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7-20 17:53:00 來源:臨汾新聞網
自主創業,原本是一個屬于勇敢者的游戲。然現在伴隨著就業形勢的愈發嚴峻,用工供需關系的嚴重失調,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義無反顧地走上創業這條雖則布滿崎嶇坎坷卻又錘煉磨礪提升自我的道路。日前,記者走訪了我市創業大軍中的兩位小有所成者,或許他們的親歷親為與個人感悟,可以給后來者一些啟迪。
亢曉暉:環保燈具開先河
別看亢曉暉今年才滿23歲,又是剛剛走出大學校門,已經是蒲縣一家LED環保燈具銷售門市部的“CEO”。當記者問及其創業的原動力時,亢曉暉微微一笑:“我們青年人就應該不斷追求,勇于進取,讓青春飛揚,讓創業閃光,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連續數年的高校擴招一方面降低了“象牙塔”的準入門檻,另一方面也將大學生“畢業即等于失業”的窘境和怪圈彰顯無遺。嚴峻的就業形勢面前,少年老成的亢曉暉沒有坐等機會到來,而是選擇主動出擊。畢業后,他報名參加了在市忠信職業技術學院舉辦的第313期SYB創業培訓。短短十天的培訓讓亢曉暉獲益頗豐。這這里,他不但學到了如何創辦企業等專業知識,更重要的是獲得了思想觀念的轉變。不走尋常路,亢曉暉將自己創業的方向定格在了別人尚不多涉及的節能應用LED環保燈具銷售產業上,開始了自己在創業路上的摸爬滾打。
創業不是高談闊論,每一個新項目上馬前,都需要嚴密的市場調查和系統的信息反饋。先期的市場調查工作,亢曉暉事無巨細,對LED的供貨渠道、市場反饋等方面一一進行了全方位周詳的咨詢了解,力求做到心中有數。之后,亢曉暉又四處籌措資金,在縣城選擇店面,敲定供貨來源。很快,蒲縣的第一家LED環保燈具銷售門市部正式開張營業了。亢曉暉還借助各種媒體向縣城的老百姓解析LED環保燈具的綜合優勢,開業首月,小店就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局面。曉暉也賺得了人生當中的第一桶金,這更堅定了他創業發展的信念。
曉暉自己發展起來了,心中卻還有更大的抱負,他想讓縣里更多的待業青年一樣也走上自主創業的道路。
為此,他免費實施技能培訓6批103人,并安排7名下崗職工在店中就業。同時,曉暉還積極幫助當地人實施就業,達到了“授人之技與給人于魚”的雙贏效果。每每耳邊響起贊譽之聲時,亢曉暉總是輕描淡寫地一筆帶過:“這是我們青年人的責任,更是我應該做的!”
張安軍:調漆調出大文章
市區南郊堯廟附近,一家名為臨堯盛的專業電腦調漆中心頗為引人注目。憑借多年來在車身烤漆調色上專業過硬的技術水準所積累下的良好口碑,該中心規模雖不算大,卻一直運轉良好。談及幾年來的創業心得,“老板”張安軍把功勞都歸因于一次SYB培訓上。
始于2004年3月的臨堯盛電腦調漆中心主要為臨汾及周邊地區4S店、大型汽修廠提供品牌烤漆輔料、調色服務,現如今代理著多家國際知名品牌烤漆服務,為數百種中高檔車型提供專業服務。應該說,一開始張安軍祭出的專業和冷門這兩張王牌,令他能夠從眾多汽修汽配企業中橫空出世脫穎而出。之后隨著中心業務量的擴大,張安軍也開始遭遇成長的煩惱:“調漆中心財務、人事管理上的問題日益突出,我時常感覺力不從心……”后來經由朋友推薦,張安軍參加了一期SYB培訓班。生動有趣、寓教于樂的學習內容與方式深深打動了他,“非常后悔自己為什么沒有第一期參加SYB培訓班,真是太遺憾了。”張安軍告訴記者,10天的培訓令他對企業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認識,理清了經營思路,找出了企業問題的產生根源。回到公司后,成竹在胸的他接連拋出了一系列大手筆和大動作:重新核算經營成本、每周檢測年度銷售計劃進展、制定具體崗位制度、現金流量表憑票對賬,開闊思路了解商機……從那之后,中心的每個員工都如上緊發條一般鉚足了勁用心做事,推委現象再也沒有發生,公司的營業額和利潤穩步上升。就連合作商都為之豎起了大拇指:“臨堯盛調漆中心真的像一家大公司的樣子了。”
記者感言:創業之路,貴在堅持。文中兩位創業人物,術業專攻各不相同,卻有異曲同工之妙。他們都是瞅準了市場上罕人問津的冷門區域,同時積極主動接受專門的創業培訓學習,解除原有思想觀念的桎梏,為自己的發展理清思路和前路。所謂創業,并不是說非要干出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業。從小處落筆,從細微著眼,照樣可以奏出一曲昂揚向上的人生交響曲。(記者 王小庚)
【責任編輯: 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