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開開心心過元旦,購買商品多留神。眼下,元旦鐘聲即將敲響,各路商家隨之“摩拳擦掌”,紛紛打出促銷、清倉、打折返券等一系列“銷售大旗”。為此,12月25日,市消費者協會發布元旦消費警示,提醒廣大消費者,理性消費,留存證據便于維權。
商場購物:看準“商品”再下手
“滿300送100”全場5折”買一贈一”……元旦前夕,隨著節日氣氛的日漸濃郁,市區各大商場、購物中心也隨之開啟了歲末“瘋狂”模式,為了抓住這一銷售的“黃金檔期”,可謂使出了渾身解數。
“值得注意的是,消費者無論以哪種方式購物,面對五花八門的促銷活動,您都得看準了再下手,一旦發生問題,要學會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據工作人員介紹,購物前,廣大消費者應當詳細了解促銷活動的規則、時限等。尤其在實體店購物時,則更要留意商家是否明碼標價、是否虛構原價,贈品是否標明品名和數量,價格承諾是否履行或完全履行;網絡購物時,則需要重點核對商品或服務的頁面價格、購物車價格、結算價格是否一致,及時截屏留存購買各環節網絡頁面、客服聊天工具中的商談記錄和付款憑證,以備維權所需。
外出就餐:注意“細節”慎消費
往年,元旦假期期間,隨著市民外出就餐頻率的增加,隨之引發的消費糾紛也時有發生。因此,工作人員提醒大家,消費時一定要注意“細節”,以免自身合法權益受到侵害。
“比如,在預訂餐時,需注意了解餐飲服務項目等,要問清節日期間打折、降價、附贈等促銷內容、優惠范圍、時間和條件等,并且雙方在簽訂書面協議時要標明。就餐結賬時,一定要核對賬單,防止出現實際用餐價格與促銷價格不相符的情況?!惫ぷ魅藛T表示。
同時,隨著消費者對團餐的日漸青睞,大家在購買時,一定要看清團購券的商品和服務內容,對一些模糊的消費內容、宣傳上含有歧義的,應提前致電飯店咨詢或者預約,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消費糾紛。
假日出游:簽訂“合同”保安全
隨著元旦假期的到來,選擇外出旅游歡度節日的市民不在少數。為此,市消協部門提醒市民,外出旅游提前做好“功課”十分必要。消費者在旅游前,要選擇有營運資質、誠信度高的旅行社,應與旅行社采用書面形式簽訂旅游合同,對旅行社、旅游者的基本信息,行程安排,成團的最低人數,交通、住宿、餐飲標準,游覽、娛樂、自由活動項目等具體內容進行約定。
此外,工作人員提醒廣大消費者,如果在旅游過程中遇到消費糾紛,可及時向相關部門進行投訴,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維權時,最好能提供全面、有效的證據,便于及時處理解決問題。
記者成華
責任編輯: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