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期間,山西師范大學現代文理學院中文系1302班17名學生,自發組成暑期“三下鄉”醫療保障實踐調研服務隊,通過在家鄉實地調研、分發調查問卷、探訪敬老院、醫療知識宣講、尋訪四老等,調查山西省醫療保障情況,志愿者們深入百姓基層、貼近社會、傾聽民聲,不僅收集到有關醫療保障的相關情況,而且磨礪了意志、鍛煉了能力,度過了一個充實、有意義的假期。
設立醫療站點 分發調查問卷
7月3日,暫別母校,踏上回鄉征程,但此次假期不同于以往,這些青年志愿者們肩負著暑期實踐調研的任務,其中最基本的一項便是建立醫療站點,分發調查問卷。
“我們調研隊分為北、中、南三部,通過分發醫保調查問卷來統計、分析數據,傾聽百姓醫保建議。”實踐調研隊隊長任佳鑫說,通過此次問卷調查發現不少醫保問題,例如醫保覆蓋面狹窄,許多地處偏遠的百姓享受不到國家醫保政策;醫藥行業存在“同藥不同名”的亂象;國家醫保政策初衷是好的,但執行到下面問題也漸漸顯現等。
任佳鑫講了一件讓她記憶深刻的事,一次在分發調查問卷時,一位關心醫保的老人,由于不識字,就讓志愿者將問卷內容一字一句地念給他聽,這樣做完了整份問卷。當時老人的無助感,給任佳鑫帶來很大的震撼,其實很多老人都迫切想了解醫保知識,只是苦于沒有合適的渠道。
搭建溝通平臺 宣講醫保知識
在醫療站點分發調查問卷的同時,志愿者們還進行醫保知識宣講。這項活動由南部分隊率先開展,7月5日在侯馬市風雷廠康盛藥店門口,南部隊長王婧組織志愿者對過往路人進行知識宣講,并詢問他們在醫療保險報銷、醫療保障制度方面的意見和建議。
7月10日,中部分隊在陽泉市陽光大藥房門口進行醫保知識宣講,并對醫療報銷具體流程和注意事項進行詳細介紹,贏得了百姓對宣講活動的肯定。
作為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原來對醫保知識知之甚少,但為了準備這次暑期實踐活動,志愿者們早早就開始收集相關資料,尤其是對專業性要求較高的知識宣講活動,志愿者們儼然已成為半個醫保專家。
“通過這項活動不僅豐富了自身醫保知識,同時還為百姓答疑解惑,扎根于百姓之中,是我們接受社會磨練的大好機會。”南部隊長王婧表示,通過這個平臺鍛煉了自己的口才與溝通能力,增強了自信心。
關愛孤寡老人 奉獻一片愛心
7月7日,總隊長任佳鑫和中部分隊隊長楊文彩等志愿者來到陽泉市平定縣張莊鎮敬老院,詳細咨詢了敬老院負責人有關老人醫療保障和日常起居等情況,為敬老院打掃衛生,與老人親切交談。老人們都十分高興,稱贊國家政策好。
7月27日,北部分隊隊長段楠楠帶領志愿者來到靜樂縣西河溝敬老院。他們給老人送去夏日清涼西瓜,講述了養老保健知識和養生之道,陪老人一起聊天,共同在菜園子里勞動,關心他們的日常起居。在敬老院的日子里,志愿者學會了關愛老人,奉獻愛心。
暑期“三下鄉”醫療保障實踐調研活動結束,志愿者們收獲頗豐。作為此次活動的負責人秦茜充分肯定了學生們的成績并表示,學生在社會實踐中了解國情、感知省情、體察民情,通過實踐增長才干、增加閱歷、磨練意志,為走上社會、成就事業打下了基礎。
記者 張瑩超 李羿玫
責任編輯:席沛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