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臨汾經濟蓬勃增長、態勢強勁,在高質量發展全面提質提速的道路上蹄疾步穩、遙遙領先。2024年,全年8項主要經濟指標中,5項領跑全省,GDP總量在全省實現趕超進位,經濟社會各項工作邁入全省第一方陣前列。這份驕人成績的取得,得益于臨汾大抓項目建設的有力有效支撐,歸根結底來源于臨汾捷報頻傳的招商引資工作。
2023年至2024年,臨汾市招商簽約500余個項目、簽約額達3000億元,字節跳動、華為、騰訊、百度、阿里等數字頭部企業項目落戶臨汾,運達、中信、深寶安、新希望等先進制造企業、世界500強企業項目也相繼落地,連續兩年交出了招商工作“省定全年任務半年完”的好成績,連續兩年獲評“浙商最佳投資目的地”,連續三年被評為“中國投資熱點城市”。這背后蘊藏著的秘籍,就是臨汾招商引資的“致勝五招”。
第一招:“真誠”相待,滿滿誠意引商來
待人以誠,一直是“華人老家”優秀傳統文化的古老傳承。在招商引資中,臨汾人把真誠這個“必殺技”發揮到極致,讓每一個來臨企業都能體會到滿滿的“回家”感覺。
給予招商工作“頂格”待遇。臨汾始終把招商引資作為推動經濟發展的頭等大事來抓,一旦瞄準大項目、大企業,便毫無猶豫出手打出“一把手”這張“王牌”。堅持市黨政“一把手”親自掛帥出征,還明確要求縣(市、區)黨政主要負責同志每年外出招商不少于6次,開發區主要負責同志不少于12次,以滿滿誠意全力支持、協調、推進相關工作,為項目落地與企業發展保駕護航。去年3月,市委書記李云峰赴北京招商一次就簽約13個項目、總投資約130.8億元,推動了京東物流、騰訊精品微短劇、360智算中心等項目負責人來臨考察并洽談落地事宜。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延峰帶隊赴重慶市考察招商、參加2024中國(太原)國際能源產業博覽會,與相關企業深入洽談對接……“一把手”們以最大誠意邀約八方客商投資臨汾,共贏未來。對待來臨企業必見必談。對企業必見必談,既體現了“待客如親”的真誠態度,也切實提高了項目簽約落地成功率。2024年,市黨政“一把手”會見客商110余次,先后與騰訊視頻、抖音集團、網易、360集團、京東科技等知名企業座談交流,與來我市考察的省政府駐廣辦、粵港澳大灣區企業考察團和省政府駐津辦、環渤海企業家考察團,就文旅產業、健康醫療、機器人等相關產業合作舉行工作會談,一大批優質招商項目陸續簽約落地我市。升級服務舉措溫度滿滿。服務理念、服務舉措迭代升級,讓企業感受到“回家”般的溫暖。從“店小二式”“保姆式”服務理念創新升級為“父母式”服務理念,在全社會營造重商、親商、愛商、尊商的良好氛圍。對項目實行“一站式”服務,建立了市級層面“項目直通車”,招商過程中重大事項無障礙連線市委、市政府,真正讓企業溝通無障礙、有事就能辦。常態化開展“早餐會”“下午茶”“夜沙龍”政企對接活動,傾聽各位企業家的建議和心聲,高效率高質量解決好企業的困難和問題。
一直以來,臨汾都在盡最大的努力和誠意,讓所有來臨企業從對接洽談到項目落地再到扎根發展,都體會到“回家”般的感覺,讓越來越多的企業堅定地選擇在臨汾發展。
第二招:“守信”筑基,重諾踐諾贏信任
無論到哪里招商,市委書記李云峰都對企業家鄭重承諾:“到臨汾投資,企業必須掙錢、必須盈利、必須實現可持續發展。”“企業家永遠可以相信臨汾,臨汾將盡最大努力和誠意為大家提供最優質的服務。”
制定多維度的支持政策體系,確保惠企政策直達快享。打造“一鏈一品一特色”固鏈強企金融支持工程,實施“四補四優先”人才政策,推廣應用涉企政策“一站式”綜合服務平臺……推動各類涉企政策“一站通查”、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獎補資金“一鍵直達”,全力實現各項政策“快兌盡兌”。完善配套基礎設施,全面提升產業承載力。把開發區作為項目建設的主戰場,加強園區道路和相關配套改造提升,著力打造現代化、時尚化、綠色化、智能化、國際化園區,加快推進標準地儲備和標準化廠房建設,真正做到“地等項目”“廠房等項目”,減少企業前期建設投入,縮短項目落地周期。大力推動制度創新,提升項目推進效率。在加強工作調度、強化考核監督的同時,建立了項目建設全鏈條管理推進機制和項目全生命周期服務機制,建立項目謀劃、洽談、簽約、擬建、建設、投產、升規“七庫”,并實行數字化可視化閉環管理,隨時掌握項目手續辦理、要素保障、開工建設、投產達效等情況,有效提升項目落地投產效率。在重諾踐諾的同時,對政策落實不力的行為進行嚴厲打擊。深入開展“兩不一欠”和“解難題、理舊賬、清欠款”專項整治行動,向全社會宣示市委、市政府“新官必理舊賬”的堅定決心和鮮明態度。在全省率先開通營商環境投訴舉報監督專線,暢通企業訴求反映渠道,最大限度實現便民利企,自2023年4月3日開通至今,專線受理各類投訴舉報事項辦結率99.2%,滿意率99.3%。
臨汾始終堅持“守信為本”優化營商環境,讓知信、重信、守信蔚然成風,贏得了企業的信任,打造出“你永遠可以相信”的良好口碑,讓企業吃下了投資興業的“定心丸”。
第三招:“共贏”搭橋,創新模式同發展
2024年8月,《公平競爭審查條例》實施以來,地方招商進入新階段。臨汾積極順應形勢變化,以合作共贏為目標,創新招商思維,重構招商邏輯,不斷探索更多元、更有效、更務實的招商引資新路徑。
開發應用場景招商新模式。臨汾通過不斷開發新的應用場景,為新技術、新產品提供廣闊的應用空間,以“場景反哺研發”模式,推動煤焦鋼等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比如在煤炭領域,搭建礦山智能化應用場景,吸引華為、上海創力等行業領軍企業深度合作。創力負責生產礦山智能設備,華為承擔智慧礦山解決方案,臨汾提供應用場景,構建了“裝備+AI算法+應用”一體發展的新格局,不僅實現了當下的多方互利共贏,還將形成可復制可推廣可輸出的智慧礦山“臨汾模式”,為臨汾長遠發展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構建產業鏈和產業生態招商新模式。產業鏈越完整、配套越完善,就越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吸引更多優質企業落地。臨汾在裝備制造、低空經濟、微短劇等領域,全力構建產業鏈和產業生態,吸引更多企業來臨發展,謀求共贏。以微短劇經濟為例,不斷完善微短劇審批、投拍、打榜、盛典等全流程服務體系,打造集創意策劃、編劇創作、道具服裝、拍攝制作、發行推廣于一體的全產業鏈生態,加快吸引企業和人才匯聚。短短一年時間,臨汾微短劇快速崛起,騰訊視頻精品微短劇基地、央視頻精品微短劇共創點成功落地,30余家微短劇企業簽約入駐,臨汾精品微短劇基地榮獲“金鵬指數”微短劇新質榜榮譽,入選“金鵬指數·2024年中國微短劇基地排行TOP10”,臨汾正加快成為具有國家級影響力的視聽產業新高地。用好綠電優勢招商新模式。臨汾綠色電力蓬勃發展,新能源發電裝機容量占比不斷提高,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市新能源發電裝機總量403.39萬千瓦,占比40.06%。如此豐富的綠電資源,對外向型經濟、新能源制備、算力算法等企業產生了顯著吸引力,也成為了臨汾開展定向招商的突出優勢。霍州市就大力發展綠色算力產業園,充分發揮格盟霍州新能源有限責任公司等光伏發電企業的清潔能源優勢,著力打造“綠色算力服務基地”,引進培育綠色算力產業,在全市率先邁出了綠電招商的新步伐。
招商模式的創新,不僅為企業節約了成本、搭建起優質平臺,也為臨汾發展開辟了新賽道,催生出更多新產業、新技術、新業態,推動經濟向更高層次發展,形成了地企合作共贏的良好局面。
第四招:“便利”護航,優化環境提質效
對企業而言,時間就是成本,效率就是生命。臨汾聚焦“便利”二字,精準發力,多措并舉打出優化營商環境“組合拳”,助力企業輕裝上陣、加速前行。
堅持效率優先。所有審批事項辦理都向全國最短時限看齊,持續深化“極簡審批”行動,市、縣兩級同步對所有常辦審批事項進行清單式臺賬式梳理壓縮。截至目前,市級182個常辦審批事項中有149項達到最短時限,占比82%,比上年度提高14個百分點。堅持利企為上。在全市域推行“標準地+承諾制”“要素跟著項目走”“領辦+代辦+專辦+一網通辦”全流程、便利化服務,設立“7×24小時不打烊”的政務服務超市,為項目落地開辟綠色通道、快速通道。堅持解憂為重。創新性設立“辦不成事”反映窗口,幫助企業、群眾解答解決辦事過程中遇到的無法辦理、難以辦理、不予辦理的各種疑難雜癥,履行“兜底服務”。其中,市級“辦不成事”反映窗口設立以來,累計受理280余件事項,服務群眾2500余人次,化解率達到100%,好評率達到100%。
便利的營商服務,切切實實體現在項目從簽約到落地的每一個環節中,一次又一次刷新招商引資“臨汾速度”:世界500強企業成都大陸希望集團25億元光伏組件項目從簽約、開工到投產不到150天;紫光集團臨汾智能制造基地項目從考察、選址到注冊完成,僅用26天;河南百達超硬材料公司金剛石深加工及人工培育鉆石生產項目從洽談對接到正式與侯馬市簽約,只用了10天時間……
第五招:“生態”構巢,內外兼修強實力
一個好的“生態”環境,不僅是一座城市的靚麗名片,更是招商引資的重要基石。臨汾將招商引資作為系統性工程,全方位構筑綜合性的優質“生態”,吸引更多企業落地,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以“大邏輯”打造優質環境。牢牢把握城市“雙品質”建設這個最大邏輯,堅持高品質城市建設和高品質城市生活提升“內外兼修”,聚焦“景觀式造街、園林式建城”,構建“核心內環、快速中環”城市框架,打造“15分鐘幸福圈”,打贏“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生活環境、生態環境、生產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城市顏值氣質價值不斷攀升,臨汾對外吸引力影響力美譽度顯著增強。以“戰略基點”明確產業定位。立足地形地貌、資源稟賦、產業基礎等實際,確定了沿汾、沿黃、沿太岳“三大板塊”生產力布局和產業規劃,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全面提質提速的戰略基點。為各板塊提供了正確的發展思路、清晰的產業定位,也為招商引資規劃了“路線圖”,使招商引資定位更加準確、指向更加清晰,有效解決了招商引資盲目化、分散化、同質化、低端化等問題。以“體制機制”保障落地見效。臨汾市委樹立大抓落實的鮮明導向,全方位、立體化、系統性加強抓落實的頂層設計和整體謀劃,以“清單化表格化”明晰職責任務,以領辦交辦催辦督辦“四辦制度”強化過程管控,以“專班推進、應急指揮”進行集中攻堅,以“正向激勵負面評價”推動擔當作為,形成一套憑制度管人管權管事的閉環落實體系,在全市形成了真抓實干的生動局面。
良好生態的構建,不僅深層次重塑了臨汾這座城市的品質,更打造出近悅遠來的優渥土壤,吸引知名企業相繼落地、先進要素加快集聚、青年才俊奔赴而來,臨汾已成為發達地區產業轉移的“首選承接地”和廣大企業家投資興業的“向往之城”。全市廣大干部群眾、來臨創業者和企業家,都心系臨汾發展,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匯聚成“愛臨汾 贏未來”的強大精神力量,共同創造臨汾的美好未來!
王越楠
(作者單位:市委政策研究室)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