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記者 孫宗林) 近日,省文化和旅游廳官網發布最新公告,經山西省旅游資源規劃開發質量評定委員會組織評定,包括我市人祖山景區在內的5家景區達到相關標準要求,確定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
人祖山位于吉縣屯里鎮桃園,海拔1700多米,保留了原始森林的古老風貌,植被種類達94科、230屬、400余種。山上建有伏羲廟,內塑伏羲、女媧二像。相傳為庖羲氏故宮。又傳因伏羲、女媧始制婚姻之禮,名為人祖山。山上不僅人工建筑奇特,而且有一望無際的天然森林。
又訊 日前,臨汾市旅游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發布公告,經景區自愿申報、相關縣旅游部門推薦、該委員會組織評定,我市吉縣克難坡,曲沃縣石橋堡、詩經山水、磨盤嶺、朝陽溝,翼城佛爺山、翼城古城,洪洞紅軍八路軍紀念館等景區達到相關標準要求,被批準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曲沃縣荷塘月色景區被批準為國家2A級旅游景區。
克難坡位于吉縣西北30公里處,是一個三面臨溝河,一面通高原的葫蘆狀獨立山梁。1940年至1945年,閻錫山的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部、山西省政府、民族革命同志會等首腦機關曾駐扎在這里。閻錫山以南村音近“難存”,并意欲標榜克服困難,故改名克難城,通稱為克難坡。
石橋堡紅色文化景區位于曲沃縣北部的楊談鄉石橋堡村。景區依托中共曲沃縣委舊址和革命紀念館而興建,主要包含“一核四區”:“一核”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革命紀念館;“四區”分別是窯洞賓館住宿區、情景演藝區、地道文化體驗區、愛國拓展區,是以紅色旅游為主要支撐,兼具愛國主義教育、休閑度假、民俗體驗等多種旅游功能于一體的特色景區。
詩經山水景區位于曲沃縣北董鄉東南部,占地7000余畝,將詩經文化與自然生態資源有機巧妙地結合在一起,還原了《詩經·唐風》中的風土人情,再現了春秋晉國圍場御苑的山水景色,是真正“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地方。
磨盤嶺現代農業觀光區位于曲沃縣史村鎮西海村,占地近千畝。經過多年發展,景區逐漸走出了一條以磨盤嶺為中心,嶺上萬畝大棚菜、嶺下千畝甜柿園為核心的現代農業發展模式。
朝陽溝景區位于曲沃縣里村鎮朝陽村滏河河谷,占地約3000畝,融合了西溝遺址、古縣衙驛站等人文景觀。景區新建縣署后花園、明清一條街為主要內容的明清古建群。朝陽溝是風光秀美,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相融合的致富溝。
翼城古城景區位于唐興鎮城內村,主要以木石牌坊、關帝廟、金代鐵鐘、后土圣母廟、文峰塔、五魁塔、御史第、趙寶成烈士故居紀念館、堯王棋院等人文資源為主,構建了孝定李太后故里古韻風情觀光區,已成為翼城歷史文化的新坐標、新名片。
佛爺山是翼城縣東部的一座名山,屬中條山脈,海拔1800余米,面積約萬余公頃,山上最高氣溫20℃,最低-10℃,霧期不超過一個月,這里森林茂密,覆蓋面積達80%以上,除有大面積的松樹林外,還有許多奇花異草,自然風景十分優美。目前景區開發分為六個功能區,實施六大產品開發,即景區大門、南天門攀登步道、山頂佛山寺和武當廟、山頂觀日、度假村、桃花園林以及其他配套設施。
洪洞紅軍八路軍紀念館位于洪洞縣辛村鄉白石村,由抗戰初期八路軍總部駐洪洞縣馬牧村舊址和總部隨營學校、343旅旅部駐洪洞縣白石村溫家大院舊址兩部分組成。其中115師343旅和隨營學校駐白石舊址是在山西辛亥革命太原起義的主要組織者、領導者溫壽泉先生故居的基礎上修繕興建的。該館是我省唯一同時見證辛亥革命、紅軍東征、八路軍抗日重大歷史事件的圣地,也是大院文化、民俗文化與紅色教育相結合的獨特景觀。
荷塘月色景區位于曲沃縣高顯鎮高陽村汾河河谷,以“汾隰流云 千頃荷塘”為主題,通過農業觀光、采摘,以及農村生活體驗,將休閑娛樂與農業有機結合,構建了個性化的特色度假村。景區分為五大區域,分別是休閑娛樂區、蓮魚共養區、特色種植區、產品加工區和辦公區。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