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隨著學車的市民越來越多,一個行業應運而生——私人陪駕、陪練。盡管作為新生行業,但記者走訪發現,我市陪駕、陪練市場正悄然升溫。對此,業內人士提醒,目前我市尚無正規的陪駕、陪練公司,選擇私人陪駕、陪練存在一定風險。
日前,在我市某駕校學車的市民李智偉,為了能在駕考科目二——倒樁移庫中順利通過,便找到一名私人陪練,“希望能盡快提高自己的實戰經驗”。
“駕校里人多車少,十幾個人輪流練車,好不容易排到自己也只能練半個小時左右。”李智偉說,“如果考不過還得補考,倒不如自己私下練一練。”和李智偉一起找私人陪練的,還有張媛媛。不過,與李智偉不同的是,她“有‘本’齡無駕齡”,是典型的“本本族”。
張媛媛告訴記者,3年前她就申領到了駕照,由于自己沒有車,所以“駕考完就沒再開過”。上個月,父母決定給她買輛車,但“當初在駕校學的技術幾乎全荒廢了”,只好重新“回爐”,熟悉一下駕駛技術。
17日上午9時,根據李智偉提供的電話,記者以“陪駕”為由聯系到了這名郭姓陪駕人員。記者注意到,電話里對方說的“教練車”,不過是一輛普通桑塔納轎車,副駕駛位置也沒有任何副剎車系統。
“沒有副剎車系統,你怎么掌控車呢?出了事怎么辦?”面對記者的問題,這名陪駕人員輕松一笑:“能出啥事?沒事,先在沒人的空地上練練,我看看你的技術。放心吧,我以前是駕校教練,現在辭職了,專干陪駕。”在與他聊天的過程中記者了解到,目前像他這樣從事陪練、陪駕的“專業人員”主要是通過朋友介紹、張貼廣告、網上發帖等方式來獲取客源。而當記者提出看一看相關從業資格證件時,他把臉一沉:“我能讓你把車練好就行了,看那些證件有啥用?”記者通過114查號臺、網絡等方式獲得5名陪駕、陪練人員的電話。通過咨詢了解,陪駕、陪練的費用均以小時計算,價格為60元-80元不等,其中一名陪駕人員還特別強調,“如果汽車開空調,需要另外加收10元”。
對此,市道路運輸管理局駕管中心副主任谷會民坦言,我市目前尚無正規的陪駕、陪練公司,國家對于這一行業的監管尚屬空白。
谷會民表示,按照相關規定,目前管理部門只對駕校的教練員進行監管,教練員必須通過國家的統一考試獲得教練員證才能上崗,也就是說,只有正規的駕校才有資格開展陪駕、陪練業務。除此之外,所謂的私人陪駕、陪練人員,由于沒有相關從業資格,開展這項業務就屬于違法行為,更直接地說,就是“黑陪駕”、“黑陪練”。
按照我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等相關規定,沒有駕照的人不能開車上路行駛,否則算無照駕駛。一旦發生交通事故,必定會引起糾紛。他提醒廣大市民,在選擇陪駕、陪練時一定要通過正規駕校,以防發生問題后無法維權。
本報記者 卞志強
責任編輯: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