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非公有制企業的發展,面臨復雜多變的內外環境和轉型升級的艱巨任務。加快新常態下非公有制企業的健康發展和轉型升級,必須發揮好企業黨建這一“特色資源”的獨特優勢。“黨建做實了就是生產力,做強了就是競爭力,做細了就是凝聚力”,洪洞縣秉承這一理念,堅持把生產經營的重點作為黨建工作的結合點,把生產經營的難點作為黨建工作的突破點,大力實施“四項工程”,讓黨建工作在企業發展的最前沿有為有位。
一是大力實施“種子工程”,把黨組織建到車間班組。針對非公企業一線黨員少的問題,選派企業綜合管理部門的優秀黨員到采購、物流、制造、質量等重要部門和生產一線成立黨支部或黨小組,扎根于生產經營關鍵崗位,凝聚周圍黨員群眾。目前,全縣380余家非公企業在生產一線全部成立黨支部或黨小組,搭建起了黨小組活動園地,一個個基層黨小組在生產一線生根發芽,黨的工作逐步從“地下”轉到“地上”,從“隱身”轉向“公開”。
二是大力實施“雙培工程”,把優秀分子培養成骨干隊伍。針對黨員不懂技術、一線骨干不是黨員的問題,圍繞“把黨員培養成骨干、把骨干培養成黨員”的目標,制定了“雙培養”實施辦法,通過開展師帶徒、結對子等活動,把普通黨員推到生產經營前沿,把他們培養成為技術、管理、銷售等方面的骨干人才,同時把生產骨干、工作標兵等吸引到黨組織周圍,逐步發展成為黨員。今年以來,非公企業發展黨員的力度進一步加大,96名業務骨干加入黨組織,127名黨員成長為業務骨干和部門經理。
三是大力實施“陽光工程”,讓黨建文化發揮核心引領作用。針對非公企業多元文化并存、意識形態交織的復雜問題,以多種形式創設有效載體、搭建黨建陣地,讓黨組織更好地凝聚廣大員工思想、匯聚廣大員工的正能量。全力創建黨建文化走廊和“指尖上的黨建”,在黨支部、黨小組普遍設立“黨建園地”,公開亮出黨組織的牌子,把黨的方針寫入公司章程,通過成立俱樂部、健身室、協會等推動黨群工作和活動一體化;積極搭建“黨群系統”信息平臺,免費WIFI覆蓋企業各個角落,組建企業文化群、娛樂群、生活群等,黨員骨干每天定期傳播黨的方針政策,吸引廣大員工加入“冒泡”,讓處于多元文化環境中的員工找到思想主流。
四是大力實施“傳播工程”,讓黨建工作得重視、受歡迎。樹立“三同”意識,即黨建品牌和企業品牌同步發展、黨的形象和企業形象同步樹立、黨建效益和企業效益同步擴大,把企業黨建打造成展示黨的形象的重要窗口。堅持對表現突出的黨員,在工作崗位上懸掛“黨員示范崗”標牌;對優秀的黨員團隊,在責任區懸掛“流動紅旗”;組織開展“黨員市場行”活動,收集營銷一線黨員親情化服務客戶的案例,總結提煉“聽得見的微笑”等文化故事,通過平臺傳播、體驗傳播、產品傳播、示范工程傳播、創新內容傳播等方式,實現黨建工作和企業文化深度融合,涌現了陸合集團、大槐樹尋根祭祖園等全市、全省乃至全國聞名的非公企業,黨建工作不斷傳播著洪洞非公企業發展的好聲音。
(作者系洪洞縣委常委、組織部長)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