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植樹節期間都會形成一個植樹造林的熱潮,林木管護也成了一個熱門話題。這幾年,為避免栽樹成活率低的狀況,各地已經采取了多種可行的措施,譬如選派專業技術人員栽樹、由附近農民對樹木進行日常管護……在日前舉行的“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河北省張北縣張北鎮農業綜合服務站站長袁妙枝提出了一個相關的大問題:作為我國北方自然條件嚴酷、干旱少雨地區寶貴“綠色長城”的三北防護林帶,其中有22萬多公頃的農田防護林因經營管護措施跟不上,出現了“斷網缺帶”現象,影響了農防林整體效能的持續發揮。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目前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僅有造林這一個環節,沒有按照營林規律,將資源撫育、管護、更新、改造等有機結合,致使工程建設體系受到影響。她建議,盡快建立防護林體系資源效益監測評價體系,科學評價防護林體系建設效益,國家將防護林資源管護、更新改造列為建設內容,促進防護林建設體系可持續發展。
【責任編輯: 付基恒】
袁妙枝委員提出的是一個老話題,也就是樹的栽種、管養結合問題。可以想象,如果栽了樹,樹活不了,沒有意義;如果樹木成活率低,出現“斷網缺帶”,形不成防護林帶、防護林網,那么森林涵養水源、防風固沙的作用發揮就不充分;如果森林防火體系建設投入太少,現代化、快速反應程度太低,山火一起,多年的心血就會付之一炬、毀于一旦,到那時候再想補救、再后悔,就真的什么都晚了。
筆者期待各級政府有關部門對這方面的問題引起高度重視,在植樹造林各環節、在防護林帶建設的各環節,都高度重視,加大投入,把樹種活、管好,使林木充分發揮積極效用。(作者:
責任編輯:臨汾新聞網編輯
上一篇: 預防農村道路交通事故的對策
下一篇: 加強領導干部黨性修養要把握五個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