣、大寧縣為省級試點縣。其他7縣(市、區)也將全面推開,確保年底完成改革任務,實現全覆蓋。

  市衛計委把一體化工作作為每周例會的議題進行研究部署,并先后6次召開專題會議和推進會議,就一體化改革工作進行專題安排部署,提出了具體任務、目標和要求。制訂了《縣鄉醫療衛生機構一體化改革實施方案》,成立了以衛計委主任為組長、各副主任為副組長、相關科室負責人為成員的“縣鄉醫療衛生機構一體化改革”領導組,并下設工作協調組、督導檢查組、宣傳組和紀律檢查組4個工作組,明確了各組工作職責,細化了工作任務,建立和完善了“領導包縣督導、科室包業務指導”的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和辦法,對實施“六統一”的內容、任務、要求、重點列出時間表、路線圖,倒排工期,建立工作臺賬。

  目前,全市10個試點縣全部調整成立了醫改領導組,制訂出臺了《實施方案》及相關配套文件。結合10個縣的醫療集團掛牌運行實際,制定下發了《關于深度融合和大力推進醫院集團運行管理的指導意見》,明確了集團掛牌運行中具體任務、標準、要求,為逐步實行行政、人員、資金、業務、績效、藥品(耗材)采購“六統一”的現代化醫院管理制度和新型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奠定了堅實基礎。

  結合實際,創新方法抓特色。借鑒高平經驗,我市從實踐中摸索出來一條“縣鄉一體、上下聯動、信息互通的新型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改革路徑。

市婦幼保健院醫療服務隊前往汾西縣永安鎮吳家嶺村為婦女普及健康知識

  在醫院集團打造上:我市結合區域內縣市差別較大、發展不平衡的實際,注重以問題為導向,按醫療衛生規律辦事,積極探索,大膽創新,走出了一條符合市情、縣情特色的一體化改革路子。如曲沃縣結合縣域就診率高的實際,成立了以縣人民醫院、縣中醫院為龍頭,將全縣10個鄉鎮衛生院和縣直醫院一分為二的兩大醫院集團,形成兩翼支撐、協同發展、齊頭并進的局面。古縣結合縣域人口少的實際,充分發揮醫改排頭兵作用,借勢發力,成立了古縣人民醫院集團,并在非試點縣中率先掛牌運行。侯馬結合市域面積小、醫療資源豐富和中醫院運行困難的實際,合并其他鄉鎮衛生院,成立了中醫院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集團,形成了以市人民醫院主抓醫療服務、集團主抓公共衛生服務的局面。

  在醫院集團運行上:克服成立醫療集團就是“掛個牌子”、往基層“派醫療隊伍提供服務”的片面認識,使醫院集團真正成為一體化、共同體。以醫療體系不散、服務質量不降、人員待遇不低、醫藥費用不漲、穩定局面不亂的“五不”要求,結合當地實際,探索不同的集團運行機制和管理模式,不搞一刀切,堅持以“群眾滿意、縣鄉資源盤活、醫療機構發展、人員積極性調動”為底線,以“縣域居民個人醫療費用降至30%左右,90%的患者在縣域內醫療機構就診,65%的患者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就診”為指標,決不為改而改,追求所謂名號,將不符合規律的措施方法強行推進,造成不良影響。從目前各醫院集團運行的情況看,縣域內醫療衛生資源配置不斷優化,醫療衛生機構的活力明顯激發,基層群眾對改革的獲得感進一步增強,縣鄉醫療衛生機構一體化改革的效果初步顯效。從我市3個省級試點縣統計數字看,5個人民醫院集團和集團分院的門診人次、住院人次、業務收入有了明顯增長:從基層診療量、縣域內就診來看,增長了5.4個百分點;從群眾滿意度來看,比例由77%提升至95%以上;雙向轉診率提高8個百分點,患者住院自付比例下降,降幅在5%左右。

  突出重點,資源下沉抓服務。縣鄉醫療機構一體化改革試點工作作為醫改方面的一項體制創新,必須在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上下工夫。為此,我市把建設醫聯體、強化分級診療、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加強公共衛生服務等內容作為重點工作來抓,推動醫療衛生工作重心下移,推動醫療衛生資源下沉。目前,我市試點縣分別與山西大醫院、省人民醫院、山醫大一院二院、省腫瘤醫院以及市人民醫院、市第二人民醫院、市中心醫院(市第四人民醫院)、市婦幼保健醫院等省級市級醫院建立了醫聯體,進行對口幫扶;以“六個一”活動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宣傳月活動”為抓手,全力推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截至目前,簽約服務人數120萬多人,簽約服務率達30.02%,重點人群簽約服務率達82.89%。全面開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大整改、大幫扶、大督導、大宣傳、大提高”的“五大”活動,進一步推動了全市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的落實,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知曉度。各縣(市、區)醫療集團把基層巡診作為方便群眾、推進資源下沉的有效途徑,定期開展基層巡診活動,增進集團內部互動和技術融合。各醫療集團組團開展基層巡診累計30余次,巡診78個鄉鎮、1351個村。全力開展二級以上醫院集團對口支援鄉鎮衛生院項目工作,全市11個項目縣共計選派102名業務骨干,對口支援34所鄉鎮衛生院,使農村患者就近得到有效治療,而且提高了鄉鎮衛生院服務能力。從當前我市改革試點情況看,各試點縣已初步構建縣強、鄉活、村穩,縣鄉一體、上下聯動、信息互通的新型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逐步實行行政、人員、資金、業務、績效、藥品(耗材)采購“六統一”的現代化醫院管理制度和建立完善分級診療制度,實現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新秩序。

  穩步推進“三醫聯動”讓醫改真正改得動、改得好

  醫改是一項系統性工程,涉及到多個部門,從福建省三明市醫改成功經驗來看,首先是從醫保支付制度開始改起,只有做到“三醫聯動”,醫改才能真正的改得動、改得好。

  穩定推進城鄉居民醫保制度整合。市級經辦機構已經實現三保合一,7個縣(市、區)實現了三保合一,其余縣市經辦機構整合工作正在穩步推進中。全市建立了市級城鄉居民醫保財政專戶,撤銷縣級新農合基金財政專戶,共移交上劃新農合基金9.71億元,順利完成了新農合基金移交工作,此項工作走在了全省的前列,出臺了《臨汾市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實施方案》,新農合各項工作通過審計部門認定,機構劃轉移交工作已基本完成。

  扎實開展醫保支付方式改革。為加快醫保支付方式改革的步伐,市人社局出臺了《臨汾市基本醫療保險付費方式改革方案(試行)》。該方案根據醫保定點醫院的經營性質、規模大小等特點,積極探索與之相適應的付費模式,相繼開展了單病種、總額控制等多種形式的付費方式。對于單病種付費,要在現有的48種單病種付費的基礎上,逐步擴大病種,達到要求的不少于100個的目標,并且將多種形式的醫保支付方式覆蓋所有的醫保定點醫療機構。對于總額控制付費,積極與市中心醫院(市第四人民醫院)等市級醫保定點醫院進行協商,根據其三年的醫保支付數據,制定了年度總額控制指標,并簽訂了總額預付協議。各縣(市、區)也選擇了一家公立醫院開展了總額付費,在合理控制醫保費用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全國聯網和跨省異地就醫結算工作上了新臺階。目前,我市建立了本市跨省異地就醫人員備案庫、定點醫療機構信息庫,完成了本市信息系統和社會保障卡用卡環境改造,提前完成跨省異地就醫系統就醫地與參保地的測試工作,各項測試指標全部達到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平臺接入標準,現已正式接入國家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平臺,為下一步開展跨省并歸就醫直接結算提供了保障。

  改革激發強勁活力,改革推動發展,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宏大的藍圖已經鋪就,動人的樂章正在鳴奏,承載著全市人民期盼的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已挺進深水區,仍將破浪前行,帶給人民群眾實實在在的改革紅利。

  組稿:趙前進 郭璞 張俊杰 李鈺龍

  攝影:楊鋒斌 曹國斌 張永萍 郝磊

     

責任編輯: 吉政

版權聲明:凡臨汾日報、臨汾日報晚報版、臨汾新聞網刊載及發布的各類稿件,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自媒不得轉載發布。若有違者將依法追究侵權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宁市| 白沙| 西峡县| 盐源县| 大关县| 赫章县| 灵宝市| 通榆县| 沙雅县| 辽宁省| 江西省| 石首市| 四川省| 临汾市| 喀喇沁旗| 宁武县| 广宗县| 神农架林区| 张北县| 九寨沟县| 衡南县| 南开区| 衡阳市| 互助| 乌拉特后旗| 隆德县| 黄龙县| 巴林右旗| 会昌县| 黄浦区| 海晏县| 县级市| 延边| 平阳县| 如皋市| 柘城县| 沙河市| 邯郸市| 睢宁县| 宝清县| 太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