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草叢,夏日的碧綠,秋天的水韻,冬日的暖陽……時間在說話,幽幽訴說著汾河景區的四季美景。2013年,我市旅游業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加快科學發展的總體要求,以百里汾河新型經濟帶為龍頭,全年共接待國內游客2126.38萬人次。以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同比增長22.22%;實現國內旅游收入192.81億元,同比增長22.05%;接待入境游客16.34萬人次,同比增長12.40%;實現旅游外匯收入3509.54萬美元,同比增長13.21%;實現旅游總收入195.04億元,同比增長21.91%。按市政府下達全年旅游總收入增幅20%計,超額完成全年任務的1.91%。
近年來,我市以發展旅游業為重要抓手,全力實現轉方式、調結構、促發展、惠民生的美好愿景。大力開展旅游頂端設計,規劃產業發展方向。2013年初,通過制定《關于推進臨汾旅游產業快速發展的意見建議》,進一步確定了我市旅游產業“對外積極對接北京、天津等大都市休閑度假需求,對內做透老家文化、構建黃河之旅精品線、深度開發百里汾河帶,構建京津旅游圈內休閑旅游目的地”的發展思路。整合“吃住行游購娛”六要素,完善和延伸旅游產業發展鏈條。目前,壺口和古槐景區5A級旅游景區創建,小西天-梨博園、汾河公園、彭真故居及蒲縣東岳廟4A景區已通過省旅游局評審組的初評。汾河公園景區作為城市名片已經成為來臨旅游團隊的首選之地,輻射帶動了襄汾、洪洞兩縣旅游經濟發展,“城市客廳”集散游客的引領功能得到發揮。同時,由五洲昕宇有限公司總投資6億元興建的“臨汾旅游集散中心”一期已在洪洞縣甘亭鎮開工建設。
打造精品,苦練內功。2013年,我市旅游工程建設如火如荼。以大槐樹景區成功改制的成功經驗為藍本,形成了專門的調研報告上報市委、市政府,推動景區旅游體制改革工作。目前,襄汾丁村博物館整體移交襄汾縣工作正在進行。同時,中國保利集團、中科招商集團先后對我市重點旅游項目進行了實地考察和調研,目前保利集團整體包裝開發臨汾旅游正在有序推進。通過大力發展生態游、鄉村游,組織旅行社對吉縣蘋果園觀光采摘游、云丘山古村落游、七里峪生態觀光和野外燒烤等項目的踩線推廣,受到各地游客的熱捧。
外塑形象,內提修為。2013年,我市旅游市場秩序不斷規范。集中開展了零負團費、超范圍經營等違法違規專項行動和“誠信旅行社”創建活動。及時圓滿解決旅游投訴18起,結案率達到100%。狠抓旅游安全及崗位責任制,指導旅游企業完善應急預案,開展旅游安全專項檢查10余次,全年沒有發生重特大旅游安全事故。圍繞“百里汾河新型經濟帶”建設的戰略部署,2013年共爭取中央、省級扶助資金5530萬元用于景區建設,洪洞大槐樹景區完成了“中華姓氏苑”建設,廣勝寺完成了3.2公里循環路、停車場建設。霍州七里峪入口引導區一二標段建設完工,三標段及上霍線尉侯段改線工程開工建設,人工濕地公園、濱水游憩區、入口換乘區進入可研、環評階段。堯都區仙洞溝景區完成總規、可研、項目詳規編制,帝堯文化主題生態公園奠基開工,堯陵祭祀大殿主體結構6層封頂。襄汾5個景區整體打包開發項目已啟動。曲沃晉國博物館內裝修、配電、綠化項目建設不斷推進。目前,百里汾河沿線各市都有基礎設施相對完善、建設內容相對豐富的景區對游客開放,百里汾河旅游精品線已經初具規模。此外,壺口完成了游客中心、停車場、生態綠化、游覽步行道、電子售檢票系統建設。
旅游宣傳促銷多措并舉。全市籌資700余萬元在央視等媒體開展我市旅游形象和重點景區宣傳,指導舉辦了大槐樹尋根祭祖節、古縣牡丹節、云丘山中和文化節、隰縣梨花節等一系列旅游節慶活動,邀請省內、陜西、天津、福建等地300余家旅行社來臨踩線考察,組織旅游企業參加貴州國際旅交會、廈門海峽兩岸旅交會、北京旅游博覽會等旅游交易會。同時,研發了大槐樹移民剪紙卷軸、魅力堯都絲綢卷軸、臨汾風光鍍金紀念幣和以廣勝寺元代壁畫為素材的卷軸工藝品等旅游紀念品。借舉辦山西旅行社聯盟第五屆年會在我市舉辦之機,組織有關縣市、景區向300多家參會旅行社推介臨汾優勢產品、線路,開展臨汾旅游推介。通過這些措施,極大地豐富了我市的旅游內容、擴大了臨汾旅游的影響。(記者 魯劍)
責任編輯:李甲
上一篇: 我市實現旅游收入近200億元
下一篇: 大槐樹景區沖刺5A級旅游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