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閉幕的全省“兩會”上,經濟“新常態”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和熱點,作為深化改革的先鋒,市發改委是如何適應新常態、抓住新機遇,穩中求進、統籌發展,在促進全市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和富民強市的征途中奮勇前進?近日,記者走訪了市發改委主任師學瑾。
“2015年,是‘十二五’規劃收官之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更是引深‘學習討論落實’活動、開啟‘六權治本’、推進‘六大發展’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經濟工作意義重大。全市發改系統將全面認識新常態、主動適應新常態、積極引領新常態,進一步調適理念、調適政策、調適方法,強化參謀、統籌和監管職能,以新思路開創新局面、以新舉措爭創新成績。”我們的談話開門見山直入正題。
師學瑾說:“經濟增速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政策消化期‘三期疊加’是經濟發展新常態的主要特征。新常態下,經濟趨勢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經濟增長速度將由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二是經濟發展方式將從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轉向質量效益型集約增長;三是經濟結構將從增量擴能為主,向調整存量、做優增量并舉的方向調整;四是經濟發展動力將從傳統增長點轉向新的增長點。整個經濟將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科學、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化。”他為我們分析了當前經濟形勢,從國際國內來看,世界經濟正處在國際金融危機后的深度調整期,2015年世界經濟將延續低速增長態勢,依賴外需拉動經濟增長的難度加大。而國內,由于勞動力、土地等要素成本持續上升,潛在經濟增長率下降,追求高增長困難加大。從全省看,全國經濟增速放緩、能源供給多樣化、資源環境約束加劇等因素,對我省煤炭需求總量和市場份額將形成巨大擠壓,對我省資源型經濟發展將形成新的約束。就我市情況而言,企業生產仍面臨較大困難,工業下行壓力較大;資源型經濟為主導的產業結構較易受到沖擊;新興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還處在較低水平,這些都將加劇我市發展不足的問題。
“雖然,我們面臨嚴峻復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和經濟持續下行的壓力,但經濟發展仍然存在很多積極因素。”師學瑾又分析到,宏觀上,國家政策調控效應將在明年有所顯現,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仍有較大的運用空間。全國經濟發展的基本面良好,將支撐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投資方面,“十二五”即將收官,納入規劃的重大項目將加快建設,可帶動投資實現一定增長。消費方面,就業形勢良好,居民收入增加,為消費持續增長并拉動經濟增長創造了條件。改革方面,國家各項改革的紅利逐步釋放,隨著國家和省對煤炭產業發展的利好政策的推出、進一步簡政放權、放寬市場主體準入等改革,將助推經濟穩步增長。結合我市實際情況,有利因素也逐步顯現:一是全國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的加大,我市的主導產業和周期性行業有望實現一定程度的恢復性增長;二是經濟結構調整的縱深推進,傳統產業的升級改造、新興產業的培育壯大,第三產業的快速增長,將提高我市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三是百里汾河經濟帶、國家信息惠民工程、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示范試點等多個國家層面戰略的實施,將極大地增強我市發展的活力;四是我市與全省相比,工業化、城鎮化等都存在較大差距,這些差距就是現實發展空間,也是后發優勢。為此,我們既要看到發展的不利因素,更要看到有利條件,主動適應新常態,切實把思想和認識統一到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和工作要求上來,進一步增強信心,奮發有為。
盤點2014年,市發改委成績驕人:政策爭取上,10多項國家和省級試點落戶我市;資金支持上,爭取國省資金達14億元;改革創新上,下放審批事項11項。向上爭取和改革力度之大,發改工作史上前所未有。面對新的起點,在收獲欣慰和喜悅的同時,師學瑾更感覺到肩頭沉甸甸的壓力和責任。“我們要以新思路再創發展改革工作的新局面。”針對2015年的工作,他談到要突出抓好六方面的重點。
扎實開展項目建設。繼續實施項目帶動戰略,2015年擬定儲備項目總投資1.6萬億元,進一步謀劃大項目好項目,提高大項目、新興產業項目占比,切實增強全市經濟發展活力、發展動力和發展后勁。加大投資力度,圍繞鐵路、公路、節能環保、煤層氣開采、新興產業等“十大領域”,推出一批拉動經濟增長的項目。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提高經濟外向度。進一步加強與央企、世界500強和國內500強企業項目的合作,注重引進一批投資規模大、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帶動能力強的優勢項目。
全力推進結構調整。圍繞轉型發展,轉方式,調結構,加快構建現代產業新體系,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一是穩步推進農業轉型。繼續穩步實施“四個百萬畝”特色農業基地建設、農產品加工“513”工程,引導和培育一批像鄉寧戎子酒莊、曲沃晉之源等三次產業融合發展的示范項目。二是加快新型能源基地建設步伐。加大低熱值煤發電、西山煤層氣開發、光伏和風電等項目推進力度。加快推進國家光伏扶貧試點示范工程,努力爭取東西兩山10個縣全部列為國家試點。三是培育發展新的支柱產業和優勢產業。重點推進山焦飛虹年產60萬噸烯烴、堯都區志強鋼鐵年產50萬噸精密鑄件、侯馬開發區閥門集成生產基地、寶珠制藥等項目。
加大深化改革力度。首先,積極對接落實各項改革任務,特別要加大國家和省相關部門溝通力度,爭取上級更多的政策授權、試點布局和政策支持。其次,深化行政審批改革,進一步厘清權力清單,優化審批事項流程,簡化審批程序,提升審批效能。第三,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選擇工作基礎好、典型帶動強的縣級試點開展示范工作,為全面推進全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積累經驗。第四,推進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建設和公車改革,開展全市評標專家庫摸底調查,整合統一的評標專家庫。
著力統籌區域發展。在建設百里汾河生態經濟帶方面,沿汾6縣要細化實施方案和年度行動計劃的落實,突出抓好基礎設施、產業園區、城鎮化、生態建設和民生改善。在加強黃河金三角區域合作方面,逐步推進文化旅游、生態水利、交通建設等共建共享,產業轉移承接、服務業融合等共促共贏。在西山主體功能區試點示范方面,西山7縣要積極探索“點狀開發,面上保護”、產業發展和生態建設共生的經驗和模式,完善方案修訂,加快項目推進。
繼續加強民生改善。突出抓好就業、物價、收入等重大民生,加快完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構建具有臨汾特色的民生安全網。實施采煤沉陷治理萬人計劃。今年,要實施好6個縣、13個鄉鎮、57個村、2887戶、9843人的搬遷治理。切實做好以工代賑扶貧開發工作,積極爭取國家和省投資,重點支持連片特困地區,加強基本農田、小流域治理、片區開發等基礎設施建設,促進貧困地區經濟發展和農民脫貧致富。加快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農村危房改造、農村幼兒園、鄉村清潔工程等惠農工程同步推進。抓好新能源、油氣管道安全保護工作,建立健全新能源、石油天然氣管道安全生產責任制度,指導、監督油氣管道企業編制應急預案,加強應急基礎設施能力建設、應急物資儲備,全面提升安全生產水平。
強化重大政策研究。一是加強經濟運行分析,研究新常態下經濟發展規律,擬定符合我市發展實際的政策措施,發揮好市委、市政府的參謀和助手作用。二是圍繞“六大發展”,研究提出加快落實的政策措施;推進小微企業成長工程,研究探索扶持小微企業成長的政策和路徑。三是加強重大規劃編制,各縣(市、區)要根據當地發展的實際,科學編制本地區“十三五”《規劃綱要》,同時,抓好重大問題研究,科學設置目標指標,爭取有更多的重大政策、重大項目納入國家和省“十三五”規劃。 定 記者 李曉琳
責任編輯:柏東麗
上一篇: 降雪過后溫室蔬菜咋管理
下一篇: 在當前情況下果園管理應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