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寧愿聽罵聲,也不聽哭聲!”這是他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他在部隊從軍18年,自2006年從部隊轉業到原市安監局工作以來,他始終做到退伍不褪色,轉崗不松勁。
今年51歲的張賓,現任市應急管理局政策法規科科長,14年來,他始終以強烈的使命擔當、無私奉獻的精神,一心撲在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上,不斷開創工作新局面。
從部隊轉業后,為盡快實現從安全生產監管的“門外漢”向合格的“安監人”轉變,張賓結合工作實際,堅持刻苦鉆研安全生產知識,轉業兩年即通過了國家注冊安全工程師資格考試,在系統掌握本職工作的各項法律法規的基礎上,他努力用科學的觀點、扎實的業務工作技能思考工作、分析工作,在實踐工作中不斷提高自己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014年10月,張賓擔任原市安監局行政審批科科長,任職期間,他帶領科室全體人員積極落實上級關于減政便民改革要求,扎實推動安全生產行政審批改革,堅持“打造過硬素質,樹立窗口形象,開展標準服務”,他熱情接待每位辦事群眾,耐心解答每個提問,他始終結合工作實際,強化為民服務意識,不斷提升為民服務能力。在2019年機構改革后,張賓調任市應急管理局政策法規科科長,在對安全生產執法案件審查中,他認真細致,即使別人認為很小的錯誤,他都毫不留情指出來,要求整改。為此,無論在同事眼里,還是受監管企業,張賓都是一個“敢管、能管、善管”的應急管理干部,是個不折不扣的“鐵面衛士”。
一次,在對某焦化廠檢查時,張賓發現車間一個煤氣閥正在“嗞嗞”地漏氣,他立即命令負責人撤離現場人員,馬上進行整改,然而現場負責人卻以各種理由拖延整改,在征得局領導的同意后,張賓帶領專家指導企業立即停產整改,他緊盯隱患現場,直到企業在深夜排除了隱患后,他才安心撤離。事后,企業老板獲悉此事后感激地說:“真得感謝張科長不講情面,通過這次檢查為我們敲響了警鐘,雖然損失了一些煤氣,但換來的卻是安全!”
2018年,張賓在對一家小微企業檢查時,發現該企業存在多重隱患,安全形勢堪憂,他立即上報局領導立案查處。在查處期間,企業負責人多次找到張賓軟磨硬泡講困難,到處拖情找關系,他頂著說情的壓力不厭其煩地給他們講解安全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強調任何困難都不能成為放松安全工作的理由。
“通過有理有據地說明違法違規事實和法律依據,以及設身處地的陳述忽視安全工作的弊端,終于使當事人心服口服地接受處罰決定。”張賓說,類似這樣的情況不知經歷了多少次,但從未因徇情而枉法。
為提高全局行政執法人員執法能力,張賓多次聯系律師開展“以案講法、以案說法”的法律講座。組織制定了《關于進一步規范行政執法工作規定(試行)》和《臨汾市應急管理局行政執法管理辦法》,嚴格規范安全生產行政執法程序,給基層日常安全監管工作提供了方便,從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當兵當了18年,又是老黨員了,可以講干了一輩子安全工作。”張賓說自己是應急戰線上的老戰士,也是應急管理及安全生產執法的“老法師”,應急管理工作可能默默無聞,但能守護好千家萬戶就是我們“應急人”工作的動力和心愿。
記者 孫哲峰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