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沃縣委、縣政府深入貫徹落實國家、省、市的決策部署,結合區域實際,提出要按照“全景曲沃、全域旅游、全員參與、全民共享、全面發展”的思路,以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為抓手,大力推進“6411”文化旅游體系建設,力求通過3到5年的努力,建成晉國博物館旅游區、太子灘溫泉度假區、景明詩經山水旅游區、澮河水岸風光旅游區、磨盤嶺休閑農業觀光區、橋山黃帝文化風景區六大系列旅游景區,晉園、申園、絳園、顧園4個特色文化主題園林,1個中國成語文化城和1個《晉國風云》大型演藝劇場,從而構架起以“晉文化”為主線、以“六區四園一城一場”為支撐的全縣域、大景區文化旅游格局。
圍繞這個目標,我們將全域旅游發展規劃與城鄉總體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環境保護規劃有效對接,認真研究制定全縣全域旅游總體規劃和各鄉鎮特色旅游發展規劃,積極探索并踐行具有曲沃區域特色的全域旅游發展路徑。
走出曲沃特色路子
近年來,我們圍繞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本著“傳承文明、弘揚文化”的原則,將文化和旅游相互滲透、深度融合,全力發展以“晉文化”為主題的文化旅游產業,開啟彰顯曲沃特色的發展新路子。
重點建設,打造平臺。發展文化旅游產業,景區景點是重要平臺和載體。近年來,我們根據全縣各區域的旅游特色和產業發展基礎,本著“文化搭臺、旅游唱戲”的理念,整合各類資金,強化項目實施,有效推動了全縣各景區景點的快速建設,使文化旅游業發展實現了由無形到有形、由概念到實體、由分離到融合的歷史性轉變。
去年,我們開展了為期90天的“六區四園”景區建設“春季大會戰”。短短三個月時間,在進一步完善提升六大景區和晉園、申園2個特色文化主題園林功能設施的基礎上,又相繼打造了詩經故里田園綜合體景區、曲村古鎮旅游區、石橋堡紅色文化景區、朝陽溝景區、荷塘月色景區等5個特色旅游景區。去年8月份開始,全面啟動了秋季“120大會戰”。四個月的時間里,全縣各景區規模持續壯大、特色內容不斷增加,相繼開工建設了晉殿懸冰、絳園、顧園等景區項目。目前,我縣全域旅游景區達到16個,其中多個景區被評為國家4A、3A、2A級景區。
挖掘內涵,注重結合。近年來,我們充分尋找挖掘文化旅游產業與其他產業互動發展的結合點、切入點,將發展觸角延伸拓展滲透到工農城建各個領域。
與城市建設的結合上,我們在縣境出入口、縣城出入口以及一些公益設施的建設上,均植入了晉文化元素和符號;在主要街道、巷道的命名上也滲透了晉文化內涵;在東城新區的地標性工程——晉園和晉都文化會展中心的建設上,從命名到建筑風格再到景點的布置和包裝基本上都融入了晉文化特質,彰顯了晉文化特色;在東城新區和中心城區主要街道設置了成語典故石雕和景觀燈,進一步詮釋了文化內涵,提升了城市品位。
與農業產業發展的結合上,我們將全縣八大現代農業園區統一以“晉之源”命名,將農產品統一以“晉沃”牌商標進行注冊包裝,并按照發展觀光農業的目標定位,在各園區相繼建設了標志性建筑和特色景觀。這一舉措不僅進一步明確了各農業園區的定位和區位,提升了園區的品位和形象,促進了園區產業的發展,而且也使各園區基本具備了觀光功能,有效豐富了全縣文化旅游產業的內容和看點。
與工業產業發展的結合上,我們積極引導立恒鋼鐵公司走轉型發展之路,將申生泛舟救弟等晉國歷史傳說融入所實施的萬畝鹽堿地治理工程中,打造了太子灘度假莊園、申園等景點。隨著以“晉文化”為內涵的一、二、三產深度融合,全縣基本形成了晉文化主題突出、三次產業互動互融的文化旅游發展格局。
找準曲沃特色位子
開展“全域旅游晉都行——曲沃縣‘六區四園’文化旅游系列活動月”,既是我們加快轉變發展方式、推進產業結構調整的現實需要,也是壯大文化旅游產業、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的具體舉措,更是展示曲沃形象、擴大對外影響、促進群眾增收的重要抓手。
去年以來,我們以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為引領,大力開展春季“90天大會戰”、秋季“120大會戰”,十六大景區都呈現出全新的發展風貌,文化旅游產業“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從優到精”三步走戰略順利完成前兩步,以“六區四園”為核心的全縣域、大景區文化旅游格局基本形成。特別是我們通過舉辦首屆“活動月”,“詩經山水·晉都曲沃”旅游品牌影響力和知名度大幅提升,文化旅游產業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全面顯現。實踐證明,曲沃發展文旅產業決策正確、前景廣闊。
面對全省旅發大會在臨汾召開的難得契機,為更好地宣傳曲沃、推介曲沃,我們在總結舉辦首屆“活動月”的基礎上,進一步健全完善了十六大景區“吃住行游購娛”旅游要素,從4月28日至5月28日舉辦第二屆“活動月”。通過舉辦此屆“活動月”,使文化旅游產業在“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基礎上加速向“從優到精”轉變。
在“吃”的方面,曲沃的民間特色美食非常多,有饸饹面、羊湯、油煿涼粉、醪糟、油茶等享譽省內外的著名特色小吃,還有荷花全宴、蓮藕全宴、羅非魚全宴、晉國宮廷菜、晉源糕點這樣的特色佳肴。不管是特色小吃,還是美食大餐,我們都嚴格按照餐飲衛生標準規范要求,保證每一個攤點、每一位從業人員都具備從業資格和上崗條件,確保廣大游客舌尖上的安全。
在“住”的方面,在縣城內,有星級賓館、溫泉酒店和各類經濟型酒店可供選擇,而且自本屆“活動月”籌備以來,我們按照創建國家衛生縣城的標準,對城區內所有賓館酒店的衛生環境進行了全面嚴格的檢查和提標整改,并對從業人員進行了專業培訓,已完全具備全方位接待游客住宿的條件。此外,各景區還有鄉間別墅、特色山莊、窯洞賓館、林下帳篷等供游客住宿選擇。
在“行”的方面,今年,我們不僅新建了全域旅游發展綜合服務中心,還完善了主要交通干線、景區周邊道路沿線的引導標識牌,對通往各景區的旅游道路進行了改造,同時,還設立了全域旅游公交專線,開通了出租車旅游呼叫服務。同時,本屆“活動月”期間,我們還將安排專門的交警力量引導和疏導交通,保證游客出行安全方便。
在“游”的方面,圍繞傳承弘揚晉文化、詩經文化、黃帝文化、明清文化、紅色文化、農耕文化、康養文化等,我們精心打造的16個景區,每個都有不同的文化主題內涵,每個都能為游客呈現出不同的感官體驗。再加上,通過實施交通風景線打造工程,進一步把各景區與縣境內的八大現代農業園區進行有機串聯,構建起了一條全景曲沃特色旅游觀光走廊。
在“購”的方面,“活動月”期間,我們不僅將展銷曲沃特有的晉國青銅制品、鄭月巴葫蘆、魯艷芳剪紙等一批工藝美術大師的作品,還推出一批凸顯各自景區主題特色的文創產品、旅游紀念品和手工藝品。此外,喝著泉水長大的系列蔬菜、品質口感俱佳的系列時鮮水果、出口國外的系列農產品、具有特色傳統工藝的系列農副加工食品、“晉文化”系列叢書等等,也在各景區進行巡回展銷。
在“娛”的方面,“活動月”期間,我們精心組織開展八大特色主題活動和25項專題活動。其中,各景區內的特色主題活動,每天都有安排的內容,包括精品情景劇演出、地方小戲展演以及其他富有當地特色的比賽活動;全縣性的專題活動,既有交響音樂會、系列文藝晚會、曲沃原創歌曲大賽、全國征聯大賽、成語典故大會,還有櫻桃采摘節、踏青賞花節、橋山登山節、成語典故萬人誦讀、文學藝術作品系列采風、百家媒體進曲沃、招商引資推介大會、曲沃籍在外高層次人才故鄉行暨人才發展大會等等,各項活動主題突出,特色鮮明,為廣大游客提供了一場豐富的旅游盛宴。
打造曲沃特色牌子
發展文化旅游產業,打造曲沃特色旅游品牌,宣傳推介是重要環節。為擴大曲沃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和影響力,近年來,我們利用一切能利用的平臺,全方位宣傳推介文化旅游產業。
一方面,在縣境內主要路口設置了旅游景區指示牌,進一步明確了各景區景點的位置;通過多方協調、積極爭取,將我縣主要旅游景點納入到了全省旅游地圖當中,制作完成并在全縣主要賓館酒店免費投放了全縣旅游地圖和景區導覽圖,讓更多的人對我縣文化旅游景點有更深的了解。
另一方面,通過舉辦全域旅游晉都行、晉文化論壇、磨盤嶺文化旅游節、景明文化旅游節、太子灘文化旅游節等活動,進一步擴大了各景區景點的社會影響力。今年,我們精心籌辦了“來曲沃逛吧”全域旅游魅力鄉鎮電視競演活動,這項工作已在4月上旬錄制完成,并通過市縣電視臺、微信、微博等多種媒體輪番展播,好評如潮,全方位、立體式向外界宣傳推介了曲沃文化、曲沃故事、曲沃旅游。
再一方面,我們精心制作了《詩經山水·晉都曲沃》《三晉之源·錦繡曲沃》和《來曲沃逛吧》等電視網絡宣傳片;圍繞各景區景點的建設,積極儲備包裝了一批文化旅游項目,并在我縣的招商網站和《投資指南》中進行了宣傳推介;利用縣電視臺、《今日曲沃報》和智慧曲沃手機臺等媒體,廣泛宣傳發展文化旅游產業的重大意義、指導思想、經驗做法和先進事跡,在全縣上下營造了發展全域旅游的強大輿論氛圍。
干群同心,形成合力。近年來,全縣上下圍繞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咬定目標、勠力同心、持之以恒、真抓實干,一步一個腳印向前推進。特別是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以來,縣委、縣政府統攬全局、協調各方,全面加強對全域旅游工作的統一指揮和領導;縣人大、縣政協充分發揮監督支持作用,全域旅游的戰場鋪排到哪里,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視察調研和監督檢查就開展到哪里;各鄉鎮和有關部門負責同志,按照縣委、縣政府所倡導的“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三步并作兩步走,一年干成兩年活”的工作作風,堅持一線指揮、現場辦公,這種精神也感召和激發了廣大群眾、社會各界鼎力支持全域旅游的激情和熱情,當前,全縣上下處處洋溢著“人人關注全域旅游、行行支持全域旅游、處處展現全域旅游”的濃厚氛圍。
曲沃縣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按照既定的發展思路,按下快進鍵、掛上高速擋,聚全縣之力、集全民之智,以非常之力、恒久之功,進一步加快景區景點提檔升級,健全完善全域旅游發展要素,推進文化旅游體制機制改革,堅決打贏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持久戰,力爭早日把文化旅游產業打造成我縣又一戰略性支柱產業,推動曲沃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作者系曲沃縣委副書記、政府縣長)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