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各項利益訴求交織復雜,人們維權意識的日益增強,執行難”也日趨成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社會普遍關注的焦點和熱點問題。如何破解執行難題,清理執行積案,也成為了法院工作的重點和難點。近日,記者跟蹤采訪了堯都區人民法院執行個別案件的全過程,探究了“執行難”的部分原因,也捕捉到了法院執行工作中的創新做法。
堯都區人民法院管轄范圍是我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常駐人口達120余萬人,矛盾集中而且復雜。該院2009年共受理各類執行案件1253件,今年1-6月份受理各類執行案件652件,在全市法院系統位于首位,“執行難”問題尤為突出。2010年以來,堯都區人民法院以公正與效率為中心,堅持剛柔并濟,大力加強執行工作,努力扭轉被動局面,以滿足人民的司法新需求、提高司法公信力為目標,他們獨辟蹊徑、大膽創新、先行先試,探索出一條能讓社會信任、人民信服的“陽光執行”之路,讓執行更加公開、透明和公正。
執行案例
原告王XX所有的解放奧威半掛牽引車在臨汾市從事煤炭運輸業務。但因與被告之間存在經濟糾紛,2008年12月22日晚9時,被告帶人強行扣押了該車,已歷時一年半。雙方多次協商未果,被告拒不返還被扣車輛,原告訴至法院并提出了財產保全,負責審理案件的法官兩次去采取訴訟保全,均遭到強行阻攔,扣押未果。堯都區法院于2009年9月20日作出判決,判決被告在判決生效后五日內返還原告王XX解放奧威半掛牽引車一輛。
但判決生效后,被告拒不返還,王XX申請法院執行,法院于2009年12月16日向被執行人送達執行通知書,被執行人一直未能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并且在法院強制執行過程中,多次給執行設置阻力,拒不交出相關車輛手續。為保證圓滿執行這一案件,2010年7月8日,在副院長李高嶺的精心安排部署下,以執行局教導員段成剛為總指揮、副局長屈文明為副總指揮,帶領執行人員、法警等采取統一行動執行該案。但與以往不同的是,本次執行,堯都區人民法院還特邀了兩位臨汾日報的記者共同參與,目的是通過“見證執行”,主動接受社會監督。這一舉措也是該院在破解“執行難”的過程中,探索出的一條新路子。
對話法官
執行局教導員段成剛談及平日的執行工作,頗有感慨地說:“執行真是一件苦差事,起早摸黑,有時候一天都吃不上一頓飯,還經常會遇到暴力抗法事件。而且由于案件較多,執行人員有限,每位干警都疲于奔波。
有些案件前后跑上十幾趟都被執行人千方百計地躲避或百般刁難,就這樣還不時有申請人的質疑和投訴。此次執行邀請記者來參加,一方面增強了社會參與度,使我們的執法更透明;另一方面也希望得到社會各界對執行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堯都區人民法院副院長李高嶺說,“執行難”是困擾法院工作的一大難題,案件判決后不能得到及時執行,在當事人看來判決書成了“一紙空文”,極大削弱了司法的威信和公信力。以前,“執行難”總是法院自己在說,為什么這么難,到底難在哪里,老百姓并不理解,也不接受。對此,我們就從社會公信力入手,努力尋求一條破解“執行難”的新路子。而公開、公正的陽光執法就促使我們想到了“見證執行”。“見證執行”就是法院要主動接受社會監督,讓陽光充滿執行工作的每一處。不僅密切聯系了群眾,也增進了群眾對法院工作的認同感,促使社會各界共同為執行工作創造良好的環境。
“見證執行”本質上是執行監督,它打破了以往執行工作的局限,讓更多的群眾參與進來,避免了監督不到位、不明確的情況,也能加深社會對法院工作的理解。
通過不斷聽取群眾的意見和建議,以群眾接受的方式來開展工作,不僅規范了執行行為,也能促使我們工作更加務實。今后,我們還將借助“見證執行”拓寬監督渠道,讓更多的群眾參與到執行過程中,借助多方面的社會力量來共同壓縮“老賴”的生存空間,也使普法宣傳更加深入廣泛。
見證執行過程
7月8日上午9時,隨著教導員段成剛一聲令下,早已守候多時的執行局一班人迅速奔赴執行現場。
大約10點左右,工作人員以及原告到達被執行人廠房。由于被執行人在外出車,廠子里只有其母親、妹妹和妻子。雖然是強制執行行動,但執行局的人員卻秉承和諧的執行理念,除了段教導員和幾位工作人員進入廠房,其余的執行人員、法警均在廠房外的車里待命,目的是為了不制造緊張的氣氛。
執行人員先是向其母親說明了來意,開始時,老人家的情緒異常激動,根本聽不進去任何勸解。隨后,大家轉變了話題,開始和被執行人的家屬拉家常、講道理,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地為其做思想工作。并把申請人與被執行人叫到一起,當面為其疏導情緒,化解矛盾。這時已11點左右了,調解工作進行了大約一個小時,但被執行人的母親仍然堅持不讓執行人員靠近被扣車輛,同時,還有十余名婦女圍著被扣車輛。作為見證人,此時記者才真正理解了為何總是“執行難”。本以為這個時候執行人員會采取強制執行的辦法,但令我沒想到的是,執行人員并沒有放棄說服教育,而是從一名執法者轉變為宣傳員,大家齊心協力,從法律的角度為其分析利弊,力爭順利解決這宗“棘手”的案子。而此時,又是半個小時過去了,也許是一番入情入理的話打動了幾位當事人,經過執行人員的不懈努力,幾位當事人終于答應愿意與執行人員和被扣押車輛一同回法院調解。就這樣,在沒有使用任何強制措施的情況下,一起強制執行案件圓滿執結。
記者感言:
一直以為法院的法官都很嚴肅、不茍言笑,坐在高高的審判席上依法辦案。沒想到現實中的法官會這樣耐心且平易近人,辦起案件還那么細心周到,對各方利益的衡量更是細致入微。
通過參加這次“見證執行”,記者真正體會到了法院執行工作的艱難和不易,也更加理解了執行法官的酸甜苦辣,更被他們準確的判斷和豐富的執行經驗所折服。相信更多的群眾參與到“見證執行”的活動中,會使我們的執法更公平、透明、和諧,也會使執法逐漸成為百姓心中的陽光行動。
(記者 景文婷)
來源:臨汾日報
【責任編輯: 賈亮】
責任編輯:臨汾新聞網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