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午夜av,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婷婷香蕉 ,欧美日韩免费高清一区色橹橹,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动医院

臨汾“三支隊伍”奏響脫貧“最強音”

2018-11-01 22:07:42 來源:臨汾新聞網  

    我市是全省貧困面較大、貧困人口較多的地區之一,所轄17個縣(市、區)有10個貧困縣,其中5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5個省級貧困縣。

    當下,在脫貧攻堅這場戰役中,臨汾市干部幫扶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健全“工作法”,充分發揮干部考核在扶貧攻堅工作中的“指揮棒”作用,激勵奮戰在一線的“三支隊伍”,當好“領唱者”,共同奏響脫貧“協奏曲”,掀起我市脫貧攻堅的又一高潮。

    近日,記者跟隨市干部幫扶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的相關負責人一行對今年即將脫貧摘帽的蒲縣進行了走訪。

    扶貧 扶志要為先

    金秋時節,蒲縣黑龍關鎮黎掌村的玉米熟了,各家都在地里搶收玉米,收秋的情景讓整個村子顯得忙碌而又生機。

    “三年前,我來黎掌村的時候,這里用臟、亂、差形容一點也不為過。村里垃圾亂堆、亂放,村民打麻將、傳閑話成了一股歪風……許多嫁出去的女兒都不愿意再回來。”蒲縣黎掌村第一書記郭偉說,人活著就要有精氣神,精神萎靡,意志消沉,怎么能堂堂正正直起腰桿做人?黎掌村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可為什么還有這么多貧困戶?來扶貧,要打破貧困落后的魔咒,必須從扶志開始。

    郭偉,這位80后第一書記,創新扶貧思路,開始了他與眾不同的扶貧模式,也就是“精神扶貧、思想扶志,引領精準扶貧”。

    今年57歲的席金才,在黎掌村也算是個“名人”。以前挖礦積攢了些錢,整天和牌友們抽煙、喝茶、打牌,家里的地也荒廢了;幾年下來,老本就被他揮霍一空。為了讓他重振精神,郭偉三番五次上門勸導,最后席金才才下定決心要養豬。

    于是,郭偉根據相關政策扶持席金才辦理了5萬元貸款,并幫他建豬舍,請來技術員現場指導防疫。去年僅8個月,就出欄了26頭豬,收入4.6萬元,看到希望的席金才,又建起了第二座養豬棚,加之今年他被評為第二屆“黎掌好人”中的脫貧帶頭人,席金才信心百倍,對未來充滿希望。

    席年寶,今年54歲,妻子患精神病,自己又沒手藝,家里一貧如洗,全家靠救濟過日子。他也破罐子破摔,整天串門找人打牌,村里誰家有紅白喜事就去幫幫忙蹭頓飯。后來,看著昔日的牌友席金才整天忙著養豬,這深深刺激了席年寶,再加上郭偉的說教,他也動了養豬念頭,可他連買一頭豬的錢都湊不齊,郭偉出了500元,再給他擔保貸款買了兩頭小豬。

    一聽說席年寶要養豬,村民們好奇地來看熱鬧,郭偉卻信心十足,先幫助他整理豬舍,再陪著他去磨豬飼料,為了讓他掌握養豬技術,郭偉讓席金才與席年寶結為幫扶對子,共同進步。昔日的牌友,如今互相幫助,成為一起致富的好伙伴。

    三年時間,郭偉先后在黎掌村組建成立了黎掌村學雷鋒志愿服務隊、巾幗志愿服務隊、黎掌威風鑼鼓隊、黎掌村廣場舞隊,組建了“黎掌好人”評選機構,開設了每月一期的黎掌道德大講堂。

    為讓義務勞動落到實處,村里將10畝地設為集體主義思想體驗田,成為義務勞動體驗區,凡在村里的村民,只要喇叭一響,半個小時內,一百多人就集中起來,上有70多歲的老人,下有年齡不等的娃娃,扛上紅旗,浩浩蕩蕩開進地里,成了黎掌村的一道亮麗風景。

    如今的黎掌村,道路整潔干凈,大棚整齊排列;黎掌村民都在爭做致富能手、黎掌好人,村風村貌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脫貧 動力要內生

    十月的蒲縣古縣鄉下劉村天氣微涼,湛藍的天、潔白的云與寬闊整潔的林陰大道交映成輝,道路兩側是一棵棵蘋果樹和一片片成熟的高粱,雪白的墻上寫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宣傳標語……一幅美麗宜居鄉村的畫卷徐徐展開。

    今年33歲的姚洪強是下劉村村民,脫貧以前,他常年在外打工,下過礦,在飯店端過盤子,除去吃住費用一個月辛辛苦苦僅能剩下幾百元。如今的姚洪強,在駐村工作隊的幫扶下,承包了土地,養起了豬,建了果園,還成立了合作社。

    姚洪強說:截至目前,我家的自留地和承包土地總共有210畝;果園30多畝,高粱30多畝,其余種植小雜糧,以后要全部種蘋果樹,每畝地的蘋果收入按照10000元計算,200多畝會是多少錢!”姚洪強說想想以后的日子,連做夢都會發出笑聲。

    “像姚洪強這樣的村民在下劉村還有很多,他們有想法、有干勁,就是缺少思想引導和幫助支持?!惫趴h鄉下劉村市交警支隊扶貧駐村工作隊長張王平說,在“三支隊伍”等各方面力量的協調幫助下,許多村民激發了內生動力,積極加入到了脫貧隊伍中來。

    下劉村位于蒲縣古縣鄉南部,距縣城20余公里,現有村民127戶420人。2014年以來建檔立卡貧困戶共計58戶、183人,2018年對標出列8戶、26人,目前建檔立卡貧困戶50戶、157人,已分期分批全部脫貧。市交警支隊幫扶該村以來,以黨建引領、文化唱戲、全方位提高村民綜合素質,大大激發了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他們堅持用親情激勵人、產業帶動人、投入保障人、文化熏陶人、新風引領人的扶貧思路;先后協調下劉村兩委成立了下劉村威風鑼鼓隊、下劉村廣場舞蹈隊等,大大豐富了群眾的文化生活,幫助下劉村的群眾走出了一條既“富口袋”更“富腦袋”的脫貧攻堅路徑。

    兩年來,市交警支隊扶貧工作隊與下劉村兩委班子協調省、市、縣相關部門,為下劉村分別爭取各類幫扶資金424萬余元(2018年9月底前)用于下劉村的整體發展。先后幫助村里對文化娛樂廣場、人畜飲水工程、排水溝工程、光伏發電工程、村級活動場所、進行了改造和修建,有效解決了村民文化生活、飲水安全、村級辦公及雨季排水安全隱患問題;目前,下劉村恒溫儲藏庫”項目主體已完工,將用于發展蘋果主體產業;同時,在今年的植樹節,還協調蒲縣林業局落實了380余株風景樹苗,美化了村內區域環境。基礎設施和服務配套的不斷改善,為群眾脫貧提供了堅強支撐。

    “打贏脫貧攻堅戰,只有充分調動貧困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有效激發他們脫貧的內生動力,才能確保攻堅目標高質量實現。”張王平說,剛到這里后,群眾期盼脫貧的眼神深深觸動了我。所以,我不能做‘走讀’干部,要天天和他們在一起,切切實實幫助他們解決困難,把他們的事情當做自己的事來辦,駐村干部就是要駐到百姓心窩里!”

    發展 工作要創新

    在蒲縣山中鄉山中村黨支部院內,一間掛有“道德銀行”和“同心圓夢超市”招牌的小房子格外顯眼。走進這間屋子,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積分雖小積出您的美德,物品雖小換出您的價值”的標語;其貨架上,陳列著毛巾、洗衣粉和食品。在該“銀行”的一個顯眼位置還張貼著一張大紅榜,上面記錄著所有村民該月所得積分情況,以及該積分是何時、因何事獲得的,哪個干部給予的多少分等明細。這小小的紅榜曬的可是全村的新面貌。

    購買這里的商品不用花錢,村民們可以用存在“道德銀行”里的積分來換購。村民只要參加村里的各種公共活動,就可以按分值進行獎勵;然后,村民們可以用它所得來的積分兌換生活用品等。這種方式有效提高了村民的積極性,大家主動參與‘十星農戶’評選,積極參與村集體的公共活動,培養了大家的集體主義和樂于奉獻的精神。”山中村第一書記曹曉峰說,銀行+超市”,這個巧妙的方式,有效引導了村民養成良好的道德習慣,以精神扶貧引領物質脫貧。

    “干了實事,既能獲得精神獎勵,還能兌換成生活用    品,真不錯!”山中鄉山中村村民牟正齊高興地說。近日,在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入戶詢問時,他能把國家扶貧政策和蒲縣產業扶持政策原原本本地講下來。經過第一書記推薦,星級農戶評議小組評議和公示后,牟正齊被評為了8月份的“政策明白之星”,獲得了鄉政府獎勵的50積分。拿著這50積分,他兌換了一提價值15積分的衛生紙,剩余的35積分存到了道德銀行。

    據了解,山中鄉位于蒲縣西南25公里處,轄山中、白家莊等7個行政村,46個村民小組,是一個典型的以核桃為主導產業的農業鄉鎮。該鎮現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49戶618人,已脫貧131戶340人。

    山中鄉今年投入10余萬元,在全鄉以村為單位設立“道德銀行”和“同心圓夢超市”;今年6月,該鄉出臺了《山中鄉建立“道德銀行”開展“十星農戶”評選活動的方案》,借鑒銀行運行機制,在7個村委全部成立“道德銀行”辦公室,模擬銀行存款的方式,為每個農戶設立一個“道德銀行存折”,把農戶特別是建檔立卡貧困戶的善行義舉量化成積分存進存折。同時,籌資建立同心圓夢超市,在該鄉7個村委統一規劃了超市,根據村民需求每月向超市提供價值2000元左右的商品。

    完善了“物、分”等值兌換制度。每月25日,獲得積分的村民持積分卡可以在超市換取等價物品。

    截至目前,山中鄉累計評選出“星級農戶”52戶,發放9000余積分,兌換3450分,實物兌換254件,真正實現了讓有德者有所得。

    山中鄉副鄉長張敏說,“道德銀行”的有效實踐和良好效果,目前已經在全縣開始推廣了;道德“存銀行”,可以繁榮文明,凝聚精神。用一張道德積分卡做媒介,緊緊地把干部和百姓連在一起,強化了基層黨組織的號召力、凝聚力、戰斗力,是農村“三基建設”的有力抓手。

    在脫貧攻堅戰中,蒲縣創新發展的“道德銀行”,不僅可以培育勤勞、善良的品質,營造友愛、互助的氛圍,而且能吸引更多的人傳承美德?!暗赖裸y行”雖然是“小工程”,但是惠及的卻是“大民生”。隨著“鄉村道德銀行”在全縣的推廣實施,將大大提升脫貧攻堅的質量和成色,為蒲縣鄉村振興打下堅實的基礎。

    成敗 隊伍很關鍵

    眾所周之,脫貧攻堅是一塊“硬骨頭”,更是一場硬仗,絕非一朝一夕之功。在全市的脫貧攻堅戰中,蒲縣只是一個縮影,也僅是脫貧“協奏曲”中的一個片段。在全市范圍打贏脫貧攻堅戰,貴在精準、重在落實、關鍵在人。所以,隊伍怎么帶,干部怎么管,直接影響扶貧的成效,用好考核“指揮棒”尤為關鍵。

    近年來,全市各級各部門按照省市的部署要求,以干部駐村幫扶為主要抓手做了大量工作,形成了單位包村、領導包帶和工作隊到村、黨員干部到戶、第一書記到崗的“兩包三到”工作格局,為全市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實現實質性突破作出了積極貢獻。

    為了更有效地加強干部駐村幫扶精準管理,今年7月份,我市在全省首創并啟動了干部駐村幫扶信息管理系統。

    該系統是一個綜合性管理平臺,通過大數據智能化管理,可以全面反映出全市干部駐村幫扶工作情況,使日常工作電子化、監督管理常態化,進一步提升干部駐村幫扶工作規范化、科學化、信息化水平。

    此外,市委、市政府還印發了《臨汾市進一步加強貧困村駐村工作隊選派管理工作的實施辦法》,明確規定了人員選派、工作任務、日常管理、考核激勵、組織保障等各項工作。同時,為優化市級駐村工作隊,全面加強駐村干部管理,先后下發了《關于優化調整市級駐村工作隊進一步加強幫扶力量的通知》、關于對市級駐村工作隊調整工作開展“回頭看”的緊急通知》,對全市各市直單位駐村工作隊進行了調整和選派。

    市扶貧辦主任、市干部幫扶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孫延震說,人是萬事之源,干部隊伍是帶領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關鍵少數”。干部的力量是扶貧攻堅的關鍵力量,是脫貧致富的“重武器”。市干部幫扶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先后思考了在“三支隊伍”的管理中,考核誰”考什么”“怎么考”等問題,并通過實踐摸索出了一系列的考核管理辦法和考核機制,明確了考核對象,創新了考核方式,強化了激勵導向,充分調動了干部的脫貧攻堅“戰斗力”,發揮了考核“指揮棒”的作用,強化了干部履職盡責,將黨和國家的扶貧政策落到實處,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脫貧攻堅中,強化干部考核既是壓力、督促、問責,也是一種鞭策,督促干部對準窮根,快速出擊,確保實效,同時也鞭策其腳踏實地,艱苦創業,用心為民辦事。主管部門用好考核“指揮棒”,三支隊伍”帶頭彈好扶貧“協奏曲”,大家一起唱響脫貧“最強音”,掀起我市脫貧攻堅新高潮。

    (圖片均為資料圖)記者郝海軍

     

責任編輯:付基恒

版權聲明:凡臨汾日報、臨汾日報晚報版、臨汾新聞網刊載及發布的各類稿件,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自媒不得轉載發布。若有違者將依法追究侵權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保山市| 洪湖市| 长岭县| 龙井市| 五河县| 兴业县| 新巴尔虎右旗| 定结县| 永寿县| 札达县| 洛扎县| 惠东县| 岱山县| 齐齐哈尔市| 诏安县| 甘南县| 库尔勒市| 攀枝花市| 屯昌县| 旬邑县| 桃园市| 湛江市| 汽车| 衡水市| 将乐县| 翁源县| 广南县| 呼图壁县| 高台县| 苏尼特右旗| 兖州市| 桑植县| 江达县| 汝城县| 乌拉特前旗| 栾城县| 绥江县| 湘阴县| 荥阳市| 射阳县| 平凉市|