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午夜av,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婷婷香蕉 ,欧美日韩免费高清一区色橹橹,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动医院

黨旗映紅黃河畔

2012-07-12 09:05:00 來源:臨汾新聞網


近年來,在村黨支部班子一班人的帶領下,石家灣村夯實基層基礎,提高履職能力,創新發展思路,轉變增長方式,確定了以紅棗為主導產業,特色種植和旅游產業同步發展的產業路徑,有效地確保了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較快增長。
黨支部班子一班人以加強學習、提升素質、履行職責、推動發展為目的,大力加強班子隊伍建設。他們充分利用遠程教育設備和紅軍東征永和紀念館開展黨的理論、農業實用技術和紅色傳統教育,每年班子成員參加各類培訓和自學均在12期次以上。
同時,他們還積極發展農村黨員,每年重點在致富帶頭人、退伍復轉軍人、回鄉大中專畢業生、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中發現、培養入黨積極分子,并發展1名黨員,不斷為黨支部注入新鮮血液,增強黨支部的凝聚力、戰斗力和引領科學發展的能力。
經過廣泛調研,他們確定了“遠抓紅棗旅游、近抓西瓜蔬菜”的發展思路,平整開發土質、水源、光照等農業生產條件都較為優越的600畝黃河灘涂,發展西瓜、蔬菜種植,在全鄉率先大規模發展沙灘西瓜。通過聘請西瓜種植專業技術人員到村實地指導,經過近三年的探索、實踐、發展,全村西瓜種植戶由開始的5戶發展到45戶,種植面積由原來的零星試種發展到集中連片150畝,畝均純收入4000元以上;同時,積極發展蔬菜、紅薯等特色種植,今年全村種植蔬菜100多畝,畝均純收入可達2000元左右。僅此兩項,全村農民人均可增收1300多元,極大地鼓舞了群眾脫貧致富的信心,成為群眾增收的重要渠道,為實現跨越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黨支部一班人在創新工作方法的同時積極征求民意,經過充分討論,提出了開發以“紅色文化、黃河風情、綠色生態、民俗休閑”為主的特色旅游這一嶄新思路。紅色文化以紅軍東征回師最后撤離地古渡口為重點,輔以渡河指揮部、紅軍井、沙發石、碉堡等紅色景點,使人接受紅色教育,傳承革命遺志;黃河風情以國家地質公園博物館為主,輔以乾坤灣、砂巖溶洞、魚化石等,使人領略自然風光,感悟“和合”文化;綠色生態以紅棗觀光采摘旅游為主,輔以有機西瓜、沙灘紅薯、石板花椒、小雜糧等綠色種植,使人身處自然境界,沐浴生態之風;民俗休閑以民俗園為核心,重點展示該縣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的打瓦游戲和晉南土布織造工藝,以及剪紙等傳統手工藝,使人了解民俗文化,體味傳統厚重。目前,已建成黃河蛇曲國家地質公園博物館主體工程,修復黃河古渡口,建采摘園2處,發展農家樂5戶,特色旅游雛形初顯。
2011年,該村被永和縣定為新農村建設重點村,為該村的快速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按照“一年有變化、二年上臺階、三年見成效”總體思路,該村黨支部將全村規劃為“一線六區一渡口”:“一線”指紅軍路沿線新農村建設全覆蓋;“六區”指重點建設主導產業區、綜合服務區、生態民俗區、居民住宅區、健身休閑區、特色種植區;“一渡口”指大力開發黃河古渡口。經過一年多的緊張施工和精心建設,拓寬改造巷道1120米,硬化主巷道3500平方米,完成鋪設自來水管1200余米;全面修繕舊村石頭窯洞、馬坪、院墻、石磨、石碾等;景點式綠化村莊、荒山、巷道,栽植檜柏、側柏6600余株;新建健身休閑廣場1處,安裝健身休閑器材10套;建設村衛生室、便民店各一處;高標準建成農家賓館1處,發展農家樂10戶。全村基礎設施得到較大改善,產業發展得到強力助推,村風民風得到明顯改觀,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已初步成為具有紅色經典、黃河民俗、綠色生態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如今,石家灣村可謂日新月異、揚鞭奮進、萬象更新,黨支部一班人滿懷信心,正在為帶領農民群眾建設黃河岸畔的富裕和諧社會主義新農村而奮勇爭先,跨越趕超。

記者 許麗

  【責任編輯: 劉靜】

責任編輯:臨汾新聞網編輯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桑日县| 卢湾区| 嘉峪关市| 焦作市| 安新县| 交城县| 扎赉特旗| 突泉县| 双江| 科技| 塘沽区| 杂多县| 青海省| 丰原市| 息烽县| 新昌县| 舟曲县| 醴陵市| 白沙| 孟州市| 宽甸| 四子王旗| 莱阳市| 西宁市| 宜兰县| 遂川县| 潞西市| 安国市| 甘南县| 新津县| 日喀则市| 五大连池市| 宜阳县| 富民县| 黔西县| 重庆市| 孝感市| 东明县| 临泉县| 昌黎县| 林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