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為進一步強化法律監督,促進全市公益訴訟工作開展,9月15日,全市檢察機關公益訴訟工作推進會在市檢察院召開,安排部署全市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工作,并對干警進行公益訴訟業務培訓。全市兩級院分管民事、行政工作的院領導及部門負責人、業務骨干80余人參加了會議。這是今年以來臨汾市檢察機關開展公益訴訟工作的又一推進舉措。
針對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等領域侵害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的情況,由檢察機關及時提起民事或行政公益訴訟,以加強對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的保護,是法律賦予檢察機關的法定職責,是黨中央在全面依法治國背景下,對國家權力運行制約體系的一次重大改革,是以司法權制約、規范行政權運行,促進依法行政,推進法治政府、法治國家、法治社會建設的重要舉措。為切實做好公益訴訟工作,臨汾市檢察機關采取機制建設夯實基礎、素能培訓提高戰斗力、領導包片督導狠抓落實的方式,三管齊下,助推全市公益訴訟工作深入推進。
機制建設夯實基礎。檢察機關開展公益訴訟工作,離不開與環保、國土、食藥監、城建、林業、城管等行政機關和法院的溝通協調。目前,市檢察院已經與市環保局、市食藥監局等部門召開聯席會議,積極建立聯席會議制度,探索建立信息共享、情況通報、線索移送、證據收集、結果反饋、技術咨詢等協作機制,促進行政機關依法履職、嚴格執法。人民法院是國家公益司法保護的重要職能部門,目前,市檢察院已與中級法院進行了溝通,雙方將采取召開協調會、開展聯合調研等形式,通過對公益訴訟制度的理解、案件管轄等問題進行充分溝通,提前研判、提前分析,共同推進公益訴訟相關工作機制的不斷完善。
素能培訓提高戰斗力。打鐵還需自身硬,沒有良好、過硬的業務素質,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就不會收到良好的效果。為切實提升檢察干警公益訴訟的業務素質,市檢察院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先后三次派干警參加全國各類公益訴訟業務培訓,并收集全國公益訴訟工作試點院的經驗材料,由民事檢察部、行政檢察部部長從挖掘線索、成案可能性、法律效果、社會效果、所需成本、外部阻力、工作程序等多方面對干警進行業務素能、辦案技巧培訓,提高戰斗力。
領導包片督導狠抓落實。公益訴訟是在檢察職能發生重大調整的新形勢下,強化法律監督的新舉措和新實踐,事關檢察事業的長遠發展。但部分干警思想上對公益訴訟存在陌生感、畏懼感,有不愿創新、不敢創新,坐、等、看等錯誤思想,一度造成全市公益訴訟工作推進緩慢的局面。市檢察院及時召開黨組會議,對公益訴訟工作進行安排部署,要求市院全體班子成員下基層到包聯單位進行督導,層層加壓,切實將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高檢、省院的安排部署上來,尤其是基層院檢察長必須把公益訴訟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緊緊抓在手上,切實加強領導,精心組織,狠抓落實,推動公益訴訟工作取得扎實成效。截至目前,大寧、吉縣、汾西、堯都等院已辦理公益訴訟案件6件。
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苑濤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在給第二十二屆國際檢察官聯合會年會的賀信中指出,“檢察官作為公共利益的代表,肩負著重要的責任。”這充分體現了國家對檢察機關強化公共利益保護、維護社會安全和發展的殷切期待。公益訴訟能更好地保護公共利益,全市檢察機關將從公共利益出發,做好、發揮好檢察機關的各項職能,助力法治政府建設。(劉俊平)
責任編輯:張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