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蒲縣太林鄉黨委堅持抓班子帶隊伍、抓制度帶作風、抓載體帶活動、抓經濟帶民生,為經濟社會各項事業長足發展提供了堅實基礎。今年,他們榮獲了“全市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
太林鄉黨委堅持“宜建則建、宜并則并、宜撤則撤、應換必換”的原則,規范組織設置,并根據企業兼并重組實際情況,及時流轉黨員,撤并6個企業黨支部。嚴把黨組織領導班子人選關,及時換屆補選,配齊配強班子成員,規范了黨委工作制度。大力推廣“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加強基層民主建設,啟動實施了一批群眾關心的重點工程,做到了程序公開、群眾明白、干部清白,有力地推動了農村工作。
2010年,在鄉黨委的倡議下,鄉機關黨員一對一幫扶貧困學生,有能力的農民黨員幫扶困難群眾,得到群眾好評。推行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人數3758人,參保率98%;核實低保對象510人,發放低保金21.8萬元;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5%以上。投資418萬元,新建、改建12所中小學;投資2900余萬元,新建3個移民新村,解決174戶群眾的住房問題;投資5249萬元,鋪設5條37.5公里礦區公路,實現了“村村通油路”;投資350余萬元,建設東開府、辛窯村級組織活動場所。落實糧食直補、農機補貼等惠農政策,提高了群眾的幸福指數。
面對工礦區人多地少的矛盾,鄉黨委堅持“向廢企要土地、向荒山要糧食”。投資780萬元,實施土地復墾,新增土地1130余畝。率先在高寒地區建成東河村大棚蔬菜基地,為發展高效農業邁出了堅實一步。發展“一村一品”特色產業。打造了東開府、辛窯村3000畝核桃基地,特色種植初見成效。引導幫扶創辦專業合作社6家,積極與當地5大主體礦合作,解決了352名剩余勞力的就業問題。(記者 侯映坤)
【責任編輯: 李甲】
責任編輯:臨汾新聞網編輯
上一篇: 讓現代化信息技術在防震減災宣傳中打頭陣
下一篇: 汾西縣地稅局全體黨員公開承諾踐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