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記者 趙億平)西方的平安夜里,親朋之間會互送“平安果”以表祝福。洋節被引進中國后,大多商家以此作為噱頭,提前準備好蘋果和精美包裝盒,翹首以待“平安財”。12月24日,眾多商家齊聚山西師范大學附近,引發一場令人啼笑皆非的競爭。
“‘平安果’5元一個”、‘平安果’4元一個”……雖天氣寒冷,但依然無法阻擋商家的促銷熱情。山西師范大學附近,有30余人正在出售“平安果”,叫賣聲此起彼伏,相互打壓價格。
但競爭過于激烈,各家的生意都顯得冷淡。
“‘平安果’免費送”一位小伙子剛喊出口,周邊頓時鴉雀無聲。隨后,學生們一哄而上,開始你搶我奪。小伙子依然淡定地吆喝著:每人只限兩個,給后邊的同學留點兒。”不到兩分鐘,小伙子搬來的一大箱“平安果”被一搶而空。
據了解,這個小伙子下午4時許搬著100多個“平安果”來到了該學校門口。沒想到遇到了很多競爭者,于是,這個小伙子想到了免費送平安。
“這人可真傻,蘋果是花錢買的,再加上包裝,一定賠不少錢。”聽到學生的議論,小伙子不氣不惱,笑呵呵地說:一個包裝盒成本為1元,一個蘋果的價格為0.7元左右,算下來一個‘平安果’要賠1.5元—2元錢。與其賣不出去,浪費在箱子里,不如把快樂與平安送給大家。我雖然賠點兒,但開心是多少錢也賺不來的。”與此同時,平安夜當天,市區的很多商家把“平安果”作為禮品,饋贈來店消費的顧客,接連送出祝福。但小伙子的賠本送平安顯然更與眾不同。
責任編輯: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