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春節假期臨近,很多人已經按捺不住要開始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2018年,越來越多的國家為中國公民放寬個人旅游簽證條件,目前持普通護照中國公民可以免簽、落地簽前往的國家和地區增加到67個。出境游政策環境利好,進一步刺激了老百姓出境旅游的需求。
出入境是海外旅行的關鍵一步,你首先需要一本護照,它就相當于你在國外的身份證。那么市民應該如何申請辦理普通護照呢?
記者在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隊了解到:公民申請普通護照,應當由本人向其戶籍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機構提出,并提交真實有效的材料。現役軍人按照管理權限履行報批手續后,由本人向所屬部隊駐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機構提出。對十六周歲以上的申請人,受理機構需按照規定采集申請人指紋(指紋缺失、損壞等原因無法采集的除外)。對申請材料齊全且符合法定形式的,受理機構受理后應要求申請人當場在《申請表》上簽名,同時告知申請人該簽名將掃描至護照資料頁(學齡前兒童等不具有簽名能力的申請人可以不簽名)。辦理期限為收到申請材料之日起十個工作日簽發;情況緊急的,在五個工作日內簽發。辦理護照需要的申請材料包括:一是近期免冠照片一張以及填寫完整的《中國公民普通護照申請表》;二是居民身份證原件,在居民身份證領取、換領、補領期間,可以提交臨時居民身份證,異地申領需提供居住證和身份證;三是未滿十六周歲的兒童需要在監護人的陪同下才可以辦理出入境證件;四是國家工作人員應當按照有關規定,提交本人所屬工作單位或者上級主管單位按照人事管理權限審批后出具的同意出境的證明;五是省級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機構報經公安部出入境管理機構批準,要求提交的其他材料。
出境旅游雖然令人神往,但千萬別盲目的“說走就走”,一些潛在的安全問題和意外狀況也不容忽視。出國,護照是證明自己身份的有效證件,如果在國外把護照弄丟了,咋辦?
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隊負責人張麗平告訴記者,遭遇護照丟失,第一步:第一時間到當地警察局報案掛失。到警察局掛失這一步非常重要,所在國警方出具的護照丟失證明是辦理旅行證的必備材料之一。在異國他鄉語言不通的時候,如果能提供護照首頁和簽證的復印件,可以方便當地警察清楚明白發生了什么事以及準確幫您填寫丟失證明。第二步:帶上護照丟失證明和護照復印件等,到所在國的中國大使館或領事館申請辦理一次性旅行證。因在國外補辦護照所需時間較長,對于短期出國旅游的市民來說,辦理旅行證回國更加方便。旅行證不等同于護照,原則上只能回國入境時使用,不允許做跨國旅行。空白旅行證必須和護照復印件所在國警方出具的護照丟失證明共同使用。此外,出國旅游前,最好將身份證、護照首頁和簽證頁、戶口本、機票行程單等全部拍照留存,備份在郵箱、手機或U盤中,并隨身帶上護照復印件;提前查閱好前往國家和地區的中國駐外使領館電話、地址,有需要時可尋求幫助。
愉快的旅行還是要以安全為前提,為維護廣大游客的切身權益,公安部門提醒廣大游客外出旅游注意:
一是參加旅游團,找旅行社選擇旅游線路,不要貪圖便宜。春節期間市民出游要警惕以“贈送” “低價”等為賣點的旅游宣傳,避免“低團費”消費陷阱。要選擇品質游、純玩游等質量標準高的旅游線路。二是要與旅行社簽訂盡量詳細的旅游合同,簽訂合同時,除對旅游行程等進行約定外,對購物活動安排也要明確約定,要明確購物次數、地點、主要商品和每次購物的最長時間,并標明您有是否購物的自由選擇權。旅行過程中,如發生被旅行社或導游強迫購物、限制離店和因拒絕參加購物活動旅行社或導游拒絕繼續履行合同、提供服務,或者以拒絕繼續履行合同、提供服務相威脅等情形,應向當地旅游當局舉報,要求予以制止。或是在結束旅游活動后,向組團社所在地的旅游行政管理部門提出投訴。三是要有安全意識,出游前學習相關旅游安全常識,掌握必備的安全知識。旅游期間遵守各項法律法規,做到文明旅游、安全旅游。四是依法理性維權。旅途中如遇到服務質量問題,應與旅行社積極協商解決,不應采取過激行動,如與旅行社協商不成可通過向旅游執法部門投訴、申請仲裁機構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等方式維護自己的權益。如自身生命財產安全受到侵害時可依法向當地公安部門求助。
記者 白 潔
責任編輯: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