燙畫民間俗稱“火筆畫”“烙鐵畫”,這門古老的藝術起源于西漢,公元前200年到公元前23年,盛行于西漢,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古代稱為“火針刺繡”,屬中國繪畫中的珍稀畫種。其特點是不用顏料,以各種電烙鐵為畫筆,通過對火溫的精確控制,在木板、宣紙、布絹上燙出一幅幅栩栩如生、形象逼真的藝術精品。
侯馬燙畫作品構思巧妙,格調清新,古樸典雅,極具觀賞和收藏價值。代表作有東方燙畫:《上山虎》《十駿嬉戲圖》《梅花》《看泉聽風圖》等;燙畫所用的材料為宣紙、棉布、膠合板、絲絹等。
侯馬燙畫這一傳統民間絕技,千百年來如實反映人類文明和進步的程度,特別是“燙”的絕技與繪畫藝術的巧妙結合,將不斷推進人類繪畫歷史的創新發展,這門藝術的推廣和延伸,將有利于陶冶人們的藝術情操,提高鑒賞品位。有利于開展精神文明建設,構建和諧社會。特別是燙畫產業化發展,對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繁榮,提高人類文明素質,將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
據《臨汾非遺名錄》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