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里,有著重戀疊嶂的群山,有著雨后撲鼻的泥土芳香,有著淳樸的鄉村百姓,還有無數期盼上學的孩子們。
大山擋住了外面的世界,卻擋不住孩子們渴望走出大山的夢想,也擋不住愛心人士關愛他們的目光和腳步。
11月7日上午7點,一抹紅色迎著零星小雨從鼓樓西大街出發,紅色的旗幟上寫著“臨汾義工聯合會”,紅色的馬甲背后寫著“臨汾義工”,臨汾市義工聯合會懷著一顆紅色的愛心行走在“一幫一”助學活動的路上,他們這次的目的地是永和縣。
三輛車載著8位義工經過近四個小時的顛簸,來到了永和縣第三初級中學。受資助的28名學生已經整整齊齊坐在教室里了,看到義工們端著大箱小箱走進教室,孩子們微笑著探出身子張望。臨汾義工聯合會會長郭振江看出了孩子們對新文具和新鞋子的期待,急忙讓大家把東西趕快發到孩子們手中。28個孩子,每人一套新文具、一雙新鞋,每人500元助學金,還有一封資助人寫給孩子們的信。拿到愛心物資后,孩子們都連連說著謝謝,初二156班的學生穆鑫鑫告訴記者,愛心人士的捐助不僅能幫她們緩解生活上的困難,更給了她們前進的信心和動力,“我們物質上是暫時貧困的,但精神絕不貧困!深深感謝所有幫助我們的叔叔、阿姨,謝謝他們伸出熱情的雙手,為我們營造了一片溫暖的天空。”拿著助學金,穆鑫鑫說,她一定把贊助資金用在學習最需要的地方,用優異的成績回報愛心人士。對于這次捐助活動,永和縣閣底村的劉曉瑞作為學生家長,感慨很深,“孩子他爸身體不好,不能干重活,我一個人也掙不了多少錢。但是孩子特別愛學習,學習成績也非常好,我一直希望多給孩子買一些課外書,有了愛心人士的捐助,我就可以為孩子創造更好的學習條件了。真的太謝謝他們了,他們都是好人啊。” 隨后,義工一行人又來到了永和縣打石腰鄉中心小學,為這里的8個孩子送去了助學金和新文具、新鞋子。村里條件好一點的家庭都把孩子送去城里上學,現在學校只剩下15個學生擠在一間教室里。恰逢陰雨天,教室里特別冷,義工們看到孩子們凍得蜷縮著身子,心疼地摸了摸他們的手。第一次參加義工活動的程春燕告訴記者,眼前的場景讓她想起了自己小時候,“從小生活在農村,我知道農村的孩子們有多苦,這也是我加入義工協會的目的。我希望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幫助農村貧困家庭的孩子們,讓他們能安心學習,用知識去改變自己的命運。”加入義工協會已經有近一年時間的吳慧芳告訴記者,“這一年來看到過太多孩子們無助的眼神,真的很揪心。之前我總是抱怨生活,覺得自己過的很辛苦,但來到農村后才發現自己有多幸福。”義工活動讓吳慧芳改變了很多,“對自己的生活很知足,學會了關愛身邊的親人和朋友。”吳慧芳和其他義工一樣,希望自己將來有能力去資助更多的山村孩子。
下午四點下起了小雨,告別了孩子們的笑臉,義工沿著蜿蜒的山路離開了。這條山路,義工們已經走了不止一次。“讓關愛成為一種習慣,讓奉獻成為一道風景。”臨汾義工用這樣的話激勵著自己,也用愛心溫暖了山區的孩子們,他們將會把“一幫一”助學活動帶到更多孩子身邊,散播愛心,傳遞溫暖。記者 荀丹薇
責任編輯:柏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