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是黨中央著眼于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當前,鞏固銜接工作已進入爬坡過坎的關鍵階段,既要守牢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致貧底線,又要激活鄉村發展的內生動力;既要應對資源約束的現實挑戰,又要謀劃長遠發展的系統路徑。唯有以辯證思維審視矛盾、分析問題、統籌施策,在對立統一中把握規律,在動態平衡中尋求突破,才能推動鞏固銜接工作從“穩得住”向“強起來”躍升,真正找到符合國情農情的“最優解”。
一、把握好守底線與促振興的關系
守住底線,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在鞏固銜接工作中,守牢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致貧底線,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底線任務。這就要求我們在思想上必須高度重視,充分認識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致貧底線的極端重要性,增強風險意識和底線思維,堅決克服麻痹思想和松勁心態,時刻繃緊防止規模性返貧致貧這根弦。在具體工作中,要聚焦重點人群和關鍵節點,持續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做到早發現、早干預、早幫扶,確保不出現一戶返貧、一人掉隊。同時,要認識到守住底線不是目的,而是為了更好地促進發展。不能就底線守底線,而要把守底線與促振興有機結合起來,以鄉村振興為總目標,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為基礎,統籌推進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等全面振興,通過發展來提升脫貧地區和脫貧群眾的內生發展動力,不斷增強脫貧攻堅成果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從根本上防止返貧致貧,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
二、把握好外部幫扶與內生動力的關系
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國家持續加大對脫貧地區和脫貧群眾的幫扶力度,包括財政投入、政策支持、社會幫扶等,這些外部幫扶為鞏固銜接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但“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外部幫扶是必要條件,內生動力才是根本所在。只有充分激發脫貧地區和脫貧群眾的內生動力,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這就需要我們在做好外部幫扶的同時,更加注重激發內生動力。一方面,要加強宣傳教育,引導脫貧群眾樹立正確的發展觀和價值觀,克服“等靠要”思想,增強自我求變意識和能力。另一方面,要通過產業發展、就業創業、技能培訓等多種途徑,為脫貧群眾創造更多發展機會和平臺,讓他們在參與發展中提高自身素質和能力,實現從“要我發展”到“我要發展”的轉變。同時,要注重發揮脫貧地區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帶領群眾共同奮斗,形成推動發展的強大合力。
三、把握好當前任務與長遠目標的關系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既有當前需要解決的緊迫問題和重點任務,也有面向未來的長遠目標和戰略布局。要正確把握好當前任務與長遠目標的關系,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既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畏縮不前。從當前任務來看,要聚焦“兩不愁三保障”和飲水安全保障成果鞏固,持續做好防返貧監測幫扶、產業就業幫扶、易地搬遷后續扶持等重點工作,不斷提升鞏固銜接工作的質量和成色。要扎實推進鄉村建設行動,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建設,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提升農村居民生活品質。從長遠目標來看,要圍繞鄉村振興的總目標,制定科學合理的規劃和政策,明確發展方向和重點,持之以恒地推進。要注重產業發展的可持續性,培育壯大鄉村特色產業,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要加強農村人才培養和引進,為鄉村振興提供人才保障。要加強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推動綠色發展,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要將當前任務與長遠目標有機結合起來,通過完成好一個個當前任務,為實現長遠目標奠定堅實基礎,確保鞏固銜接工作沿著正確的方向穩步推進。
鞏固銜接工作是一場需要持續用力的系統工程,其復雜性、長期性要求我們必須摒棄非此即彼的形而上學思維,以辯證思維觀大勢、謀全局、破難題。唯有在整體與局部的統籌中找準定位,在守牢底線與激發活力的平衡中釋放動能,在外部投入與內生動力的互動中構建機制,在短期見效與長遠發展的銜接中把準節奏,才能真正探尋到符合中國國情的鞏固銜接“最佳實踐”,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筑牢根基,為實現共同富裕鋪就坦途。這既是思維方法的創新,更是實踐路徑的突破,需要我們在工作中持續探索、動態調整,以“辯證之思”引領“務實之行”,方能交出滿意答卷。
(作者系市工信局派駐大寧縣昕水鎮吉亭村駐村工作隊隊員)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