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通訊員 李維杰 蘇醫蜜) 初冬時節,筆者來到翼城縣里砦鎮張橋村,遠遠望去,排排蔬菜大棚排列整齊;走進棚內,西紅柿、黃瓜等蔬菜長勢喜人,村民滿臉寫滿喜悅,在大棚里不停地收獲著。
早在1999年,張橋村村民就依托便利的交通和良好的土壤水利條件,開始發展大棚蔬菜,漸漸形成了以西紅柿、辣椒、黃瓜為主的特色蔬菜生產基地,帶動了部分村民發家致富。
“以前種糧食,一畝地最多掙個千把塊錢,現在種大棚蔬菜,一畝地能掙一兩萬塊錢呢,像我家這樣的大棚,一年收入8萬塊不在話下。”在村民石汝忠家170米的大棚里,他跟我們算起了增收賬。
像石汝忠一樣,張橋村百余戶村民建起大棚205個,占地320畝,所產蔬菜遠銷河南、河北等地。
“村民們都看到了發展蔬菜大棚的‘錢’景,今年又趕上縣委、縣政府大力號召發展設施農業,我們村結合實際,決定在村東再建200個拱棚,以種西瓜為主,拓寬大家的致富路。”張橋村村黨支部書記史建忠指著規劃圖說道。
為了確保拱棚連片發展,張橋村“兩委”班子把土地流轉作為重點工作來抓,統一協調、統一價格、統一合同、統一調配,全村共流轉土地207畝用于發展拱棚。同時,為了保證大棚西瓜種植成功,他們邀請了運城市夏縣水頭鎮的技術員進行統一設計、統一采購、統一供苗、統一培訓,保證瓜農當年栽植、當年受益、當年收回成本。
“一個拱棚只需投資一萬來塊,一年能種兩茬作物,西瓜明年3月中旬進棚,6月就可上市,到9月份還可以栽種西紅柿,能一直生產到11月份呢!”正在田地里固定水泥預制件的村民高興地說。
“大家嘗到了種植大棚的甜頭,今年發展拱棚可以說一呼百應,這不,設計工作已完成,拱棚骨架近幾天就能運回來,明年3月份之前所有拱棚即可建好,逐漸把我們村建成設施農業專業村。”史建忠拿著訂購合同笑著說。
責任編輯:邱睿
上一篇: 圣王村的文化大餐
下一篇: 汾西扶貧工作團興辦實事讓群眾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