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市統計局 李俊平)2008年,在國際國內經濟情況復雜多變的背景下,在安全生產整頓和環境治理力度進一步加大的形勢下,臨汾市上下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大力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努力化解各種不利因素,使臨汾市經濟在結構優化、消耗降低的基礎上保持了增長態勢。同時,受宏觀經濟整體減速、市場需求減弱、安全生產和環境治理關停企業較多等因素影響,經濟增速呈現明顯回落態勢。展望2009年,國際經濟環境中不確定不穩定因素增多,國家保增長、促發展、擴大內需的政策措施發揮作用需要一個過程,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仍面臨較大困難和嚴峻挑戰。
一、在嚴峻復雜的局面下,臨汾市經濟整體上保持了增長態勢。
2008年,面對復雜多變的經濟形勢,尤其是面對安全生產和環境治理的壓力,臨汾市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宏觀調控政策,及時果斷地采取措施,幫助企業解決生產經營中的困難和問題,使臨汾市經濟總體上保持了增長態勢。
1、經濟總量繼續增加,第三產業發展相對加快。經省統計局聯審核定,2008年,臨汾市生產總值完成749.6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同比增長3.9%。分三次產業看,第一產業完成34億元,下降4.4%,第二產業完成493億元,增長0.9%;第三產業完成222.6億元,同比增長12.5%。分縣市區看,除鄉寧縣和浮山縣下降外,其余15個縣市區均保持增長,蒲縣(13%)、洪洞縣(8.5%)、霍州市(8.3%)、安澤縣(5.5%)、堯都區(5.3%)、侯馬市(4.8%)、永和縣(4.3%)和曲沃縣(4.1%)8個縣市區增速超臨汾市平均水平。
三次產業結構繼續調整,其中第三產業占GDP比重達到29.7%,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
2、糧食作物播種面積增加,畜牧業生產形勢向好。2008年,臨汾市全年糧食播種總面積729.52萬畝,比上年的706.67萬畝增加22.85萬畝,增長3.23%;因自然災害影響,糧食總產量34.14億斤,比上年的34.41億斤減少0.27億斤,減產0.78%。其中,夏糧18.91億斤,增產34.1%;秋糧15.23億斤,減產25%。
畜牧業生產形勢繼續向好,肉蛋奶產量、畜禽存欄全面增長。2008年臨汾市肉類總產量7.88萬噸,同比增長2.2%,禽蛋產量7.27萬噸,增長21%;牛奶產量2.4萬噸,增長2.8%。年末,臨汾市大牲畜存欄17.1萬頭,增長9.3%;豬存欄78.81萬頭,增長35.6%;羊存欄77.07萬只,增長21.6%;禽存欄1109.02萬只,增長22%。
3、工業生產克服重重困難,總體上保持增長。在煤炭企業停產整頓時間較長、襄汾9?8潰壩事故后非煤礦山停產整頓、環境治理關停企業較多以及焦炭、鋼鐵等主導產品價格回落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下,2008年臨汾市工業生產增速較近幾年大幅下滑,但總體上仍呈現增長態勢。2008年,臨汾市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442.97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同比增長3.09%。其中,國有大中型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166.9億元,同比增長11.16%;非公有制經濟完成增加值267.6億元,同比增長5.03%,是臨汾市工業生產增長的主要拉動因素。
4、投資和消費需求保持較強拉力,對外貿易繼續較快增長。2008年,臨汾市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65.2億元,同比增長13.2%。其中,第一產業完成投資8.1億元,增長21%;第二產業完成投資153.2億元,增長5.3%;第三產業完成投資103.9億元,增長26.7%。
隨著城鄉居民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消費環境的日趨改善,臨汾市消費品市場銷售增勢較旺,2008年,臨汾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累計完成224.1億元,同比增長20.4%。分行業看,住宿和餐飲業增長26%,高于臨汾市平均水平5.6個百分點,位居各行業之首。
對外貿易較快增長。2008年,臨汾市海關進出口總額完成55876萬美元,同比增長41.3%。其中,出口總額32056萬美元,同比增長42.4%;進口總額23819萬美元,同比增長40%。
5、財政和城鄉居民收入繼續保持增長,經濟運行總體質量較好。2008年,臨汾市財政總收入完成140.9億元,為收入計劃140億元的100.65%,同比增長14.11%。其中,一般預算收入完成54.22億元,為收入計劃52.2億元的103.84%,同比增長15.06%。從17個縣市區看,除隰縣和汾西縣下降外,其余縣市區均保持增長,安澤縣(54.6%)、古縣(51.5%)、蒲縣(29.2%)、鄉寧縣(24.4%)、永和縣(21.9%)、大寧縣(21.2%)、侯馬市(16.4%)和洪洞縣(15.7%)8個縣市區增速超臨汾市平均水平。
城鄉居民收入穩步增加。臨汾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1203元,同比增長12.1%,比全年預期增長目標12%高0.06個百分點;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394元,同比增長8.1%,比全年預期增長目標8%高0.1個百分點。
工業企業實現利稅保持增長。前11個月,臨汾市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稅150.3億元,同比增長38.2%,其中實現利潤51.6億元,增長10.1%。分行業看,煤炭開采和洗選業、飲料制造業、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紡織業實現利潤保持增長,是臨汾市工業經濟效益增長的支撐點。
6、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明顯回落,金融平穩運行。隨著食品、蔬菜、居住等價格的回落,2008年,臨汾市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4.9%,比上半年漲幅回落2.1個百分點,比前三季度漲幅回落1個百分點。
銀行各項存款較快增加,信貸總量略有回升。12月末,臨汾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920.8億元,比年初增加142.5億元,增長18.3%。各項貸款余額363.3億元,比年初增加2.2億元,增長0.6%。其中短期貸款248.3億元,比年初增加12.9億元,增長5.5%。從貸款投向看,主要為優勢龍頭企業和農業貸款。全年臨汾市貨幣凈投放39億元,同比減少13.1%。
二、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和嚴峻的安全生產形勢相互交織,對臨汾市經濟增長形成較大沖擊
1、主要經濟指標連續四個月出現下降,特別是GDP增速為1999年以來最低水平。在煤炭企業停產整頓時間較長、環境治理關停企業較多的情況下,臨汾市經濟增速較近幾年明顯回落,特別是進入三季度后,受襄汾9·8潰壩事故后非煤礦山停產整頓、外部環境變化市場需求減弱等諸多因素影響,增速呈現逐月下滑態勢。從GDP速度看,上半年增長12.8%,前三季度回落至10.6%,全年增長3.9%,為1999年以來最低水平;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9月份同比下降12.1%,10月份下降26.4%,11月份下降46.4%,12月同比下降49.1%;財政總收入10月份同比下降6.2%,11月份同比下降47.1%,12月份同比下降70%。
2、主要產品產量大幅下降。受主要工業品價格平均下跌50%左右、停產整頓及環境治理等多種因素疊加影響, 2008年,臨汾市主要工業產品除鋅和硫酸分別增長24.4%和3%以外,其余主要產品產量全部下降。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原煤產量3937萬噸,同比下降2.4%;焦炭產量1860萬噸,同比下降13.2%;生鐵產量774.6萬噸,同比下降12.4%:粗鋼產量457萬噸,同比下降12.7%;鋼材產量367.8萬噸,同比下降2.2%。
3、停產半停產企業增多。臨汾市規模以上544戶工業企業中,停產253戶,半停產企業210戶,停產半停產企業占比達到85%,其中,鋼鐵企業停產24戶,停產面達到50%;煤炭及洗選企業停產149戶,停產面達到59%;焦炭企業中12個停產;其他行業停產68個。焦化企業限產50%以上,平均結焦時間由18小時至20小時延長到40小時左右。規模較大的部分鋼鐵企業被迫限產,臨鋼的中板日產量由4000噸限產到2000噸。
4、工業企業效益下滑。臨汾市544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虧損企業110戶,虧損額19.3億元,同比增虧3.3倍。從行業看,臨汾市煉焦業虧損4.4億元,同比增虧4.7倍;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虧損0.4億元,同比增虧2.1倍;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虧損6.8億元,同比增虧7.1倍;設備制造業虧損0.6億元,同比增虧1倍。臨汾市一些重點企業,如山焦、臨鋼、宇鋼鐵、酒鋼集團翼城鋼鐵公司都出現不同程度虧損。
5、城鄉居民收入增長難度加大。從[FS:PAGE]城鎮居民收入看,企業實現利潤增速回落,主導產業景氣度下降,對相關產業如交通運輸業、批零貿易業、住宿餐飲業等也有較大的波及影響,使城鎮居民的工資性收入和經營性收入增長難度加大;從農民收入看,淘汰落后產能、關停取締不達標企業以及停產半停產企業增多,對農民工的需求減少,同時返鄉農民工較多,對農民工資性收入有較大影響。
我們依據有關報表資料,對金融危機、安全生產整頓及環境治理影響情況進行了測算:其中,因金融危機傳導影響,使煤焦鐵等主導產品價格大幅回落,影響2008年臨汾市工業總產值254.1億元,其中煤炭采選業影響39.3億元,煉焦業影響66.3億元,鋼鐵行業113億元;因安全生產整頓及環境治理、部分企業關停,影響臨汾市工業總產值185.7億元,其中煤炭采選業影響74.3億元,煉焦業影響32.4億元,鋼鐵行業影響53.1億元。
兩大因素共計直接影響臨汾市工業總產值440億元左右,直接影響GDP150億元,直接影響財政總收入30億元左右。
三、臨汾市經濟增速整體回落的主要原因
2008年臨汾市經濟增速的回落,既有世界經濟變化、國際金融危機加深的影響,也是數年來宏觀調控政策效果和經濟規律作用的綜合體現,同時也是安全生產整頓和環境治理、發展方式轉變的影響,是多方面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根源是經濟規律在起作用。
一是經濟的周期性回調。從世界經濟增長的規律看,凡是實行市場經濟的國家,經濟增長總是具有周期性規律的。2001年以來,世界經濟處于1970年以來的第四個周期中的上升期,以美國次貸危機的發生為標志,世界經濟見頂回調,調整需要一段時間,這是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從國內看,從上世紀90年代到目前,我國經濟運行出現了兩個周期,第一輪經濟周期是1990年到1999年,1996年出現波峰后,1999年回到經濟增長7.6%的波谷值;第二輪周期是1999年開始的, 2003年至2007年,GDP連續5年保持10%以上的增長速度,2007年達到峰值11.9%,我國經濟高速增長的過程中同時積累了一些矛盾和問題,有回調的客觀性內在需要。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國際金融危機的爆發,觸發了國內經濟周期性與世界經濟周期性的共振。從臨汾市看,2000年進入新一輪經濟增長周期,2004年達到峰值,從2005年開始增速逐漸回落,2008年在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呈現加速“探低”之勢。
二是市場風險的集中釋放。2001年以來經濟的快速發展,增加了對各類生產要素的需求,加上市場的瘋狂炒作,能源、原材料價格飆升,使企業生產成本急劇上升,積聚了較大的市場風險。一旦終端產品需求稍有減弱,中下游企業就無法消化成本壓力,生產難以為繼,出現大批限產、停產、破產現象時,整個產業鏈條都會出現問題。目前,能源、原材料等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下跌,多年積聚的市場風險快速釋放,整個世界正在以經濟增速回落的代價來消化市場風險,促使經濟走向理性發展。
三是企業自身非理性發展。在經濟快速增長時,整個市場不斷走向狂熱,一些企業也進入非理性狀態,只顧及短期經濟利益,集中投資于能源、原材料行業,無視巨大的市場風險,盲目投資,盲目擴張,過度投機,導致在高位套牢,一旦市場深度回調,資金鏈斷裂,就難以生存,造成了資源、資金的浪費。
四是臨汾市安全生產整頓、環境治理的影響。由于資源環境生態方面的制約,近年來,臨汾市不斷加大節能減排、環境治理工作力度,遏制高耗能行業投資盲目擴張,淘汰產能不達標企業。隨著淘汰落后產能的加速,傳統支柱產業對GDP、工業增長的貢獻率下降,這也是經濟增速回調的主要因素。2007年臨汾市取締的243戶企業,影響2008年臨汾市生產總值85億元、影響財政收入20億元;2008年關停的166戶企業,涉及焦炭、水泥、洗煤等行業,影響全年工業總產值65億元左右、GDP20億元左右、財政總收入5億元左右;同時,開展汾河流域生態環境治理,還仍要取締一部分企業,對臨汾市經濟增長形成新的影響。此外,洪洞“12·5”特大礦難、襄汾“9·8”特大尾礦庫特大潰壩事故,使臨汾市大部分煤礦、全部非煤礦山企業長時間處于停產整頓狀態,同時波及到下游行業生產,對臨汾市經濟增長造成重大影響。
四、當前國際國內形勢對臨汾市的影響
當前,國際金融市場動蕩加劇,全球經濟增長明顯放緩,國際國內經濟大環境不確定性對臨汾市發展的影響,可以說是挑戰與機遇并存。
從挑戰看:
1、國際經濟增速放緩對臨汾市經濟的傳導作用不容忽視。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危機愈演愈烈,形成了一場近百年來歷史上罕見、沖擊力極強、波及范圍極廣的金融危機。目前,這場金融危機本身尚未見底,而且對實體經濟的影響正進一步加深,其嚴重后果還將會在明年進一步顯現。世界銀行12月9日發布的《2009年全球經濟展望》報告指出,2009年全球貿易將下降2.1%,是自1982年以來首次出現的負增長。報告同時認為,全球經濟衰退將終止長達五年的全球商品市場繁榮,導致商品價格進一步下跌。世界經濟的減速、國際貿易的回落將使我國出口貿易增長勢頭放緩,進而對國內市場造成影響,也必將通過各種傳導機制使臨汾市主要工業品價格面臨更為激烈的市場競爭。
2、國內經濟增速回落對臨汾市主要行業將產生較大影響。受國際金融危機快速蔓延和世界經濟增長明顯減速的影響,加上我國經濟生活中尚未解決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宏觀經濟增長的不確定性較大,金融領域潛在風險增加,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加劇,停產半停產企業明顯增多。宏觀經濟增速回落,對臨汾市能源、原材料市場將會產生較大影響。
3、總需求放緩使主導產業有可能進入新一輪產能過剩。從鋼鐵行業看,今年前11個月,全國黑色金屬冶煉及延壓加工業實際完成投資同比增長26.4%,比去年同期提高了近12個百分點。在國內外經濟減速、鋼材需求增長勢頭回落確立的情況下,鋼鐵行業投資呈現更為強勁增長局面,意味著我國鋼鐵行業的整體產能還在膨脹,也意味著2009年內中國鋼鐵產能更為過剩,可能引發更為激烈的市場競爭,對臨汾市主導產業形成沖擊。煤、焦、鋼鐵三大行業占臨汾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86.3%(煤炭采選業占29.7%,煉焦業占19.9%,鋼鐵業及黑色礦采選占36.7%),煤、焦、鋼鐵價格的下行對臨汾市經濟增長形成較大壓力。
4、安全生產和環保治理仍是臨汾市面臨的最大壓力。按照省政府文件要求,僅機采礦井可以生產。從臨汾市看,臨汾市392座有證煤礦中,只有17座機采礦井,數量僅占4%,其余礦井要達到機采要求尚需時日。因此,2009年臨汾市煤礦企業生產開工經營形勢仍不樂觀,主導產業煤炭及其下游產業較快發展仍將受到一定限制。
5、新的經濟增長點不足。近年來臨汾市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主要依賴新增項目帶動。但從2008年投資情況看,形勢不容樂觀。2008年臨汾市本年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同比下降30.1%,累計完成投資同比僅增長9%。從投資規模看,均在10億元以下,缺乏帶動力強的大項目。其主要原因,一是傳統產業項目獲批難度不斷加大,落地困難。原計劃擬建的一些重點項目,如總投資300億元的翼城首鋼500萬鋼鐵、總投資102億元的同世達200萬噸甲醚、70億元的臨鋼搬遷、46億元的霍州電廠以大代小、27億元的侯馬熱電、25億元的河西熱電、21億元的浮山熱電聯產等項目均未能如期獲批開工;二是民營投資主體投資意愿下降。由于傳統產業項目難以獲批,一些有實力的民營企業主體對新領域又不熟悉,難以把握投資方向,投資積極性下降。2008年臨汾市非國有經濟完成投資同比減少14.4億元,下降14.2%。
投資是結構調整的載體,也是經濟運行的先行指標。缺乏大的投資項目,意味著難以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這也使2009年臨汾市經濟增長面臨[FS:PAGE]較大困難。
6、政策性減稅和企業生產經營困難使財政增收難度明顯加大。
從機遇看:
1、國家、省出臺了一系列拉動內需、促進發展的政策。一是兩年內國家將投資4萬億元拉動內需,我省也將投資6500億元拉動內需,隨著臨汾機場、南同蒲擴線、309高速公路等一大批重點工程的開工建設,將有力帶動臨汾市鋼鐵工業、建材水泥行業的復蘇,以及焦炭、煤炭的生產,同時還可以增加就業崗位,促進社會穩定。二是全面實施增值稅轉型改革,能有效減輕企業負擔,促進企業的技術改造和結構調整。三是國家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如國十三條、金融九條等,將有效緩解臨汾市一些重點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資金短缺的困難。四是我省實施的“家電下鄉”等舉措,將有效開拓農村市場,增加消費。
2、新項目投產達效,將對經濟增長起到拉動作用。盡管2008年臨汾市經濟受各種因素影響較大,但仍有一批大的項目建成投產,成為2009年新的經濟增長點。據調查測算,平川7縣市一批大的項目如臨汾同世達20萬噸甲醇、志強鋼鐵505立方高爐、曲沃中宇鋼鐵120萬噸線材、曲沃立恒工貿630立方高爐、山焦集團20萬噸甲醇、10萬噸粗苯精致及6萬噸碳黑、山西三維集團7.5萬噸1,4-丁二醇及5萬噸EVA項目、侯馬風雷機械制造1萬支石油鉆具、霍州兆光發電二期2×60萬千瓦等42個項目已經或即將建成投產,將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3、經濟調整期給臨汾市的發展帶來新的機會。世界經濟發展經驗表明,每一輪世界經濟的深刻調整都將引發全球產業空間布局、產業組織結構的大調整,都伴隨著大規模的產業轉移和行業兼并重組。東部部分產業和資本在新的市場環境下,將會更加注意從內地尋求發展空間,這將有利于臨汾市高層次的承接沿海及發達國家產業轉移。
4、傳統產業遭遇困境為臨汾市實現產業轉型、轉變發展方式提供了契機。一般而言,在經濟進入調整期,也是市場競爭更加充分的時期。因此,這一時期也是通過市場手段淘汰落后產能、調整結構、轉變方式的最佳時期,可以通過政府引導、資產重組等手段做大做強臨汾市的優勢產業,培育新的戰略性支撐產業,提升臨汾市經濟的綜合競爭能力。
5、從政策支撐看,臨汾市在這一輪經濟增長中積累了搶抓發展機遇、順應宏觀調控的豐富經驗,對經濟運行當中存在的問題見事早、動手快,同時,臨汾市已經疏理出的實現轉型發展、安全發展的基本方略,思路清晰、符合實際,更重要的是臨汾市上下齊心協力、共謀發展、干事創業的良好精神狀態是加快臨汾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保障。
根據上述分析,在2009年國際國內環境不出現急劇下滑局面、整體能夠保持穩定的背景下,在臨汾市安全生產能有所好轉的情況下,2009年臨汾市經濟有望呈現前低后高的走勢,整體經濟增速緩慢回升的可能性較大。預計,2009年,臨汾市生產總值增長8%;財政總收入增長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5%;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9%;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
五、2009年宏觀調控建議
盡管目前臨汾市面臨十分復雜、嚴峻的形勢,但也要看到危機中蘊藏著的機遇,采取切實措施,充分運用機遇和有利條件,把危機對臨汾市的影響降到最低程度,促進臨汾市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結合臨汾實際,建議圍繞“保增長、抓項目、調結構、促轉型”總體思路,著重抓好以下工作:
1、力保工業增長穩大局。工業占臨汾市經濟總量的60%以上,占財政收入的70%以上,沒有工業的增長,就沒有臨汾市經濟的較快發展,因此,建議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全力以赴促進工業經濟正常運轉。一方面要為企業的發展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另一方面要積極協調解決企業發展中遇到的矛盾和困難,如加快煤炭體制改革步伐,在政策許可范圍內爭取重大項目的土地、資金問題的落實,建立工業經濟運行協調聯動機制,確保臨汾市工業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2、加快投資增長強引擎。當前一是要切實加快新增投資落實轉化,突出國有投資的帶動作用和乘數效應,真正使國有投資達到“四兩拔千斤”的作用;二是加快在建項目工程進度,促使項目盡快建成投產,早日達產達效;三是在優化結構、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護環境的前提下,抓緊儲備和啟動一批新項目,積極爭取中央、省級資金支持,同時創新招商方式,引進一批投資規模大、市場競爭能力強、對經濟發展帶動作用大的龍頭項目,確保每年有一批較大的骨干項目接續;四是強化項目篩選和協調,國家禁止的堅決不上,國家限制的要積極改造使之符合要求,國家鼓勵的要積極爭取、加速發展。五是對現有企業的土地資源進行整合,把已經關停且無能力轉產企業的閑置土地資源進行置換,解決新上骨干項目土地難以落實的困難。六是充分利用好目前全球經濟進入調整期、我國啟動內需、更多的企業向內地轉移的機遇,優化投資環境,進一步做好承接產業轉移工作。
3、加快結構調整謀長遠。一是對煤、焦、鐵等傳統產業領域,繼續延伸產業鏈條,進行高端化、高新化提質改造,推進煤炭工業由大向強轉變,重點提高資源回收率;焦化工業由焦向化轉變,重點開展煤焦油深加工;鋼鐵工業由鐵向鋼材轉變,重點發展國內外市場上緊俏的高檔鋼材產品;鑄造工業由鑄向造轉變,重點發展精密機械產品;電力工業由舊向新轉變,重點提升技術裝備和工藝流程。同時強化管理,堅決取締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落后產能,鼓勵企業通過聯合、入股、兼并等形式進行資產重組,擴大規模;支持企業采用新設備新工藝努力提高技術水平;引導企業與科研單位、高等院校開展交流與合作,形成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政府宏觀調控、產學研有機結合的科技創新體系,促進煤焦鐵鑄電產業集約化。二是大力推進新型產業規模化。積極扶持農副產品加工、醫藥加工、裝備制造業、現代物流業、旅游業發展,吸引外資和社會資本加大對這些新型產業和服務業的投入,使新型產業和服務業盡快成長為帶動臨汾市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三是大力發展新型資源接續產業。臨汾市礦產資源豐富,除煤炭和鐵礦石資源外,石膏、石灰巖、白云巖、耐火粘土、大理石、花崗石、長石等在全國都具有一定優勢。多年來,臨汾市上下把注意力高度集中在煤炭和鐵礦石資源開發上,石膏等資源沒有得到大規模開發利用。從長遠看,充分發揮石膏、石灰巖等資源優勢,積極發展新型建材工業,也是推進經濟轉型的一條重要途徑。
4、大力改善民生固基礎。抓住國家、省大幅度增加“三農”投入的有利機遇,拓展農業增長、農民增收的空間;出臺一些優惠政策,積極引導下崗失業人員和返鄉農民工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進一步完善城鄉社會救助體系,加強社會保障。加大企業養老保險、失業保險、醫療保險的覆蓋面,繼續提高城鄉低保水平,加大對弱勢群體的生產生活補助力度;加大教育投入,整合教育資源,全力扭轉臨汾市教育質量下滑局面。
5、擴大消費需求增后勁。認真貫徹和落實好國家、省擴大內需的各項方針政策,特別是要抓好家電下鄉補貼政策的配套落實,提高農民收入水平和消費能力;加大財政補貼,努力增加城鄉居民特別是中低收入者收入,不斷完善消費環境;鼓勵中高收入階層擴大消費,合理引導住房、汽車、通信等消費,全面拓展信息、教育、文化、旅游、健身休閑等消費領域。
來源:山西統計信息網
【責任編輯: 張華】 |
責任編輯:臨汾新聞網編輯
上一篇: 臨汾市主要工業品價格繼續回升
下一篇: 山西省臨汾市市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