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贏脫貧攻堅戰,是決勝全面小康最艱巨的任務。大寧縣是全國582個貧困縣之一,目前尚有80個建檔立卡貧困村,18651口貧困人口,脫貧攻堅任務十分艱巨。組織部門要站在全局和戰略的高度,把組織工作同打贏脫貧攻堅戰更好地結合起來,充分發揮組織優勢、組織功能和組織力量,助推脫貧攻堅,確保如期實現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成功摘帽。
一、強化干部引領,激發脫貧攻堅活力
打贏脫貧攻堅戰,干部是中堅力量,也是關鍵力量。必須充分發揮干部的能動性,強化干部引領,激發干部特別是鄉鎮干部在脫貧攻堅中的活力。一是要強化干部培訓,提升干部引領脫貧攻堅的能力。要深入推進干部能力素質提升工程,積極依托各種學習載體,對全縣干部進行集中輪訓、全員培訓,強化對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黨的十八大及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的學習,強化對中央和省、市扶貧政策的學習,強化對供給側結構改革、打贏脫貧戰等內容的教育培訓,切實轉變干部思想觀念,提升干部能力素質,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強有力的力量支撐。二是要強化責任加壓,健全干部引領脫貧攻堅的機制。配出好班子,選出好干部是能打勝仗的前提。要抓住“關鍵少數”,配好班子,充分發揮班子“火車頭”的“拉力”作用。要建好隊伍,鼓勵有干勁、有擔當的干部發揮更大拉力。要強化責任考核,充分發揮正面激勵和責任追究的“推力”作用。要建立任務臺賬,注重過程管理,采用月匯報、季督查、年交賬,推動扶貧業績與干部考核提拔掛鉤,把責任壓實,把要求壓嚴,把規矩挺起來,把紀律嚴起來。三是要強化作風建設,集聚干部引領脫貧攻堅的正能量。打贏脫貧攻堅戰,必須以“真抓實干、馬上就辦”的作風來保證,領導干部和廣大黨員要自覺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切實轉變作風,以真情實感,俯下身子,沉入一線,真抓實干推動精準扶貧工作,幫助貧困村、貧困群眾找到致富路子、找準致富方法、掌握致富技術,把嚴的要求、實的作風貫穿于脫貧攻堅始終,為打贏脫貧攻堅戰集聚強大正能量。
二、強化組織推動,夯實脫貧攻堅基礎
要發揮黨支部核心作用,切實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為“打贏脫貧戰”構筑堅強的戰斗堡壘。一是要進一步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是提升村級黨組織凝聚力、戰斗力,增強村級黨組織強村富民功能的有力保障。今年以來,我縣已通過政府扶持光伏發電項目、村集體公益林補償、盤活農村“三資”等路徑,實現了60個村集體經濟“破零”,并且收入達到萬元以上。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鞏固“破零”成果,在提升自身“造血”功能上下工夫,在保持穩定收入增長上找路徑,力爭在五年內所有行政村集體經濟收入全部達到5萬元以上。二是要進一步加強基層黨組織脫貧攻堅隊伍建設。要不斷優化充實村級班子,讓有本事、有能力、有威信,能夠真心實意為群眾干實事、謀發展的干部走上村級黨組織書記崗位,挑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和脫貧攻堅工作的重擔。要充分發揮貧困村“第一書記”在脫貧攻堅中的作用,在項目引進、資金服務、產業培育等方面實施精準服務,著力破解扶貧發展難題,確保貧困戶脫貧增收。要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以宣傳總結賀星龍同志的先進事跡為契機,引領廣大黨員干部在脫貧攻堅的主戰場建功立業。三是要進一步健全幫扶工作機制。要緊扣脫貧攻堅大局,實行機關包村、領導包帶,工作隊到村、黨員干部到戶、“第一書記”到崗的“兩包三到”聯動幫扶機制。目前,大寧縣已經成立了87個機關單位組成的下鄉工作隊,下派包村干部200余人,1000余名機關黨員干部包聯貧困戶。下一步,要在精準幫扶上下工夫,在落實責任上下工夫。要詳細了解貧困原因,根據每個貧困戶不同致貧原因制訂符合實際的脫貧幫扶方案,注重貧困戶“自我脫貧”能力提升,確保貧困村、貧困農戶在計劃時限內真正實現脫貧。
三、強化人才服務,加快脫貧攻堅步伐
脫貧攻堅,人才是第一資源。要把人才工作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圍繞脫貧攻堅精準選才、精心育才、精確用才,強化人才在扶貧開發中的服務作用,推動智力扶貧與產業扶貧、項目扶貧等扶貧攻堅有機融合、互促共進,加快脫貧攻堅步伐。一是要圍繞脫貧攻堅精準“選才”。要打破常規,不拘泥世俗,結合打贏脫貧戰、全面建小康的需求,用心選配專業化的領導干部,真正把那些想干事、能干事、敢擔當、善作為的人才選拔到脫貧攻堅隊伍中來。要緊緊圍繞脫貧攻堅需要和主導產業發展,開展“經濟人才聯項目、農業人才聯種植、畜牧人才聯養殖、林業人才聯果林、教育人才聯學校、衛生人才聯醫院”的千名人才下鄉支農富民計劃,加快群眾脫貧致富步伐。二是要圍繞脫貧攻堅精心“育才”。要充分發揮農村現代遠程教育網絡、職業學校和培訓機構的主渠道作用,要采取長訓班、短訓班、“訂單式”培養等多種途徑培養農村實用人才,不斷提高他們的創新創業能力。要針對貧困戶的所急所需,通過因人施教分類學、因時施教集中學、因地施教針對學。要依托職業學校和培訓機構加大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培訓力度,組織本地“土專家”“田秀才”傳授實用技能,大力培養成新型農民。三是要圍繞脫貧攻堅精確“用才”。要以服務發展為導向,根據每個人才的特點與專長搭建好“舞臺”,善于給崗位、交任務、壓擔子,始終把脫貧攻堅一線作為人才建功立業的前沿陣地,把人才放到實踐中,把崗位作為“練兵場”“訓練營”,在扶貧戰線施展才干,將他們的潛能充分挖掘出來,讓各類人才貢獻其價值、實現其價值,努力匯聚成助推脫貧攻堅的強大力量。
脫貧攻堅戰的沖鋒號已經吹響。組織部門要在這場戰役中真正發揮組織推動作用,讓每一名干部都擔當責任,每一名黨員都自覺加壓,每一名人才都發揮作用,每一名貧困人口都自信自強,形成強大的合力,共同邁入小康社會。
張振榮(作者系大寧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
責任編輯:張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