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以來,市政法委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委政法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市法院、檢察院、公安局、國家安全局、司法局等政法各部門的大力配合支持下,認真貫徹全國、全省政法工作會議精神,緊緊圍繞市委中心工作,服務全市大局,以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為主線,以創建“平安臨汾”為載體,以加強基層基礎和隊伍建設為抓手,深入推進三項重點工作,為實現我市轉型跨越發展提供堅強的法治保障。
領導高度重視 部門配合有力
政法部門肩負著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保障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的重任。市委、市政府對政法工作十分重視,多次在常委會上專題研究,主要領導多次在重要會議上,對政法工作提出了具有指導性、戰略性的意見。并在工作保障、隊伍建設上給予了大力支持,有力地保障了各項政法工作的順利開展。
過去的一年,政法系統各部門緊緊圍繞市委中心工作,團結協作、相互配合,堅持立警為公、執法為民,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不斷提升:審判部門推行能動司法,民事一審案件調撤率達到67.43%,洪洞縣法院成為我省惟一獲全國模范法院稱號的單位;檢察機關出色地完成了省院交辦的3起在全省有影響的重大職務犯罪案件的公訴任務,受到省領導的高度贊揚;公安機關深入開展打黑除惡等專項行動,保持了對各類犯罪的高壓態勢,命案偵破率達到100%;司法機關加強人民調解、安置幫教和社區矯正工作,強化法律服務意識。國家安全機關突出工作中心,加強情報搜集,為領導決策提供了有力支持。
堅持源頭治理 加強調查研究
2011年以來,市政法委對全市確定的257項重點項目進行了項目風險評估,實行項目審批“新三制”:審批、核準、備案制。在項目審批過程中,組織專家評審組對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項目申請報告進行審查論證,推動了科學、民主、依法決策。為進一步推動社會管理工作創新,在全市開展了社會管理創新大調研。通過調研,提出了125條針對性的對策和建議,制定了關于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項目建設的實施意見,匯編成《臨汾市社會管理創新調研文集》一書,為領導決策提供了依據。
暢通信訪渠道 加強執法監督
繼續開展“書記大接訪”活動。2011年市政法委建立了“臨汾市委政法委信訪接待室”,從政法各部門抽調有經驗的老同志進行接訪。為進一步暢通信訪渠道,全市繼續開展了“書記大接訪”活動。2011年以來,市級領導包案處理重要信訪案件30余件,各縣(市、區)黨政主要領導包案處理重要信訪案件268件,全部實行“四包”責任制,即“包掌握情況、包思想教育、包問題化解、包息訴罷訪”。
建立執法檔案推進執法規范化。市政法委嚴格執行晉政法(2009)34號文件精神,從制度建設、機構人員配備、檔案收集整理,成果運用等入手,統一內容,注重實效,不斷健全完善科學、規范、實用的執法檔案考評體系,加強管理、完善制度,充分發揮執法檔案在干部管理中的作用和效能,做到一單位一檔、一人一檔,檔隨人走,及時收集,如實記載,定期歸檔,分級建檔,分級管理,統一要求,使執法檔案真正成為干部考核的重要內容和職務晉升的重要依據。
發揮職能作用加強執法監督。市政法委從各縣(市、區)政法委、市直政法各部門抽調工作人員,組成執法檢查小組,對全市政法各部門進行了執法檢查,通過召開座談會、明察暗訪、現場匯報、實地走訪等方式,認真檢查、及時反饋,確保以執法檢查促進執法水平提高。
實施七大工程 優化資源結構
加強了重點地區的排查整治。我市制訂了《關于進一步加強社會治安重點地區排查整治工作方案》,成立了排查整治領導組,明確排查整治目標、重點、方法、步驟和要求,對城中村、城鄉結合部、中小旅店、出租房屋、娛樂場所進行了詳細排查。對每一個排查出的重點地區、場所和行業,既建立檔案,又集中優勢兵力大力整治,切實做到干凈徹底,確保排查一片、整治一片、鞏固一片。
強化了校園周邊整治和校車安全。加大校園及周邊警務建設力度,以整治網吧和音像圖書市場為重點,依法查處校園周邊違法違規經營場所。建立健全突發傷害事件處理辦法、自然災害應急預案、寄宿制校園接送交接、校園安保志愿者協會等制度。進一步加強了對校車安全行駛的檢查,下發了文件,建立了規章。
加強了矛盾糾紛排查化解。2011年以來,各級各部門以國有企業改制、復轉軍人安置、涉法涉訴案件、煤礦體制改革、城市拆遷等熱點問題為重點,開展了四次大的排查活動。共排查出各類信訪案件428件,對排查出的問題,實行四包責任制,就地消化解決。安澤縣建立了“三網合一、三級聯動”基層社會管理服務新體系,即:整合網絡資源,打造基層黨建網、陽光農廉網、平安創建網“三網合一”的服務平臺。省委政法委領導多次到安澤進行調研,并給予充分肯定,全國十大新聞媒體進行了集中報道,這一工作模式被全省推廣。
加強了民爆物品的安全管理。針對我市涉爆案件多發情況,市委、市政府多次研究治爆工作,提出了民爆物品整治“五抓”措施,即“抓嚴打、抓源頭、抓管理、抓宣傳、抓配合”,同時,依托大情報信息系統,建立了涉爆重點人員信息網,利用警用地理信息平臺,建立了民爆物品管理系統,對涉爆重點部位實現了可視化監控管理。襄汾縣作為全省社會管理創新試點縣,探索出了“三級聯防包責任、三權(監督、管理、使用)分離定爆破、發動群眾堵源頭”的民爆物品管理新思路。
加強了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市委、市政府將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納入社會事業發展總體規劃,明確各部門職責。加大資金投入,從社會管控、街面巡邏、農村防范、重點監控等方面強化防控措施,密織治安防控網絡,完善治安防控機制,積極構建人防、物防、技防相結合,全方位、立體化、多層次的防控體系。在繼續加強城區“天眼工程”建設基礎上,進一步加大農村科技防范力度,在農村大力推廣“十戶聯防”和“平安互助”工程建設。落實社區、單位、農村的安保責任和措施,大力發展治安巡邏隊、治安信息員等群防群治力量,廣泛組織開展了看樓護院、鄰里守望、聯戶聯防等多種形式的群防群治活動,提升了城鄉治安防范水平。
加強了對虛擬社會管理。全市建立了適應實戰的“大情報”系統,對賓館、網吧和一些重點區域的上網信息進行采集,對數據信息進行比對、分析、研判,同時建立了網絡建設管理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組建專職、兼職網上輿情引導隊伍,對網民的反映及時做出了正面回應,有效地引導主導輿論,加強了對虛擬空間的管理。同時依法打擊利用信息網絡實施的“黃、賭、毒、騙”等各種犯罪活動,凈化了虛擬社會環境。
開展主題教育 樹立隊伍形象
以主題教育活動為載體,提升政法隊伍素質。2011年,在全市政法系統組織開展了“發揚傳統、堅定信念、執法為民”主題教育活動。一是建立傳統革命教育基地。二是建立領導干部聯系制度。三是開展多種形式的學習培訓活動。
以檢查督促為手段,助推縣級黨委政法委自身建設。市政法委把貫徹落實中央四部委《關于加強縣級黨委政法委建設的意見》作為強化政法委自身建設的重要內容去抓。在全面調查摸底的基礎上,由市委政法委副書記帶隊進行了檢查督促,收到較好的效果。
以陽光執法為抓手,推進全市政法干警公正廉潔執法。全市政法單位做到“三公開”:一是公開辦事流程和收費項目,讓群眾掌握是否存在辦事推諉拖拉扯皮現象,是否按規定收取費用;二是公開辦事民警頭像、崗位、職務等,方便群眾舉報投訴、對號入座;三是公開單位管理規定,有利于當事人監督干警的行為。
在全市政法部門共同努力下,去年,全市未發生影響國家安全和政治穩定的重大事件,圓滿完成了建黨90周年、全市兩會及敏感節點的安保任務,為我市的轉型跨越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法治環境。(記者 白潔)
【責任編輯: 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