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心下一代工作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事關“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完成,是一項薪火相傳、生生不息的偉大事業,更是我們基層黨委書記必須堅決履行的政治責任。在實際工作中,侯馬市始終把關心下一代工作擺在重要位置來抓,高度重視、全力支持、真情關懷,為關工委工作創造了良好環境。
一、突出擺位,確保關工委工作“放心”。我們堅持把關工委工作擺上重要位置,做到“三個到位”,為關工委工作吃上“定心丸”。一是組織保障到位。成立了由市委書記擔任組長,市長擔任第一副組長,市委常委、組織部長擔任常務副組長的侯馬市關心下一代工作領導組,領導協調全市關工委工作,為關工委開展工作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二是安排部署到位。堅持把關工委工作與黨的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同部署、同推進、同督查、同考核,每年至少聽取1次關工委工作匯報,及時幫助解決困難問題,做到有請必到、有事必議、有難必解。三是工作指導到位。經常征求關工委和老同志的意見和建議,主動與關工委一起研究新形勢下做好關心下一代工作的有效措施和辦法,促進關工委圍繞主線,突出主題,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在今年9月1日新學年開學第一天,市委書記帶頭參加關工委開展的“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主題教育宣講活動,共同唱響主旋律,傳遞正能量,為關心下一代工作助威吶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強化保障,確保關工委工作“安心”。解決關工委工作的后顧之憂,是我們基層黨委的責任使命、工作擔當。一是優先隊伍保障。2016年換屆后,我們對關工委班子進行了調整充實,優化了班子結構,并抽調骨干力量充實工作隊伍,確保關工委始終組織健全、工作高效、富有活力。二是優先經費保障。在可用財力緊張的情況下,堅決保證關工委工作經費及時撥付到位,進一步優化了關工委辦公環境,更新配備了計算機、打印機等,完善了辦公設施,為“五老”開展工作創造良好條件。三是優先陣地保障。積極創造條件,為“五老”建立學習、工作、娛樂場所,打造學習、交流、溝通平臺,確保老有所學、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為。
三、統籌協調,確保關工委工作“順心”。做好關心下一代的工作,是全黨的工作,是全社會的工作,必須協調各級各部門各單位齊抓共管、通力協作,著力構建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多方配合的工作格局。一是增強關工委工作與黨建工作聯動。建立了“黨建帶關建”的工作機制,明確各級黨組織書記擔任各級關工委領導小組組長,完善了工作體系,做到“黨建抓到哪里,關工委工作就推進到哪里”。二是增強關工委與各有關單位的工作聯動。督促指導組織、宣傳、政法、財政、民政、老干、文化、教育和工青婦等單位主動加強與關工委的聯系,共同出題目,一起做文章,切實做到組織聯體、工作聯動、陣地聯建、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形成各負其責、各盡其力、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局面。三是增強上下工作聯動。不斷推動關工委工作重心下沉,堅持在基層、在青少年身邊開展關心下一代工作,努力把關工委組織和工作覆蓋和延伸到農村、社區、學校、企業等基層單位,基本形成了上下貫通、遍布城鄉的關工組織網絡,進一步增強了關心下一代工作的輻射力、影響力。
四、關心關愛,確保關工委工作“舒心”。“五老”是我們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我們必須始終在行動上支持、精神上鼓勵、思想上關心、生活上照顧,積極調動和保護“五老”的工作積極性。一是學“五老”。積極通過新聞媒體、宣傳欄、文藝活動等,大力宣傳關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意義,宣傳老同志投身關心下一代事業的崇高精神和感人事跡,在全社會營造關心支持“五老”工作和關愛下一代健康成長的良好氛圍。二是尊“五老”。在全市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傳統美德,弘揚“五老”精神,不斷營造文明和諧的社會新風尚,讓“五老”受尊重、受愛戴、有地位。三是愛“五老”。積極做好“五老”的關懷服務工作,關心“五老”的健康、生活,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在每年七一、重陽節、春節等重大節日期間,帶頭走訪慰問“五老”,使廣大“五老”感受到組織的溫暖,激勵他們在關心下一代事業中發揮更好的作用。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關心教育下一代工作也面臨著新形勢、新任務和新要求。我們必須融入新時代、適應新形勢、把握新特點、展現新作為、創造新氣象,積極投入到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偉大事業中去,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再創新佳績、再做新貢獻。(作者系侯馬市委書記)
責任編輯: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