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5-23 10:06:00 來源:臨汾新聞網
本報訊(記者 楊全 田志華 實習生 薛陽)5月22日,記者從市糧食局了解到,夏糧豐收在即,為了減少農戶的儲糧損失,改善糧食收獲后的儲藏和處理條件,我市將在今年夏季為全市2030戶農戶配置科學的儲糧罐,確保農戶可以安全儲糧。
我市是產糧大市,多年來,全市農村儲糧條件簡陋,方式原始,技術落后,農戶儲存糧食的損失非常嚴重。據相關數據統計,由于受蟲、鼠害和霉變等因素影響,農戶儲糧損失平均達到了5%以上。
據了解,農戶儲糧這一惠民工程的實施,將進一步推廣科學儲糧技術,改善儲糧條件,給我市2030戶農民建設“家庭糧倉”,減少糧食產后損失,開發“無形糧田”,此舉對于保障我市糧食安全有重要意義。
此次開展農戶儲糧工作,旨在通過項目實施,從糧食流通的源頭實現糧食的散裝儲存和散裝運輸,保證糧食的數量和品質安全,提高衛生糧食物流“四散化”水平,發揮農戶儲糧的“蓄水池”作用,使國家在實施宏觀調控時能夠及時、方便、快捷地從農民手中收購到一定數量且品質良好的糧食。
據了解,此次農戶儲糧工作主要推廣的是國家應用科技項目的成果,選擇“糧食豐產科技工程”研發并經鑒定通過的儲糧裝具。根據我市農戶儲糧地域和糧食品種特點,我市的農戶儲糧裝具按照小麥和玉米分別選擇國家推廣應用的“豐產倉型”,以便于農戶使用和項目管理。
此次農戶科學儲糧工作將遵循“政府補助、農戶自愿、共同出資”的原則,采取中央補助投資(130元/套)、地方財政配套資金(166.75元/套)和農戶自籌資金(133.25元/套)相結合的方式,每個儲糧罐容量1000公斤,每配套一個儲糧罐,可降低糧食損耗50公斤。這樣不但可以使農村糧食安全得到保障、糧農增加收入,還可以改變村容村貌。
【責任編輯: 高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