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學生村干部要堅持學習
首先要向書本學。當今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知識的更新速度不斷加快,需要我們去了解、去認識,尤其是在新農村建設的關鍵時期,要不斷學習。
其次要向他人學。農村中有一些“百事通”,他們文化水平不高,但他們掌握了大量的農村為人處事的“經驗”,在處理糾紛矛盾中,有著獨到的技巧和方法,甚至是藝術,不但解決了問題、和諧了鄰里關系,還維護了鄉風民俗。還要向一些致富人學,他們能在新農村建設中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并發家致富,這說明他們有著獨到的智慧。
第三要向實踐學。大學生村干部在實踐中不斷動手、動腦、動嘴,學會和各種人群打交道,培養和鍛煉自己的實際工作能力,并且在工作中結合本地情況,理論聯系實際,發現不足,及時改進和提高,通過親自實踐獲取直接經驗,提高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養成堅韌、頑強的優良品性,增強工作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二、大學生村干部要盡職盡責
首先,要當好文秘員。大學生村干部有知識、文化水平較高,而這正是農村干部中的不足,很多農村干部對上級配備的電腦、投影機、遠程教育系統等先進設備懵然無知,無法利用這些設備有效開展工作,尤其是遠程教育,作為當今最先進的一種學習平臺,在很多農村卻閑置不用,因此要利用好這些設備,對廣大黨員群眾進行培訓,完善村內各種文件、文字材料、建立系統條理的檔案。
其次,要當好宣傳員。大學生村干部要結合農村工作的中心及農民關心的焦點、難點、熱點,真正掌握農民想什么,需要什么,把自己當成黨的政策的宣傳員,使農民理解、擁護黨的方針政策,沿著“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管理民主”的目標建設新農村。
第三,要當好助理員。大學生村干部的職務本身就是村委會主任助理,因此在本村經濟文化和社會建設等總體謀劃工作中要多提合理化建議,放心提、大膽提,不能怕得罪人而不提,尤其是在住宅建設、道路修建、環境治理中多聽取大學生村干部的意見和想法,并記錄在案,同時倡導移風易俗,加強精神文明建設,促進村民思想觀念改變,提高農村群眾的知識文化水平,改善農村不良的社會秩序和惡習,引導農民進行“四化四改”、“六個一工程”等,幫助他們發展新產業,建設新農村。
第四,要當好技術員。農民要致富必須靠科技。特別是大學生村干部在基層,一定要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利用農閑時節幫助農民辦好培訓班,搞科技示范,讓農民親眼看到科技致富的現實,并利用先進的傳媒、電腦網絡,及時給農民發布市場信息,幫助他們搞好農副產品銷售。
第五,要當好調解員。如今是發展機遇期和矛盾凸顯期并存,廣大群眾的利益訴求不斷增強,農村許多遺留問題、各種矛盾不斷出現,大學生村干部能被群眾接受,要主動運用政策和法律,協助村干部認真調解矛盾,維護農民的土地權益和村里的和諧穩定。
三、大學生村干部要干事創業
首先要建立幫扶機制。要對大學生村干部建立縣直單位領導、鄉鎮領導、村支部書記或主任“3+1”的幫扶機制,對大學生村干部在創業階段面臨的問題和困難,及時幫助解決。工作上教方法、思想上解疑惑、手把手傳道授業,在他們遇到問題時,及時介入開導,引導他們始終有創業的激情。對于好的發展項目,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積極幫助他們協調各職能部門的關系,增強他們能干事、會干事、干成事的信心。
其次要開展業務培訓。大學生村干部缺乏對市場的了解和認識,沒有承擔風險的能力,因此要對他們進行教育培訓,通過舉辦講座、外出參觀等方式,開拓他們的思維,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次要外出參觀學習。大學生村干部創業,政策是先導,村干部是主體。通過外出參觀可以拓展大學生村干部的思維,開闊他們的視野,激發他們的創業激情,對有一定創業能力基礎的大學生村干部,組織他們到創業先進的地方參觀學習,借鑒他人的創業模式和成熟經驗,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本人特長,與主導產業相結合,挖掘農村生產潛力,延伸產業鏈條,通過自主創業、入股創業、抱團創業等模式,帶領群眾發家致富。
最后要設立創業基金。大學生村干部創業,創業基金是關鍵,創業基金可采取黨費撥付、財政補貼、鄉鎮列支、村委籌資、社會捐贈的辦法進行聯合籌集。按照量入為主、突出重點、公開公平、分類實施的原則,對任職滿一年,且具有一定創業基礎和發展潛力的大學生村干部,通過貸款擔保、臨時扶持、助業貼息、定點幫扶等方式,經大學生村干部個人申請、鄉鎮受理、組織部門核實、研究,公示無異議后予以撥付。并實行專戶管理、跟蹤回訪、公示通報等管理制度,保證創業基金的有效使用和扶持運轉。
(竇亞東)
來源:臨汾日報
【責任編輯: 李甲】
責任編輯:臨汾新聞網編輯
上一篇: 臨汾鐵路運輸檢察院組織黨員赴延安參觀學習
下一篇: 金融行業 如何服務“低碳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