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記者 李靜 楊杰)北邊是間歇工作的混凝土攪拌站,南邊是加班趕點的建筑工地,夾在中間的錦繡華庭小區飽受粉塵、噪音侵擾。日前,該小區住戶王先生無奈地向本報反映:天氣再熱,我們也不敢打開窗戶通風,長期生活在這種‘封閉’的環境中,我們的日子著實難熬。”
接到熱線后,記者來到開發區河汾四路的錦繡華庭小區,正如王先生所說,該小區僅有一棟臨街的住宅樓。這棟住宅樓的北邊是一家混凝土攪拌站,兩者相隔一條馬路。十分鐘之內,已有數輛混凝土罐車進進出出,同時揚起一片灰塵。南邊與小區一墻之隔的是一個建筑工地,各種大型機械正開足馬力施工,轟鳴聲不絕于耳。
“每天叫醒我的不是鬧鐘,而是隆隆作響的機器聲。”住戶藍先生心酸地自嘲。他搬到這個小區后,每天與攪拌站為鄰,噩夢隨之而來,時不時從攪拌站傳出的噪音和飄散的粉塵,讓他煩不勝煩。沒有想到的是,與小區相鄰的建筑工地幾乎晝夜不停地施工,每到夜深人靜時,機械的轟鳴聲也讓他心情煩躁,難以入眠。
與藍先生同病相憐的住戶不在少數,上有老、下有小的何女士提及此事,更是滿腹牢騷。“攪拌站工作時間不固定,只要那邊一開動,我們這邊就不敢開窗。不然,一會兒灰塵就鋪滿窗臺,天天擦也不管用,掛在窗戶附近的衣服必須重新洗。”何女士無奈至極,開春以來,南邊的工地加班加點,擾得老人和孩子都休息不好。”
被粉塵與噪音雙面夾擊,許多住戶深受其害卻又無計可施,他們迫切希望相關部門能盡快處理此事,還他們一個安靜、整潔的生活環境。
4月29日,記者將了解到的情況反映給了環保部門。一位工作人員回復,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的相關規定,在城市市區噪聲敏感建筑物集中區域內,禁止夜間(晚22:00至次日凌晨6:00)進行產生環境噪聲污染的建筑施工作業,但搶修、搶險作業和因生產工藝上要求或者特殊需要必須連續作業的除外。因特殊需要必須連續作業的,必須有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有關主管部門的證明。至于攪拌站產生的粉塵是否符合相應標準,還需要進一步檢測。
錦繡華庭小區的兩位“鄰居”是否涉嫌違規作業?這名工作人員表示,會聯系相關人員盡快核查。本報也將關注此事的進展。
責任編輯:張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