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六月初六是佛教傳統的“曬經節”,亦稱“翻經節”。傳說玄奘西天取經時,于六月初六不慎將經書落入水中,撈起后將經書散于石上曬干,才使經書得以完好帶回。后來寺庵僧尼集信眾,便每逢六月初六把收藏的經卷拿出來翻曬一遍以利經卷保存。另曬經有取“曬經渡眾生,功德大無窮”之意。
隰縣小西天佛寺珍藏的明朝宮廷刻本漢文《永樂北藏》,據清康熙《隰州志?重修藏經殿觀音堂人祖廟記》記載:“其釋典頒于明萬歷年間,共計六百七十八函,特賜護持。”它蘊含著豐富的宗教文化內涵,不僅為研究中國佛教文化提供了珍貴的資料,同時也是研究佛教史、藏經史、倫理道德以至民俗的重要典籍。
為促進國際文化交流,保護和傳承佛教文化瑰寶,培養信眾,尊重法寶、供養法寶,學習傳承的信念,促進社會的和諧穩定,北京“人間佛教”文化基金于農歷六月初六,即公歷2011年7月6日,承辦由山西省臨汾市隰縣文物旅游局與中華文化傳承基金會主辦的隰縣小西天佛寺“曬經節”法會活動,并以此次活動為契機,籌備今年大型佛教文化節與相關國際文化交流活動,屆時還將啟動該藏經的影印編輯出版工作。
此次“曬經節”法會恭請錦州市北普陀山普陀寺方丈釋道極大和尚攜弟子主持法會,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員 漢文大藏經專家李富華、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高端培訓部主人余潤德博士、中國人民解放軍某部政委、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胡建雄等有關部門領導與相關佛教協會、佛教教育研究機構、佛教文物圖書館藏機構、佛教大德信眾等蒞臨法會。
【責任編輯: 付基恒】
責任編輯:臨汾新聞網編輯
下一篇: 我市安排部署“晉旅卡”發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