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通訊員 張鋒)為確保全縣食品衛生安全,今年以來,鄉寧縣以構建食品安全責任和保障體系為核心,強化三項建設,嚴把兩個關口,開展五大整治,不斷提高食品安全監管水平,全力維護全縣食品安全形勢總體平穩。
強化三項建設。他們一是強化制度建設。完善了《聯合執法工作制度》、《過錯責任追究制度》、《食品安全舉報獎勵制度》等相關制度,細化了《食品安全監管部門職責劃分》等一系列規范性文件,制訂了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健全了綜合監管工作機制和應急機制。二是強化體系建設。將食品安全監管職能部門各負其責的環節監管模式整合轉變為職能部門、鄉鎮和村委協同配合,廣泛參與的網格化監管體系。對所有食品零散經營戶分類劃級,登記掌握供貨商、供貨渠道,建立定期跟蹤檢查制度,及時更新食品安全監管信息。建立健全聯合執法、隱患排查、事故處置、執法稽查等聯動機制,進一步完善了食品安全監管網絡。三是強化能力建設。該縣通過電視、網絡等媒體及節假日、食品安全周宣傳等活動,廣泛宣傳食品安全知識和相關監管部門的職責,提高執法人員和公眾的食品安全意識、法律意識及辨別能力。采取舉辦培訓班、專題輔導、全員考試等形式,對食品安全監管人員進行培訓,提高專業隊伍水平。依托食品安全信息平臺,加快監管部門信息化建設,實現相關監管部門之間信息互聯互通,基本做到信息資源共享,進一步提升食品安全監管水平。
嚴把兩個關口。該縣一是嚴把食品源頭關。采取嚴把飼料采購、索證索票、檢驗以及派人駐場監管等措施,進一步明確職責,強化質量安全監管。二是嚴把食品準入關。按照“一企一檔”的要求,建立詳實準確的檔案和食品加工企業檔案違法行為記錄,并實行嚴格的責任到人、包片問責制,堅決杜絕不具備食品衛生和質量安全基本條件的企業開業、生產和未經檢驗或檢驗不合格的食品出廠銷售。
開展五大整治活動。他們一是開展農產品生產環節整治。該縣農業部門先后抽檢蔬菜16個品種30個樣品、蘋果15個樣品、葡萄13樣品、長山藥8個樣品,檢驗合格率達100%。二是開展生產加工環節整治。質監部門強化日常安全監管,加強重點品種和薄弱環節監管,積極開展假日期間食品安全監管工作。
三是開展食品流通環節整治。工商部門嚴格落實基層工商所食品安全日常巡查和屬地監管責任制,組織開展食品質量檢測和快速檢測工作。四是開展餐飲消費環節整治。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組織開展了元旦、春節等重點時段和學校、建筑工地食堂等重點場所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突出糧油、肉制品、奶制品、添加劑、調味料、保健食品等重點品種監管。五是開展畜禽定點屠宰環節整治。經信部門加強對定點屠宰場的硬件建設和管理,認真落實“放心肉”工程,抓好生豬定點屠宰資格審核清理工作,堅決制止私屠濫宰等違法行為,切實保障肉品質量。
責任編輯: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