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比對手機膜時,感覺和手機屏幕大小一樣,可粘貼好了,卻發現手機膜小了一圈,是我購買的手機膜縮水了,還是商家調包了?”12月16日上午,家住市區五一西路的石女士向本報反應了她的煩心事兒。
原來,石女士于12月14日下午在平陽廣場附近一家手機配件店內購買了一張手機膜,購買時,我比劃過,大小剛好,這才讓商家給我粘貼上,可回家再看時就發現不一樣了。”石女士說,發現問題后,她給商家打電話說明情況,但商家表示“一經售出,概不退換”。
當天中午,記者隨石女士前往那家手機配件店。“手機膜是當著顧客的面粘貼的,再說這個膜撕開包裝紙后必須馬上使用,要不就沒法用了,我們犯不著再撕開一張替換掉。”手機配件店的老板介紹,石女士當天購買手機膜時,就要求購買一張便宜點的。挑選好后,石女士也拿著膜和手機屏幕比對過,當時就發現大小有些不一樣,不過石女士還是堅持“就這樣貼”。
對于店老板的說法,石女士表示自己比對大小時沒有發現有問題,更沒有說過“就這樣貼”的話。“你就是嫌我沒有購買你推薦的膜,這才故意給我貼壞的。”石女士說,當時商家老板極力推薦一款護眼手機膜,但因為價錢很貴,所以她選擇了較為便宜的普通膜。
一張小小的手機膜,讓顧客和商家爭執不休。“我給你換一張算了,咱也別說各自的道理了,沒有意義。”老板主動提出為石女士更換一張手機膜。“手機膜有誤差率,顧客現在要求退換我們就給她退換,但我們不接受石女士的說法。”老板表示,自己不會為了十幾元錢做出不誠信的事兒來。
最終,商家和石女士達成一致,更換一張手機膜。
記者 楊全
責任編輯:張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