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提示
“夏天總停電,冬天又限水;停車位日益緊張,開車進出兩難。”近日,市民張先生向本報反映,他居住的臥牛小區已有20多年的“高齡”,在規劃、建設和管理上難以與時俱進,給住戶們的生活帶來不便。
針對張先生反應的情況,記者對此走訪了多個老小區,了解到住戶們的心聲,以及他們理想的改造方案。同時希望有關部門能夠重視老舊小區目前的現狀,幫他們解決一些“頑疾”,使生活變得得更舒適、安心。
線路老化不給力
張先生一家是臥牛小區名副其實的“老住戶”,他們對該小區的“老化”感到惋惜與無奈。“這幾年來,每逢夏季就不停地斷電,晚上想上會兒網都是奢望。入冬未供暖時,多家若是同時開電暖氣,結果只有一個——停電。”張先生大倒苦水,這段時間,又開始限水,每天還得把握存水的時段。”不定時斷電、停水已成了該小區住戶的“心病”。該小區物業的一位工作人員道出緣由:現有的變壓器帶動這么多住戶有些吃力,而且線路也老化了,住戶們集中使用大功率電器時,可能會發生斷電。如果要改造的話,那將是一筆龐大的開支。物業也曾發動過居民集資,但是響應的人不多。”至于目前限水的問題,多位住戶曾咨詢過物業,得到的答案是個別住戶私自“偷水”,水表表面不走字,影響了水費的實際收取,物業才出此下策。
對此,住戶們表示可以理解,但是供水的時段應該調整得更為合理。
人員混雜“不設防”
臥牛小區與老舊的小區存在一個共同點,就是開放式。這些“高齡”小區主要集中于老城區,有些物業管理不完善,有些沒有物業,而且居民樓陳舊,沒有圍墻和大門的封閉式保護,人員出入自由且混雜,在治安上存在隱患。
由于沒有樓宇門的阻攔,多個小區的居民樓樓道被“牛皮癬”攻陷。家住平陽南街旋耕機場的吳先生抱怨連連:這些小廣告看著就鬧心,可是清除完沒幾天,小廣告又大規模地上了墻。而且貼廣告的那些人多在人們上班時間和夜晚出動,很難發現他們的蹤跡。”小區大門常年敞著,也沒有門房和保安把關,這給推銷人員提供了極大便利,但給住戶帶來不少麻煩。“不是在院里搞促銷,就是挨家挨戶上門推銷,不開門一直敲,開了門又賴著不走,不買東西也要留下客戶信息。”家住迎春南街開發新村的曹女士苦不堪言。
小區大門“不設防”,也給竊賊提供了可乘之機。位于青獅南街的郵電小區可以說是“夾縫中求生存”,被多個小區包圍著,同時沒有大門和院墻,進出人員較為復雜,一度備受治安問題困擾。“我們樓丟過3輛電動車和幾輛自行車,還發生過幾起入室盜竊,當時整個小區人心惶惶。”住在西樓的常女士說,為了加強防護,住戶們均攤了樓宇門的費用,并自費安裝了路燈,安全問題得到了極大緩解。
車位緊張難化解
落成時間較早,甚至只有幾棟樓的老舊小區在初期建設時,沒有考慮到時代的發展,加之當時的生活水平限制,并沒有設置停車位,以至于多個老小區每天都在上演“搶車位大戰”。
家住平陽南街二輕局小區的王先生一下班就往家里趕,不為別的,只為“搶占先機”。“晚上六點至七點半之間,也許還有空位。過了這個點,車就不用開進來了,沒地兒停不說,想出去都是難事。”王先生說,院里的空地幾乎都塞滿了汽車,留出的空間很有限,彼此間磕磕碰碰成了常有的事。
“一位難求”成了車主們的“心病”,也是一道無法化解的難題。家住青獅北街供銷社家屬院的范師傅說:“原先建設時,誰能想到會有這么多車。面積早已規劃好了,空間就這么一點,只能先到先得。”為了搶得停車位,一些小區的車主們還使出了“歪招”,安裝停車鎖、用電動或自行車占地兒等等。這種自私自利的行為引得其他住戶不滿,影響了鄰里團結。
“先天不足”盼改造
這些樓齡、設施、設備陳舊的家屬院、小區等,先天”存在缺陷,無法適應時代的發展,急需“后天”改造。記者對此走訪了多個老小區,了解到住戶們的心聲,以及他們理想的改造方案。
位于平陽北街的平陽公寓雖然年代久遠,但是該小區的治安、衛生、公共設施等方面都讓住戶們拍手稱贊。
住戶胡女士表示:我們小區原先存在的問題也不少,但是物業很負責任,問題處理到位。要想住戶住得安心,物業可得多下功夫。”一些小區有物業,管理卻不夠完善,也讓住戶們頭疼。對于沒有物業的小區,住戶們只能“自給自足”。家住青獅南街郵電小區的劉先生積極說出自己的想法,與我們小區相鄰的幾個老小區,是沒有物業管理的,打掃衛生、更換設施都需要自己動手。每個小區可以嘗試著自己成立物業,由小區退休、無業人員擔任主要職責,負責小區的環境、治安等工作,住戶們可以按年、按月繳納一定的物業費。”一些住戶渴望“封閉式管理”,但是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財力過高,落實起來有難度。因此,住戶們希望大家能夠齊心協力,努力改變眼下的窘境。同時希望有關部門能夠重視老舊小區目前的現狀,幫他們解決一些“頑疾”,使生活變得更舒適、安心。
記者李靜
責任編輯:席沛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