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新氣象,從頭美到腳是每位愛美人士的心愿,“改頭換面”成了必做的功課,一些美發店趁機推出各類優惠活動吸引顧客,如期迎來燙染發的高峰期。
燙染高峰“一座難求”
“最近做頭發的人實在太多了,必須提前預約或者早到。”上班族伍娟抱怨道。由于她在商場工作,待下班后已是晚上八九點,而美發店顧客眾多,以至于發型師都忙暈了頭,把她的頭發染得極不均勻。
市區貢院東街相鄰的幾家美發店早已蓄勢待發,燙發六折”、“燙發送染”等活動籠絡了大批顧客。一位發型師告訴記者:去年12月底就有很多老顧客打來預約電話,元旦期間從開門營業,顧客就不間斷上門,現在每天至少上百人。”受傳統觀念“正月不剪頭”影響,很多男士都會選擇在節前修理發型。但面臨高峰期“一座難求”,正在貢院街某美發名店等待理發的張先生訴苦:每年春節前幾天,只剪頭發的顧客特別不受重視,有的理發店干脆直接拒客。”
價差懸殊“霧里看花”
記者留意到多家美發店價格表中,根據藥水的不同,收取的費用也大不相同。國產燙發藥水多在200-400元左右,歐萊雅藥水在500左右,進口高檔的甚至上千元。“藥水越好,燙出來的效果越出色,染出來的顏色也漂亮,維持的時間也長。”一位燙染工向顧客解釋其中的差異。
考慮到好藥水的價格較高,家住迎春南街開發新村的賈秋芳到平陽廣場附近的美發用品店直接買好產品。“我購買時,老板告訴我,臨汾一些美發店都是他在供貨,例如保持定型的發膠、噴發劑,在美發店里需要上百元,從他那里三十多元就能買到,為什么價格差異這么大?”令賈秋芳疑惑的是同樣的藥水放在不同的門店里,為什么收取的費用天差地別?而多家美發店都拒絕了她自帶藥水燙頭的要求。
“美發店一般都會拒絕顧客自帶藥水,特別是旺季,美發店主要就是賣技術,從藥水中賺取高額利潤。顧客即使自己有工具、有藥水,也無法掌握火候和把握造型。”業內人士李某透露,他曾代理的某品牌燙染藥水,低檔的進貨價只需十元左右,最貴的在百八十元,也就是美發店里千元左右使用的藥水。美發店在收取費用時,會將燙發機器、電費、日常開銷算入其中,發型師、大工、燙染工也會從中抽取利潤。
謹防隱形消費陷阱
而參與美發團購的顧客更是抱怨連連,服務“縮水”,美發質量難以保證成為投訴熱點。剛放寒假的大學生喬羽氣憤地說:預約了好幾天一直排不上,好不容易輪到我了,卻被告知團購套餐里不含營養藥水和護理的費用,還得另外交錢,而實際燙出來的效果與宣傳效果相差甚遠。”
“一些商家為了招攬人氣,往往會用超低價來吸引消費者,但在團購說明中消費細則卻不夠詳盡,易引發消費糾紛。”記者從我市工商局堯都分局12315申訴舉報中心了解到,消費者在參與網絡團購前,應事先了解并保留商家及商品等信息,做到心中有數,理性消費,面對商家低價誘惑應提高警惕。如在消費過程中權益受損,可向有關部門投訴舉報。
12315申訴舉報中心工作人員提醒,消費者應選擇規模大、信譽好的商家,接受服務時一定要索取發票或相關票據,在維權時可以有效防止商家“翻臉不認人”。
記者 成華 李靜
責任編輯: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