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萬物復蘇,又是種植中藥材的大好時節。種植中藥材,其繁殖方法有壓條、嫁接和種子直接播種育苗等。對于春季種子直接播種育苗來說,種植戶怎樣才能既保發芽率,確保苗全、苗齊、苗壯,又減少病蟲害的發生,提高產品的產量和質量?為此,記者采訪了市果樹蠶桑站副站長、高級農藝師張文雄。
張文雄介紹說,中藥材春季播種,應把握好以下關鍵。根據中藥材的生長習性,選擇地勢高燥、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壤土或沙壤土栽種,也可選一般農田種植。土壤過黏、過硬,會造成其塊根發育不良細長,使產量降低。土壤積水,塊根容易腐爛。
一般應該在前作收獲后到上凍前,深翻土地30厘米左右,翻地時施足底肥,畝施充分腐熟農家肥2-3方;第二年春天種植前,再畝施磷鉀含量較高的復合肥30公斤——60公斤,年前深翻時未施農家肥的需混加生物有機肥60公斤——80公斤,旋耕一次,耙平整細。
春季播種中藥材一般于4月中下旬土壤溫度穩定在15℃以上時進行為宜。也可根據土壤墑情適當提前或推遲播種。
張文雄說道,在播種技術上應注意:1、生地。生地要選擇經過倒栽的一代種栽進行播種。先將種栽掰成5厘米長的小段,晾曬12個小時,傷口愈合后進行播種。行株距20×15厘米,畝用種40公斤---50公斤,播種深度2-3厘米,播種過深出苗情況不好。播種后覆蓋地膜。近年來,部分藥農試用先覆蓋黑色除草地膜,后打孔播種,大大減少了除草用工,效果很好。2、丹參。(1)分根繁殖。選擇粗度0.8-1.0厘米、色正、無病蟲的根條作種根。行株距33×20厘米,畝用種根40公斤。將新鮮種根整條帶入田間,掰成5-7厘米的小段,現掰現栽,大頭朝上,直立栽入溝內,種根段頂部與溝底持平,栽后用腳輕踏一遍,然后覆蓋地膜。注意不可提前將種根掰成小段,否則會出現頭朝下不出苗現象。(2)蘆頭繁殖。收挖丹參根時,選擇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植株,粗根供藥用,將直徑0.6厘米的細根連同根基上的蘆頭切下做種,栽種與分根繁殖法相同。(3)育苗移栽。栽種前先覆蓋黑色除草地膜,然后按行株距33×20厘米挖穴,穴深視根長度而定,栽植深度以種苗原自然生長深度為準,每穴栽入幼苗1——2株,畝用種苗10000株左右,栽后澆透定根水。栽植以多云天氣或晴天15:00以后為好,幼苗失水少,成活率高。種子在直播上,畝播量2公斤。播前用碧護水溶液浸種2小時,撈出后與2倍體積濕沙混合,在地面上按行距15——20厘米開淺溝,耱平溝底,將種子均勻撒入溝內地表,不覆土。播后稍鎮壓,并覆蓋麥糠或秸稈遮陰。近年來,部分地區采取用鐵耙開溝,寬幅播種,在減少除草用工的同時,提高了經濟產量,效果很好。 記者 楊文婷 王婧
責任編輯:柏東麗
上一篇: 春季水果皮在保健中的妙用
下一篇: 飼料中的礦物質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