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記者 王隰斌 盧凱)7月3日,“2012年臨汾市市區城市防汛工作會議”在市政公用局召開,市政府、臨汾經濟技術開發區、堯都區區府等30余家企事業單位負責人匯聚市政公用局,市區城市防汛工作拉開帷幕。
城市防汛工作事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事關社會安定和諧。根據國家氣候中心分析,今年汛期我國多雨的范圍較去年明顯偏大,區域性的降水過程也較往年偏多,災害影響的可能性要重于去年,發生地質災害的可能性比較大。
“市區防洪(汛)設施抵御大洪水的能力依然不足,還不同程度地存在著防洪設施不健全、設施老化、防洪標準低等問題。”市政公用局副局長趙成江向與會人員通報,隨著市區人口密度不斷加大,原有排水設施已經遠遠不能滿足排水需要。東城壕排水道、北城壕明渠排水道依然是存在安全隱患的重點地段。明渠變窄、河床抬高是由于兩側居民傾倒建筑垃圾、生活垃圾致排洪能力不足。
據了解,我市的主排水道有東城壕、北城壕、南城壕排水道,均建設于上世紀70年代,且是磚拱結構建筑,年久老化,抗洪抗壓能力較差。因小街小巷排水設施不健全,且防洪(汛)能力低,市區低洼地帶的小區也沒有相應的防汛設施,一遇大雨很容易受災。
針對上述問題,市區城市防汛領導組要求各部門、各單位要高度重視,建立“行政一把手”負總責的領導機構,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不留死角”的防汛工作責任體系,立足防大汛、抗大洪、搶大險,充分準備,精心組織,明確紀律,突出重點做好各項工作,為減輕洪澇災害提供有力保障。其次,各部門、各單位要結合實際編制應急預案,建立健全突發防汛事件處理機制,提高應急處置能力。與此同時,要認真組織汛前安全檢查,查隱患、查險情、查區域防汛突出問題,不留空白,特別是學校、醫院、居民區等重點區域,要采取措施避免淹泡、避免房屋倒塌等危及人身安全事故的發生;加大宣傳力度,增強市民群眾防汛意識和避災減災能力,形成“人人重視防汛救災,人人參與防汛搶險”的局面,最大限度減少洪澇災害造成的損失。
記者了解到,今年的防汛重點就是確保城市排水除澇設施、市政公用設施的正常運行,和危舊房屋的安全及建筑施工安全生產形勢平穩。鑒于此,無論是相關部門,還是普通市民都要早動手、早檢查、早準備,從而確保“遇標準以內汛情保安全,遇超標準汛情有措施,將災害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的防汛目標。
市區城市防汛領導組明確臨汾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負責轄區內排水道和大街小巷排水道路的清淤、維修及行政區內單位、學校、工礦企業、社區和居民小區等的防汛工作。堯都區政府負責東城區大街和市區小街小巷內排水道路的清淤、維修及市區機關、單位、學校工礦企業、社區和居民小區的防汛搶險工作。市政公用局負責市區主要街道、公共排水道、立交橋排水泵站和市區主排洪泄洪道的清淤、維修、檢查等工作。同時,市經信委、市發改委、市水利局、軍分區、武警支隊、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市林業局等部門,也明確各自職責,認真做好防汛準備工作。
【責任編輯: 高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