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記者 郝海軍 實習生 丁瑩)“小區門口的狗這么多,我都不敢叫孩子出門了,萬一被咬怎么辦……”9月18日,家住河汾路某小區的張女士說,農歷二八月的狗性情變得有些反常,希望養狗的人把狗拴好,不要讓其出來傷了人。
“農歷二八月是小貓、小狗的發情期,所以貓、狗等寵物的性情變得有些反常,所以家里有養貓、狗的市民,最好不要去惹它們,以免被咬……”堯都區疾控中心規劃免疫科科長李海亮說,萬一被小狗咬傷,一定要去疾控部門或醫院接種狂犬疫苗。
“一些比較溫順的小狗攻擊性稍差,但大型犬外出不拴鐵鏈,隱患就比較大。”據李海亮介紹,很多情況下,一是流浪狗咬人,另一種就是市民沒有照看好自己的寵物,從而咬傷自己或他人。進入秋季以來,市民普遍穿上了長袖衣服,被貓狗抓、咬傷的幾率相比夏季大大減少,但要注意兒童被貓狗抓、咬傷的情況。
“有時候看到一些體型很大的狗,就會帶著孩子趕緊躲開。”坂下社區居民劉女士反映,在她家樓下就經常能看到很多狗不拴狗鏈到處亂跑,有一些甚至是體型較為龐大的大型犬,這給不少居民帶來困擾。
據了解,即使是看起來健康的小狗,也有5%—10%帶有狂犬病毒,而人一旦感染了狂犬病毒發病,死亡率幾乎是100%。人得了狂犬病后的特征性臨床表現為恐水、畏光、吞咽困難、狂躁等,最后死于呼吸循環系統和全身器官衰竭。所以,一旦被狗貓等寵物抓傷、咬傷,首先應該第一時間用肥皂水或清水徹底沖洗傷口至少15分鐘,徹底沖洗后再用2%—3%的碘酒或者75%的酒精涂擦傷口,盡可能去除傷口中的污物。之后還應立即到就近的醫院或疾控部門接種狂犬疫苗,接種的時間越早越好。“如果一處或多處皮膚出血性咬傷、抓傷,或者破損的皮膚被舔,或黏膜被動物液體污染,除了注射狂犬疫苗外,還應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李海亮說。
責任編輯: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