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近日,安徽蕪湖一家私人小餐館液化氣罐發生爆炸,瞬間引發大火,17人遇難。液化氣爆炸事件屢見不鮮,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不計其數。為避免此類事件再次發生,記者就我市市民使用液化氣情況進行了走訪。
走進體育街幾家面館,記者詢問店主是否清楚液化氣使用注意事項,店老板衛師傅回應稱:我已經做了20多年的飯店生意,這些基本常識都知道。我家的液化氣罐會放在合適的位置,每天都會檢查液化氣是否漏氣,一經發現便會立馬打電話給維修人員。”對于有些人把液化氣罐放到熱水里,或者搖晃氣罐來增加使用次數的做法,衛師傅不贊同地說:這些做法肯定不對,為了省氣將大家置身于危險之中,太不應該了。”
另一家面食館的店主表示,由于天氣變冷,連接煤氣灶與液化氣罐的軟管就會變硬,所以我會特別留意這個,及時找人更換。”記者了解到,體育街上幾家飯店的液化氣罐都是由液化氣公司進行配送,每次換氣時,工作人員都會幫忙檢查有無安全隱患,需要更換的就會立即更換,也會提醒店家一些使用過程中的禁忌。
此外,在采訪中記者發現,為了避免安全隱患,有的店面干脆將主要的燃氣設備進行了更換。在五一西路路口的一家自助火鍋店內,記者并沒有看到液化氣罐的存在。該店負責人魏先生說:我家店有些年頭了,從來不用液化氣,用的都是酒精爐和電磁爐,我看到過電視上報道液化氣爆炸引起的事故,先不說能省多少錢,用液化氣就像放了個‘隱形炸彈’在身邊,心里總是不踏實。”店老板說,為了安全起見,他還特意配備了滅火器及應急滅火工具。此外,相關部門還會不定期來檢查安全措施是否配套,排除安全隱患。
文/圖記者 成華 亢亞莉 實習生 頡金娟
專業人士支招
“選購液化氣罐時,一定要看瓶身或者護罩上是否標有制造許可證編號、充裝氣體名稱、產品標準號、實際重量、實際容積、監督檢驗標記或檢驗鋼印標記,看有無產品合格證。同時,還應當仔細觀察鋼瓶涂層是否均勻,瓶體是否有裂紋,焊接部位是否有裂紋等。”此外,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特種設備監督管理科科長張云龍還提醒市民,在使用過程中,還要對火焰的狀態留心觀察。燃氣器具使用過程中,若遇到火焰忽高忽低的情況,應立即停止使用,避免氣壓不穩火焰熄滅,造成漏氣閃爆。一些市民使用燃氣灶后,只關閉燃氣灶的點火開關,不關閉燃氣管道閥門,也是造成安全隱患的一個重要因素。
張云龍說,在使用液化氣過程中,一旦發現漏氣,住戶要保持鎮定,立即關閉燃氣總閥門,切斷氣源,不使用明火。而后,打開窗戶通風,讓新鮮空氣進來,把泄漏的燃氣排出去,使燃氣達不到爆炸濃度。
“切記此時,一定不要開關電器,以免產生電火花,引爆可燃氣體。與此同時,住戶應該立即撥打報警電話,由專業人員進行搶修。”張云龍表示,如果住戶懷疑家中的液化氣有可能泄漏,可選擇肥皂、洗衣粉、洗滌劑等,加水涂抹在燃具、膠管、旋塞閥、煤氣表、球閥上,特別是接口處,有氣泡鼓起的部位就是漏點,從而做到自查自防,確保自身用氣安全。
責任編輯: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